8. 第8集八识规矩颂

《八识规矩颂》全本免费阅读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五面:

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这是第二个偈颂的后半段,说前五识在了别境界的时候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根、境要和合,就是鼻舌身这三种,这三个识它的根境要和合才能了别。第二种情况是分离,就是眼识跟耳识它了别境界的时候它的根跟境要分离,就是它们两个之间要有空间才能够生了别。这个地方是说明,识的了别有合跟离的差别。

以下第二句话愚者难分识与根,就是除了大乘的佛弟子以外都叫作愚,包括凡夫、外道、声闻。这些人为什么讲愚者呢?因为他很难分别识跟根的差别,很难分别。

这一段,蕅益大师讲到根、识的差别,我们前面大致讲过了,就是五根对境,这个根它是一个生理的器官,眼睛的视神经,耳朵的闻神经,这种神经系统,这种生理状态,跟境界接触的时候,它的确能够取到所缘境的相貌,但是它没有了别性。

讲一个譬喻,就像镜子取到所缘境的相貌,你拿什么东西在镜子前面它就出现什么,但镜子对这个东西它也不会爱也不会憎,对这个东西它完全没有任何了别功能,它没有分别的功能,但是它能够取境,它只有取境而已。这个是说明根的功能是这样子,他没有缘虑的作用。

但是这个识就不同了,我们看这个五识缘境。

五识缘境则有自性分别,任运起贪瞋痴,然犹无有随念、计度两种分别,所以不带名言,不执为外,仍名现量。同时率尔意识亦复如是,直至寻求等流心起,方堕比非二量之中。

这个五识在缘境就跟前面的根不一样了,它有自性分别。什么叫自性分别呢?它任运生起贪瞋痴,它有这个贪瞋痴的活动,就是有爱憎取舍了,这是我爱的,这是我不爱的。

然犹无有随念计度分别,这个前面说过了,前五识的分别它只有自性分别,没有这种粗的随念、计度分别,所以前五识它不带名言,它不能说话。这个是镜子,这个是莲华,前五识它不能讲话的,这个是第六意识才能够带名言,所以它不执为外境。这个时候它的明了性是属于现量,现前明了但是不带名言。

同时率尔意识亦复如是,直至寻求等流心起,方堕比非二量之中。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这个五俱意识在了别境界,五俱意识就是第六意识夹带前五识,它了别境界有五个次第:

第一个是率尔心,率尔,就是你的前五识跟境界一接触,第一刹那是前五识,或者是眼识去接触种种的色法,或者是耳识听到种种的声音,这个时候第六意识还没有出现,还没有。这个时候你取到这个境界,不带名言,没有名言的分别。

到了寻求,这个时候寻求的时候,第二个是寻求。前面是率尔,寻求的时候,第六意识就出来活动了,所以前五识事实上只有一刹那而已,就过去了。下一刹那就第六意识夹带前五识,它作引导了,这个时候就有随念、计度的分别了,就带名言了,开始安立名言了。

第三是决定。寻求是对这个境界开始分别名言,第三个是决定,这个时候对境界生起决定的理解了,更深刻的理解了。

第四染净。这个时候就引生染污跟清净的心所,或者是善念或者是恶念就生起了,染净心。

第五个是等流。这个是念念相续的增长叫等流。

五俱意识它有五个次第,率尔心、寻求心、决定心、染净心、等流心。前五识在活动的时候它的单独的作用只有第一刹那的率尔,到第二刹那的寻求以后就必须有第六意识的资助。假设第六意识这个时候不出现来资助它,前五识就退失掉了,就只有率尔,然后就退失掉了。所以说,同时率尔意识亦复如是,亦复如是是表示这个率尔意识,这个第六意识在率尔心的时候它也是属于现量,所以说亦复如是。

第六意识要什么时候才落入名言呢?到寻求、等流的时候,这个时候就生起名言,有名言就落入比量、非量。如果他对境界是一种正确的认识就落入比量,如果不正确的认识就落入非量。所以这个意思,根、识不同,因为前五识有了别作用,根没有了别作用。

然此根识之不同之致,唯有秉大乘教,以智观察,乃能分之。若愚法声闻,便难于分别。况凡外乎?

这个根识的差别,只有学习大乘佛法,特别要学习唯识的教法,以唯识的圣教量观察,才能够分别。如果愚法声闻乃至于凡夫外道,就很难去分别识跟根的差别。声闻人都不能分别,何况是凡夫外道呢?

