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赵高险些获罪

王翦那日突发奇想,他把张放叫到秦军兵器坊,诚恳地说道,公子乃韩国相国之子,韩国五代相国之后,韩军强弓劲弩皆出自相国与公子之手。

以老夫看来,韩军强弓劲弩能闻达天下,确有独到之处。

今日将公子请来,不为别事,只是想让公子来秦军兵器坊一看,让公子也见识一下秦军兵器坊。

张放虽然一言不发,跟在王翦身后,可看向秦军兵器坊各处冶炼工坊的那种神细,犹如饿虎扑食一般,恨不得立时过去上手操作。

王翦伸手一处一处地介绍着秦军兵器坊,炫耀式地对着张放说道,公子请看,我秦国兵器坊比之韩国兵器坊可还强些。如今我秦国兵器匠人制作技艺,不敢说独步天下,与韩国兵器匠人相比也是不差。韩国兵器坊制能作出强弓劲弩,而我秦国兵器匠人,除去强弓劲弩,还能制作出绝世青铜器皿,公子以为如何。

张放拉着脸只是低头细看,也不接王翦话茬,眼里时而显现不屑,时而显现惊奇。

王翦一看,张放果然还是匠人心思,对兵器和青铜制作依旧是念念不忘,即便是身在秦国,也终究还是想有所作为。

王翦随后对强弓劲弩又一阵吹捧,对秦国兵器也是赞誉有加,让张放听的跃跃欲试。

王翦随意指了一下秦国箭头的制作技艺,说是秦国匠人借鉴他国技艺,已由原来的菱形改为圆形,射出既远又准。

张放闻听王翦这般说辞,忍不住抢白道,将军怕是言过其实了,这种圆形箭头,韩军早就用过,近射准头还行,远射准头就会差很多。

张放反问道,将军可曾见过韩军所用箭头。王翦轻蔑一笑,说道,公子也太小看老夫了,各国弓箭戈盾,老夫哪个没见过。

张放说道,将军只是见过韩军箭头,可曾想过韩军箭头为何是三棱柱形,韩军强弓劲弩也是因箭头之形,而获益不少。

王翦说道,韩军强弓劲弩老夫自认强过秦军,只是这韩军箭头,能对韩军强弓劲弩有何帮助。

张放不禁一笑说道,将军小看这菱形箭头了。强弓劲弩能远射远中,这三棱形箭头,功不可没。这等箭头看似小巧玲珑,实则远射之时,箭羽箭杆随之内旋不止,破风而前,准头力道比之各国箭头都强许多。

此三棱柱形箭头,也是家父与在下改良数年才获知其精妙所在,即便是韩国兵器匠人,也是只知其形,不知其理。这三棱柱形箭头,制作之时,形状必得是如鸟喙一般,稍有偏差,弓箭射出之后,便有偏离之情。各国兵器匠人,只是仿制其形,未知其理,射杀之果,自然也就差了许多。

张放说完,得意之情显露无疑。王翦没想到一个韩军箭头,便有这许多心思才能制成,还有这许多说道,那韩军的强弓劲弩岂不是奥妙无穷。

王翦也是为自己之前小看韩军箭头而惭愧,不好意思地回道,强弓劲弩能出公子之手,看来传闻不虚,老夫受教了。

赵高自打当上了中车府令之后,眼界大开,除了时常翻看书简,习练书法之外,还留意秦王嬴政身边之人,朝中得宠的大夫将军自不必说。

赵高还对秦王嬴政的两位公子扶苏胡亥,也是竭尽取悦讨好之能事。扶苏胡亥只要乘车出行,赵高事必躬亲,大王公主也是一样,赵高鞍前马后,殷勤至极。外人虽都看在眼里,可也能理解,一个给秦国大王养马驾车的小吏,巴结取悦大王家人,这也无可厚非,朝中群臣也有不少如此而为,只是略微斯文罢了。

