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徐川来说,自己掏点钱完成科研项目并不是什么事。
他对于物质生活并没有太多的追求,哪怕是现在银行卡里面的钱已经超过了十位数,现金比国内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企业都多了,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富人感觉。
衣食住行抛开上面给他安排的那些东西外,和普通人也没多少区别。上班就在食堂吃,不上班在家的话就由家政阿姨随便做两个菜。
生活上的开支,对他来说一年到头都用不了几个钱。
和常华祥院士聊了聊航天飞机和载人航天领域的发展和部署后,徐川将时间重新集中到了小型聚变堆改良和优化上。
技术和工程上有这位经验十足的老前辈把控,还是让人放心的。
顺带值得一提的是,在NASA宣布了重返月球的计划后,华国这边虽然并没有对其做出证明的回应,包括一些外交频道上的回答也是中规中矩的,不过相关的行动,却有着想主动参与进航天领域的竞赛中去的意思。
比如在NASA宣布了‘阿尔忒弥斯计划’后,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两大生产集团都享受宣布了增加对航天领域的投入,资金高达百亿。
而航天局也公开了相应的报告,其报告人员表示向媒体透露称,天宫号空间站将在今年内建造完成,并实现六名航天员同时在轨工作和生活。
这意味着天宫空间站将成为本世纪以来世界上首个由单一国家建造完成的空间站。
此外,还有“长征九号”超重型火箭、长征5G运载火箭规划设计,以及五年内完成五十吨近地轨道投送能力的项目等等,都意味着华国在航天领域跟进了脚步。
航天领域的项目一点一点的推进着,十月中旬,农历寒露节气过完后,航天研究所中,由翁筠宗带领的空天发动机项目传来了第一个好消息。
空天发动机的组装工作,完成了!
第一台大功率、推力从理论上来说能堪比大型涡喷发动机的电磁推进器,在星海研究院中正式面世。
收到这一消息后,徐川放下了手中的工作,迅速赶到了航天研究所。
在靠近栖霞山后山的实验基地中,一块预先划分出来的空天发动机测试区域,徐川见到了完成装配的空天发动机。
这是一台从形状看上去有些类似于海神三叉戟的设备,其主体长接近十米,尾部有着密密麻麻的推进结构,每一个都有海碗大小,组装起来后从后面看有些类似于蜂窝。
众多的工程师和科研人员正围绕着它做着最后的检查。
“情况如何?”
快步的走到主持工作的翁筠宗面前,徐川开口问道。
翁筠宗紧张有序的快速回道:“组装已经完成,正在做测试前的最后检查,如果没有意外的情况,可以在一小时后开启首次测试。”
徐川点了点头,眯着眼睛看了一眼被架在测试场地上的空天发动机,深呼吸了两下平缓了一下心绪。
虽然这台空天发动机的研发设计组装他都没有怎么参与,但其核心思路却是由他提供的,可以说这是他亲手设计出来的航天发动机了。
在接下来的时间中,这台发动机能否载着他的梦想实现目标,就看今天的测试了。
如果各项指标参数能达到模拟测试的结果,毫无疑问它将彻底的改变航天航空史!
如果做不到,恐怕航天局那边在未来对于电推进的支撑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力度了。
毕竟相对比更加成熟稳重的传统化石燃料推进,电推进终究是个未知数。
一个小时的时间并不算长,收到了消息后,主持航天工程的常华祥院士和温远航两人也快速赶了过来。
无关的人员早已经被清理离开了测试现场,伴随着高架下方的检测人员开始完成自己的工作,这台决定了航天走向的发动机,也做好了首次启动的准备。
“徐院士您来指挥?”
站在临时搭建起来的户外控制室中,翁筠宗朝着站在一旁的徐川开口问道。
“不,你来就行。”
徐川摇了摇头,拒绝了这份邀请。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空天发动机虽然核心思路是他完成的,但研发、设计、组装这些工作他都没怎么参与。
更何况,对于航天发动机的各项性能参数,还有测试需要完成的项目这些他也都不清楚,外行插手内行的工作不是他的理念。
闻言,翁筠宗深吸了口气,表情认真严肃的点了点头,道:“行,那我就不客气了。”
不止是徐川,他也在期待着由自己亲手完成的作品展现自己的时刻。
看了一眼时间,翁筠宗拿起了手中的呼叫器,沉稳的开口道:“各单位小组汇报情况!”
“能源组准备就绪,电网负荷可稳定调节!”
“电机组准备就绪,垂直稳定测试已完成!”
“线圈组调节完成,超导状态稳定!”
“.”
听完了一项项的汇报,翁筠宗深吸了口气,下达了指令:“各单位请注意,空天发动机的首次启动与测试,现在开始!”