这个根识的分别是很重要的。为什么要把这个根跟识分别出来?因为这牵涉到生死轮回的问题。如果我们今天根、识不能分别,就正如医学界所说的,他说你为什么能够了别呢?因为你有大脑,你的思惟功能是大脑发动的,就糟糕了。你的了别性是由根发动的,换句话说,根有了别的功能,大脑能够思惟。你为什么能看东西呢?你眼睛能看东西。

这样的思想就会有一个问题,就是说,你生命在的时候,你的了别性就在;你死掉以后,你的色身败坏了,你的心识就断灭了,就会形成一种断灭见,就是你的生命不能相续了。因为你的了别性是由你的根发动的,而你这个根会老、会病、会死,当你这个根死亡了,变成一个枯骨,到最后没有的时候,你这个人生命也就消失掉了,这样子就是断灭见。

断灭见的情况,这个时候,如果这个理论成立,我们所谓的皈依三宝,所谓的断恶修善,为来生积集资粮,为来生忏悔业障,都变成没有意义了,所以这个问题就很严重了。

所以大乘的论师,你看《成唯识论》,他很坚定地提出种种的论证来分别根、识的差别,我们简单讲一下。这个根、识的差别有两个重要的地方,所以我们在判断的时候,根识为什么差别,因为前五识的了别性它很微细,它只有自性分别,所以很容易让你觉得:哦,前五识的了别性是由根发动的,很容易。

这当中的差别,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说。

第一个,根是不能了别的,这个第一点。物质是没有了别性的,这个识是有了别性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这个根他是个异熟果,它只有一期的果报。你是一个人,你死掉以后你这个人的果报就消失掉了。你下辈子生天,得到一个天的果报,天的果报把这个福报享尽了到三恶道做一个猪。所以这个根,眼耳鼻舌身,有可乐、庄严或者不可乐、丑陋的差别,但是这个根只有一期,一期的果报而已,它不能相续。

比如说我今生是人,我今生的身相特别庄严,我舍不得,我希望把我今生的这个臭皮囊带到下生去,不可以。你说我今生色身很健康,我下辈子希望继续用这个色身来生活,不可以。你的根,你生命一变化,你的根就要放弃掉,你要留在这个娑婆世界。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心识去的,不是色身去的。

所以这个根是约着一期的果报来说,但是这个识不同,识是相续的。你现在的想法可以带到你的下辈子去,是的,可以。你今生听闻佛法,栽培的智慧的善根也可以带走。我们讲,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什么叫带不去呢?就是带不走你的色身,你的根带不走,但是你内心当中,在佛法当中所熏习的戒定慧是可以带走的,就这点不同。这个识有相续性,这个相续性,心识的相续流动才能够建立三世因果的。

比如说,我过去在上课也讲过,一个双胞胎的出生。这个双胞胎是同一个父精母血的受精卵分裂成两个色身,他们两个根,眼耳鼻舌身是同一个结构,同一个DNA。这两个同样的根,为什么两个人个性差那么多?哥哥的个性特别的外向,口才也好,他的弟弟特别的内向,可见得根不能发识。他有他过去生的心识在里面,他只是心识依止根。

比如你看这个玄奘大师传,你看这个祖师传就知道,玄奘大师十三岁通达《摄大乘论》。那个《摄大乘论》,我们不要说十三岁,你现在看看,看不懂。鸠摩罗什大师他十三岁还是十五岁出家的时候,日诵千偈,一天能够背诵一千个偈颂。一个偈颂是四句,四八三十二,三十二个字,他一天能够背三万两千多个字,一部《法华经》,两天背起来。所以古人说,书到今生读已迟。书到今生读已迟,他为什么能够背那么多呢?你说这个人是偶然的,世界上的事不是偶然的。那么为什么他的第六意识,他的心识能够发动这么大的功能,我们就不能有这样的念力?这表示一定要有前生,有前生的串习才有今生各人各人的善根。

比如一个小孩子,我们看这个小孩子刚出生,他不能讲话,但是你从他的动作当中,你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小孩子的心识是有爱憎取舍的。你看他动作,他不能讲话,但是他会喜欢某一个人,不喜欢某一个人,他用哭来表达。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从医学上说,他这个时候还没有接受教育,他的思想的分别是从里来的?一定有前生做他今生的因缘,就是他前生的熏习。所以他刚出生的时候,这个时候他母亲也没教他什么,他的老师都还没教他什么,他就有各式各样的分别。这个分别就是有前生,就是心识的流动。所以这个根是老病死的,但是你的心识是有过去的心,现在的心,未来的心,所以这个心识的流动才能建立三世因果。