赵高借身为秦王中车府令之便,多次试图取悦公子扶苏,可公子扶苏对赵高的示好根本不屑一顾。时间一久,赵高便心知,公子扶苏与他并非同道,之后也就不再大献殷勤。

一段时日,赵高发现公子胡亥为人更为亲和,也容易亲近,赵高就有意无意的搭讪接近。赵高也自知自己只是一个小吏,结交秦国公子,只是想图日后有个靠山。

赵高取悦公子胡亥,并未花费太多功夫。原因是秦国满朝大夫将军几乎无人看好公子胡亥,胡亥确实资质平平,还爱游山玩水。胡亥也自知其并非治国之才,也就不太留意朝政,许是对储君之位无求,自然对朝政之事也无心过问。

胡亥虽是一副无意储君之态,可秦王嬴政却是另一番心思,想来也是望子成龙心切,秦王嬴政依旧指派了多位王师教诲胡亥,胡亥也不敢推脱,只是勉为其难的应付,王师所言治国之策,他也只是权且一听,且听且忘。

好在胡亥为人谦和,对王师们也都极为恭敬,王师们也都在秦王面前夸赞胡亥谦逊,实际大家心知秦王对胡亥期望不高,即便资质平平,也都不以为意,大都默认太子之位有公子扶苏。

秦王嬴政多次随机考问,胡亥也是勉强应对,只给秦王嬴政留下个谦恭印象。

胡亥处境朝内人所众知,可赵高却不以为意,对待一如既往。正所谓日久生情,胡亥对赵高也渐生好感,闲暇之余时有来往。

按说私下结交王室公子,乃是王室禁忌,会被朝臣参奏。可赵高与胡亥交好,却并无一名朝臣参奏他私交王室子弟,大致是因胡亥无意储君之位,于朝局无足轻重。

赵然也是新奇,问道:兄长为何这般讨好公子胡亥,满朝大夫将军们无一人愿与其私下往来,生怕与这位只知享乐的公子结交,落个胸无大志的名声。

赵高淡淡回道:你可知秦国相父吕不韦当日在赵国之事,其父不解为何花重金结交质子异人。吕相父这样问道,种田获利几何。他父言称十倍。吕相父又问:“商贾获利有几何。他父言说:“百倍。吕相父又问:如能立一个国之王,利有几何。他父言说:那无数倍。

赵高抬眼远看,极有信心地说道,公子胡亥今日看似储君无望,他日如何,尚未可知。

赵然追问道:以公子胡亥资质习性,即便万一大王立公子胡亥为君,怕也只是平庸之辈,定会受朝中大夫将军们裹挟掣肘,难有作为。

赵高听后,哈哈大笑,说道:如公子胡亥真有为君之日,那将是我出将拜相之时。

公子扶苏聪慧过人,胸怀宽广,左右谋士如过江之鲫,文有丞相李斯冯去疾,武有蒙毅蒙恬两位将军全力辅佐,我便是投靠于他,也不过是锦上添花,众人之一而已。

公子胡亥资质平平,处事优柔寡断,朝内大夫将军无意结交,左右无一谋士可商可量。

现今胡亥形单影只,凡事对我多有求教,言听计从。他日一旦为君,万事不依赖于我,又有何人可托付。天意若使胡亥为王,为兄不就一步登天。现今看来是痴人说梦,可退一万步讲,大王眼下只有两位公子,大王之位也是二选其一。为兄赌其一二,有何不可。何况胡亥性情优柔寡断,可易于亲近,为兄之才也就在胡亥公子有一席之地。