随着指令的下达,负责各项工作,各组控制室的人员迅速忙碌了起来。
能源组的工作人员合上了电闸,单独从隔壁开辟的线路开始向空天的发动机供电。
引擎内部由改进型超导体、强磁调节器、电极离子产生器等零件组成的核心区域迅速的展开了工作。
强大的磁场在内部快速的生成,然后通过数学模型进行着控制。
伴随着引擎的初步启动,一道低沉的嗡鸣声从不远处的空天发动机中传递开来。
站在控制室中,在听到这道低沉的嗡鸣声后,徐川很明显感觉到了一些不舒服。
一旁,翁筠宗快速的开口解释道:“这是空天发动机内部电极离子产生器开始运转时会产生的一种高频震荡,由于正好恰在在人体的共振线上,能让人浑身发痒,牙酸,会不太舒适。不过它不会持续很久的,也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正如他的解释一样,在话音落下的同时,这种令人浑身痒痒的共鸣声也快速消失了,持续时间还不到十秒钟。
点了点头,徐川没有开口,既然是正常现象且对人体没有危害那就不用在意。
控制台上,伴随着庞大电能的涌入,空天发动机内部的超导线圈不断的调解着引擎内部的磁场。
【稳态磁场强度达标!】
【微调磁场已经按照指令完成修正,引擎磁场达到目标要求!】
【.】
【工质注入!】
【电极离子产生器已启动,‘离子探针’检测到电力场!】
【.】
一项项的汇报声不断的在这间控制室中响起,每一次成功的汇报,都会让众人脸上闪过一丝喜意,但随即,又被凝重而紧张的气氛迅速取代。
每一个人都屏住呼吸,一脸肃穆的看着总监控屏幕上的各项指标。
站在控制台前,徐川全神贯注的看着监控屏幕,以拍摄装备的清晰度,他可以看到发动机引擎末端矢量推进单元的情况。
站在最前端,主持测试工作的翁筠宗一点一点的完成了所有的准备工作,随即,一道新的指令下达了开来。
【启动引擎!】
伴随着指令的下达,部署在引擎末端矢量推进单元附近的温度监控器数据开始迅速攀升,那集中了三位数推进单元的庞大锥型尾口,像炙热的火焰一般扭曲了附近的空气。
数秒钟后,恍若火焰一样的淡红色锥状尾焰在每一个矢量推进单元后面出现。
这是引擎喷射出的高温离子而形成的光焰。
而随着引擎输出功率的增加,随着温度的提升,这些小型的淡红色锥状尾焰逐渐变大,最终互相融成一体,在引擎末端形成了一道狭长的红紫色的光焰。
和常规的霍尔推进器尾部的蓝白色尾焰完全不同,因为使用的工质不同的原因,空天发动机的尾焰颜色以暗红色和淡紫色混合为主。
这是氮离子和氧离子的高温焰色。
经过吸纳净化处理后的空气,在送入了电离室后由电极离子产生器改变性质,将其从分子结构电离成离子态,进而再送入推进腔室中。
由改进型超导体形成的庞大螺旋磁场,会将这些高温离子加速到一个极其夸张的速度喷射出现,其形成的庞大反推力,能载动航天飞机完成自己的使命。
毋庸置疑的是,它能带来的推力,远超霍尔推进器。
伴随着空天发动机的测试,伴随着引擎的输出功率提升,引擎末端的尾焰也在不断的拉长。
而控制室中,记录引擎推力数据的显示屏上,空天发动机的推力,也在一路不断的上升。
曲线图如同一道弧线般在监控屏上划过,推力数据从一开始5KN,一路攀升到了481.31KN。
接近500KN的极限推力,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徐川之前的预估。
不得不说,这一台空天发动机,比理论上要更加的优秀!
至少,从目前的推力数据来看是的。
尽管它能形成推力依旧无法和运载火箭上的航天发动机相比,但这个数字,已经堪比目前市面上顶尖的航空发动机了。
极限的推力测试完成,500KN的数据让控制室中的所有人都捏紧了拳头。
对于今天的首轮测试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最棒的消息!
不过相关的测试并没有结束,对于一台用于航天飞机的发动机来说,相关的测试可不止极限推力这一项。
无论是推进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推力大小,包括推力的大小、方向、时间以及相关参数的测量;
还是环境因素对推进器的影响,以及航天飞机时工质的切换、紧急停机后能否快速实现复点、以及极限工作时间等等,都要经过详细重复的实验,以确保发动机在工作的工程中,能够做到稳定有序的工作。
首轮的测试持续了整整一个小时。
在空天发动机停机,等到零件上炙热的温度散去后,穿着防护服的工程师或拿或抬的扛着各种检测设备朝着依旧架在实验台上的推进器蜂拥而去,检测着这台发动机的运行后情况。
不过这些和徐川就没有多大的关系了,在空天发动机的测试工作初步完成后,他就已经拿到了他最想要的数据!
接近500KN的极限推力,足够将航天飞机送上天了。
他的设计思路,也再一次得到了证明!
“五百千牛的推力电推进居然能达到这个数字”
控制室中,站在监控屏幕前,常华祥院士盯着不远处的空天发动机嘴中一遍又一遍的念叨着,脸上满是震撼和不可思议。
作为在航天领域研究了一辈子的学者,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有生之年电推进能做到这个地步。
哪怕是在此之前,他就已经从徐川那里知道了模拟的理论数据。
但是理论终究只是理论,远不如现实来的让人震撼。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陷入了震撼中半天才回过神来的常远航,向着徐川投去了渴望的眼神。
扭头看了一眼这位航天领域的老前辈,徐川笑了笑,开口道:“核心其实在于一部分可控核聚变使用过的技术,比如改进型铜碳银复合超导材料,它的临界磁场在叠加后能达到接近八十特斯拉,为电离室和加速室提供了庞大的磁场。”
“除此之外,它对于电能的消耗也是个极其庞大数字。”
“这两个小时的测试实验,在并非全程都是极限,甚至可以说非高功率运转的情况下,它消耗的电能就已经超过了一个小型发电站的发电量了。”
“相对比它消耗的电量和产生的推力来说,完全可以说是在通过能源换取推力,效率还不算高。”
“目前来看,恐怕除了配套的小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没有哪种供能装置能给它提供能源了。”
“当然,它本身在设计的时候就是这样做的,小型聚变堆+空天发动机,才是航天飞机的终极形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