我们看经典上说,佛陀有时候教育比丘。有一个比丘他很害怕看到佛陀,因为他对自己没什么信心,看到佛陀就紧张害怕。他也不敢在僧团住,因为他看到佛陀就害怕。怎么办呢?就自己去住茅棚,住茅棚打坐就昏沉。昏沉,佛陀要教化他,佛陀不能现佛身,佛陀现出一个比丘的色身跟他在一起住,这个时候鼓励他、安慰他,他就证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佛陀就说,这个化身是没有心识的。佛陀的自在力,佛陀能够变化出种种的身相,变化出一个人、一个狗王、一个蛇王,但是佛陀不能创造一个心识,不可以。所以医学上说,说能够把一个动物给创造出来,复制,其实这个是不可能的。有可能是怎么样呢?我们在这个物质在交合的时候,阿赖耶识这个心识在虚空活动的时候,它动了一个念头就进去了。

你看那个禅宗的一个祖师,是道信还是弘忍大师大家再确认一下,这个祖师,是弘忍大师还是道信大师,他是年纪大了,他是修禅宗的,但是他的道业没有成就。没有成就那怎么办呢?要转世,身体已经坏掉了,不能再用了,这个根败坏了。

这个老人就跑到河边去,看到一个小女孩在洗衣服,说:小姐小姐,你的房子借我住一下。这小姐说:你要住房子你要问我母亲去、父母亲。他说:不要问你父母亲,你同意就好。我没有意见。好,你没有意见就好了。没有意见的时候,就怀孕了。怀孕的时候,古时候的思惟那是保守,这没有结婚就怀孕了,父母亲就很生气,就把她驱逐出去了。驱逐出去以后,这个女孩子是很可怜,就说:都是你害的,我也莫名其妙就生个小孩子出来,就丢到河里去。

丢到河里去他不沉下去,这个这样子水流动,他也不流动,就保持在原地。这个女孩子:这个小孩子不得了,就把他抱起来,就做乞丐了。过了乞丐的生活,后来就成为一代祖师。这个《藏经》有的,这个事实是这样的。是弘忍大师还是道信,后来他住持一个道场,把他母亲接到道场去住。

所以说,正常的情况,我们的第八识的投胎要经过父母的和合,但是有特殊的情况,不必。他那个心识可以直接进入到某一个色身去。我的意思就是说,生命的本质以心识为主。心识的了别要依止根,没错,但是不表示这个根能够发动心识,不表示这个意思,它是它的依止。

说我们今天开车,这个车子坏掉我换一个车子。换了,把这个旧车子,这个车子不能开了,丢掉。往菩提道这个车子他也坏了,也不能拜佛,也不能打坐,这个车子开不动了,在高速公路开太慢了,要换一个好车子。但是这个人是不能改变的,车子是有变化,人是不能变化,人是不能断灭的,你换了一个车子继续开。

所以根是只有这一期的果报就败坏掉了,但是你的心识能够流到下一期去。所以这样子就能够建立过去的生命、现在的生命、未来的生命,说有这个三世因果的观念才有佛法缘起的理论生起。从缘起理论当中我们才知道要皈依三宝,要断恶修善,为未来的生命积集资粮。

所以说这个根、识的分别就很重要了,很重要。所以这个地方讲愚者难分识与根,这个识跟根不分,就很难建立三世因果了。

这个是从唯识的角度简单把根跟识作一个分别。到这里有没有问题?

回答问题一

浮尘根跟胜义根的差别。浮尘根跟胜义根都是属于色法,我们以眼睛来说,你看到眼球,这个叫浮尘根,它是比较粗显的色法。但是眼球里面的一个微细的神经系统叫净色根。净色根是眼睛不能见到的,这个识它所依的,主要还是依止净色根,但是这个净色根它又依止浮尘根,所以这又互相有关系:识依止净色根,净色根又依止浮尘根,净色根又依止浮尘根而住。但是真正能够作识所了别依止的是净色根。