为兄也是想过,他日公子扶苏继位,以他的为人,给弟弟胡亥封侯自不必言,到时为兄在公子胡亥手下谋个差事,富贵一生,岂不快哉。

赵高被王宫内尉传去问话,以为是自己车马坊里的马头误事,招惹了后宫之人。

赵高一进偏殿,秦王嬴政端坐正中,王宫黑衣卫主将蒙毅与几位护佑咸阳的将军右侧站立,朝中丞相太傅太公左侧站立。

赵高一看这阵势,心想,大王与朝中众臣皆在,该不会是为自己而来。

赵高没想到秦王嬴政与朝中众臣,竟真会为自己而来。

王宫内尉问道,中车府令,你近日可有窥视朝政,暗记秦国机密之事。

赵高一听王宫内尉问法如此宽泛,自己一时也不知从何说起,连忙回道,回上官问话,小吏不知上官所问何事,只从上官所言,小吏绝无可能触犯。

王宫内尉又问道,大王书简你可有翻看。

赵高听王宫内尉如此一说,心想这下要坏事,车马坊库房堆积的大王书简,自己可真是看了不少,如今王宫内尉兴师问罪,怕是已有人举报。

赵高脑中快速思索,秦王嬴政就在当面,回话稍有不慎,就会落人口实。既不能实话实说,让人指认私窥朝政之罪,也不能胡编乱造,落下一个欺君之罪。赵高慢声答道,回上官问话,书简小吏确实看过,只是是否为大王书简,小吏不得而知。

王宫内尉问道,去年我等送书简之时,就已言明书简是从大殿搬运而来,暂存车马坊。你说不知,怕是有些难以服众。

赵高沉思片刻,朗声回道,上官只是言说书简从大殿搬运暂存车马坊,并未言明书简乃大王书简。

王宫内尉逼问道,大殿搬运出的书简,不是大王书简,难道还是他人书简不成。

赵高回道,大殿搬运出的书简,也有各地郡县进献而来,怎可说都是大王书简。

赵高如此一说,王宫内尉也是愣了一下,大殿搬运而来和搬运大王书简两者差别可就大了。

王宫内尉又问道,赵高,那这暂存车马坊里的书简,你可看过。

赵高心说,这王宫内尉今日怕是要给自己寻个不是,略做思虑之后,赵高回道,回上官问话,那些暂存车马坊里的书简,小吏确有些许看过。

王宫内尉一听赵高承认看过书简,脸上瞬间露出得意之情,厉声说道,你既已亲口承认看过书简,那书简所书之字词,想必你也略知其意。

赵高慢声回道,回上官问话,书简字词小吏确实看过些许,然小吏只是临摹字词笔画,至于其中之意,小吏学识不高,不敢说是略知其意。

赵高此刻只能狡辩,这要是承认看懂书简上书写之意,那真就有觊觎朝政之嫌。

王宫内尉一听赵高这般辩解,也是想了一下,赵高习练书法,朝中群臣皆知,秦王嬴政也曾赞许。

王宫内尉质问道,赵高,你说只是临摹书简字体,可适才本官查看那些书简,翻看痕迹历历在目,怎可说只是临摹字体。书简翻看如此频繁,只是临摹字体,着实令人难以置信。

赵高挺身站直说道,回上官话,大殿搬运至车马坊暂放的书简,书简捆绳大多已朽断,书简散落在库房内,若想一窥书简全意,以小吏之才,实难为之。

王宫内尉见赵高回答滴水不漏,一时也不知再从何问起。

蒙毅突然站出问道,中车府令,你自言只知书简乃大殿搬运而来,你只是临摹书简字体,可你临摹字体之时,没有察觉书简之上,有奏禀大王之言词。

蒙毅这一问,让赵高很是为难。书简再是散落,可临摹字体的书简,上面却也有提及奏报大王的只言片语。

赵高使劲回忆着那些书简之上的言词,想着自己看过多少。

赵高依据不急不躁,慢声回道,回将军话,小吏学识也就能识得书简之上的只言片语,书简之上所书,小吏大多不知何意。

蒙毅又问道,中车府令,你平日可有私下结交公子之事。

赵高回道,回将军问话,将军所言私下结交公子,不知意指何事。若是与公子公主相谈一二,就算是私下结交,那小吏何止是私交公子,与大王也是私交甚久。

赵高这般一说,把大殿上众人都引得大笑。

赵高见蒙毅还在思考如何回答之时,继续说道:王宫内尉与蒙将军说我偷阅大王竹简,当获僭越之罪。

王宫内尉与蒙将军所说之罪,小吏实是冤枉。小吏乃是在清理车马坊仓库之时,看见堆积大量废弃竹简,随手翻看而已。

小吏当时翻看那些竹简,并非是各地各司呈报大王竹简,竹简都是秦王宫内官记录各处取用物品账册。

小吏见竹简上字体书写甚是得体,故而时常翻看临摹。大王,小吏所言句句属实,还望大王明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