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间,王刚无意提到了水果罐头厂。
去县城路过。
听别人说起,里面可以买到香蕉苗和菠萝苗。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易春暗暗记下了。
赵莉莉弄了一盘炒鸡蛋,一盘炒花生,一碗白菜汤。
三个人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易春边吃边说:“干妈,你的手艺不错!好吃!”
赵莉莉听了,开心地说:“喜欢吃,你天天来,干妈做给你吃。”
易春嘿嘿傻笑。
吃完午饭。
易春回家了。
他经过学校门口时。
看见有个商店。
他走进去一看,里面有糖。
他问:“糖怎么卖?”
店员看他一眼:“一分钱五颗水果糖。”
易春掏出一毛:“买一毛钱的。”
店员接过钱,一个一个的数。
数了五十颗糖给他。
回到家。
易正顺他们正在吃饭。
王兰问易春:“吃饭了吗?”
易春从裤兜里边掏糖,边说:“吃了,在干爹家吃的。”
易秋看见糖,开心地笑了。
毕竟,没有哪个女孩能抗拒得了糖的诱惑。
易春坐在竹沙发上,说:“干爹他们买了一辆自行车。凤凰牌,一百八十六块。”
”哇!那么贵!”王兰感叹。
“你干爹有钱!”易正顺说。
“你怎么知道?”易春问。
易正顺边吃边说:“他父母有钱。他爸是大官。你干妈家条件也不错。他们不差钱。”
“敢情差钱的是自家父母啊。”易春想。
易正顺是贫下中农三代。
父母穷得叮当响的,还四个儿子一个女儿。
真是太不容易了。
不过,现在估计大家生活都差不多。
王兰家条件稍好一点。
子女虽然也多。
可是,王兰父亲头脑好用。
于是,一家人还算过得去。
下午,易春听到外面有人叫他。
开门一看,是阿木。
阿木背着背箩,手里提着笼子。
易春忙请他进家。
这时,家里就易春一人。
王兰、易正顺带着易秋去河边散步去了。
阿木打开背箩,里面有十头小猪,才有老鼠大小,太萌了。
易春开心地说:“阿木,谢谢你,这小猪好可爱,我好喜欢。”
阿木说:“喜欢就好。小猪才生的,还没断奶。”
易春说:“没事,我有办法。”
他看到笼子里十只可爱的小鸡时,感叹:“知我者,阿木也。”
阿木从裤兜里拿出一个野人参,说:“阿哥叫我谢谢你。他已经顺利完婚。这是他打猎时,在深山老林碰巧遇到的。”
易春开心地收下了阿木的礼物。
并交代一下阿木,对任何人都不准说。
阿木回学校去了。
易春赶紧进入空间。
把十头小猪放入猪圈。
拿了块木头,刻了个水槽。
打了井水倒入水槽。
再去那幢房子二楼拿了一罐奶粉。
他把那罐奶粉倒进水槽。
小猪早就饿了。
闻见奶香味立刻跑过来喝。
不一会儿就喝饱了。
十头小猪睡在了一起。
易春把菜地围起来。
然后,又刻一个水槽,倒些井水,撒了一点玉米面。
把小鸡从笼子里放出来。
小鸡拍拍翅膀,争先恐后地抢着吃。
他把野山参种在菜地里。
菜已经快成熟了。
明天又可以收割了。
易春给整片菜地浇上水。
好累。
易春坐在树下睡着了。
一会儿,外面传来易秋的声音。
易春惊醒过来,急忙从空间出来。
王兰忙生火做饭。
易正顺忙着挑水。
终于不用借水桶了。
易春在看书,易秋在忙着做作业。
一会儿,水缸水满了。
饭菜也熟了。
一家人围在饭桌前开始吃饭。
晚饭后,易春回房躺下,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星期一早上。
又开始重复卖包子之行。
下午,第一节是体育课,易春又请假了。
场长办公室。
“刘爷爷好。”易春笑着说。
“小易,是不是又有菜了?”刘场长说。
“您怎么知道?”易春惊了。
刘场长哈哈大笑:“还真猜中了?”
易春从书包里拿出一罐奶粉。
场长心照不宣,给了他十块钱。
“说说看,这次是多少?”刘场长问。
“和上次一样,六样,每样三十公斤。”易春说。
“拿着。在家等着。”刘场长又掏出十八块说。
易春接过钱,装进书包说:“你可得快点哦。”
易春回家一看,王兰没有在家。
他又开始进空间忙着收割菜。
一会儿,食堂主任带着几个壮汉把菜挑走了。
今天食堂又有好菜啰。
主任他们走后,易春急忙往学校赶。
杨老师又是找易春谈心。
叫他以学习为主,尽量不要请假。
易春点点头。
粮所陈叔每天送五十公斤面粉来。
易春基本不用再请假。
课间休息。
阿木妈妈来了。
她是从县城阿木二哥那里来的。
只见她愁眉不展的。
易春上前打招呼:“阿木妈妈,怎么了?”
阿木妈妈看着易春苦笑:“易春,阿木二哥在城里工作。相中一位姑娘,可人家只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叫我买一辆自行车送过去,我才有二十块钱,而且没有票,怎么办?”
易春说:“原来是这样。”
他想了想,说:“阿木妈妈,你家的猪五十块一头卖吗?”
“卖,可那山路,哪有人去买?”阿木妈妈说。
“你今天回去。后天早早的请人帮忙。赶十头猪来,能做到吗?”易春问。
“能!”阿木妈妈为了儿子,豁出去了。
“记住到学校来找我和阿木。”易春说。
阿木妈妈急急忙忙回家去了。
易春最后一节课又提前溜了。
场长办公室。
易春匆匆忙忙地赶到。
还好,还没下班。
“刘爷爷,刘爷爷,好消息!好消息!”易春道。
“什么好事?”刘场长有点好奇:“易春不是才来过吗?”
“十头活猪,每头五百斤。”易春说:“要得完不?”
“太好了!”场长兴奋地说:“再来十头也不够分啊!一个农场有二十个生产队。”
场长拿出厚厚的一扎十元递给易春:“拿着,共四千七百五十元,到了通知我。”
易春接过钱数了数,看了看,收进书包里问:“我们农场有猪圈吗?直接赶猪圈里得了。”
场长一喜:“好主意。猪圈有一个,在公厕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