怎么知道呢?比如说有些人他眼球看起来好好的,他眼睛看起来都没错,眼球都在,但是他眼睛不能看东西了,就是这个视神经破坏了,他净色根破坏了,净色根破坏了眼睛不能看东西了。所以这个五识同依净色根,主要的是依止净色根。净色根是识的依止处,但是问题是,净色根还要依止浮尘根而住,这两个还有关系,是这样子的。

回答问题二

我们讲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门头。六根门头表示什么?我们造业就是六根,这个门嘛。我们一个人要从这面门出去,从这面门进来。在《楞严经》的意思,说:

使汝流转,生死相续,唯汝六根,更非他物。使汝解脱,安乐妙常,唯汝六根,更非他物。

说我们会生死流转是怎么回事呢?是六根,六根造了很多罪业。这个门,你从这个门出去造了罪业。那么我从现在开始,我的眼睛,我用胶布把它贴住,耳朵也不要听声音了,把它贴住,六根都贴住,是不是可以成佛呢?不可以。因为使汝解脱,安乐妙常,也是依止你六根,唯汝六根,更非他物。你现在要听闻佛法,要假借耳根。你要去听佛号,也是要耳根。所以这个六根是罪业的根本,它也是善法的根本,这六根门头。

那么六根门头当中,在《楞严经》这个二十五圆通,六根、六尘、六识,就十八个圆通,再加七大地、水、火、风、空、根、识,十八加七,二十五圆通。二十五圆通,每一个圣人他从每一个法门都悟入圆通了,这个时候佛陀说:文殊师利菩萨,你选择一下,这二十五个都可以悟入真如本性,你看看娑婆世界是哪一个根最好用?文殊菩萨就出来赞叹: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地,实以闻中入。

说娑婆世界的这个根性,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耳朵特别利。欲取三摩地,实以闻中入。就是说,娑婆世界的六根都能够悟入佛性,但是耳朵特别好用,就是耳朵,第一个它能够取到所缘境的相貌。六根里面其实眼根也不错,我们前五根眼睛也很重要,你眼睛有障碍,你修行会障道的,你不能看经典。但是耳朵比眼睛更重要,因为你眼睛看东西还要有光明,耳朵不必光明。这表示什么?你白天可以修行,晚上就不能修行了,没有光明你怎么修行呢?你去看佛像,没有光明看不到佛像。但是你耳朵听佛号的声音,没有光明照样听到。白天可以修行,晚上也可以修行。第二个,你耳朵这个根,你在用它的时候这个耳根它不会累,这个根特别厉害,耳根它的结构就是这样。

说你有两部车子,你有两部车子都可以载你到台北去,但是有一个车子它的油只能够开五十公里就不能开了,要休息一下,你再开这个汽车就坏掉了。有一个车子可以不休息,直趋涅槃城,你要用哪一部车子?用好的车子嘛。说这个六根都可以修行,耳根特别好,你白天用它晚上用它不会累,不会有累的感觉。它的结构本来就是这样子。

回答问题三

不是佛号声,你持大悲咒也养神,是根的问题。你注意,比如说你要某一个人给你报告事情,那他要假借名言嘛,文以载道。第一个他用文书的方式,他写了一大堆的报告给你看;第二个他用口头上给你报告。这两个是两个方式,第一个你用眼根去取境,取这个文字,一张一张地看;第二个你就坐在那个地方,眼睛闭住,用耳朵听他讲。哪一个比较不会耗损精神?

听比较不会耗损精神,对不对?这表示什么?耳根它不耗损精神。要是说同样一件事,人家用嘴巴跟你讲,你用听的,这耳朵在那边听,不觉得累,不容易觉得累,它就是这样子的。

好,这个地方是说明五识生起的因缘它的一个差别情况。

丙二、无漏清净识。

我们再看下一个偈颂,这个是前五识的而最后一个偈颂: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这一科是丙二、无漏的清净识。前面的两个偈颂是讲到有漏的杂染识,这一个偈颂是讲到圣人无漏的前五识的情况。

变相观空唯后得。这个变相,什么叫变相呢?是变带真如的相状。这个观空,就是观察二空真如。这个意思就是说,前五识不能直接观察真如,不可以,它观察真如的时候要变带真如的相状,这种智慧是属于后得智所收摄,不是根本智。

果中犹自不诠真。这个果是讲佛果,成佛的果,不要说凡夫不能去直接去契入真如,成佛了以后,佛的前五识这个成所作智也不能够直接契入真如,它还是一样要变相观空,不能直接观空。这个是讲到前五识转成成所作智的一种情况。这个成所作智有什么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