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杨福抵倭

霍惜找霍二淮和两个庄头,及庄上养蚕的妇人了解了一番,制定了一些措施。

两个庄子今年都是头一回养蚕,经验不足,蚕的病死率比较高,结的蚕茧量不理想。

在不增加桑田的情况下,若想桑田收益高,还是要努力提高蚕的成活率,再看看能不能多养一两回蚕。以量大来增加效益。

蚕的生长周期一般为四十天左右,按道理,只要保持蚕室的温度,在有蚕叶不断供应的情况下,一年是不止能养四回蚕的。

江南地区十一月才落雪,次年四月,天就回暖了,一年养个五六回蚕,应该还是能做到的。

多得些蚕茧,多卖些钱,谁不乐意?

两个庄头听了霍惜的一番话,都表示会好好总结经验,明年努力提高产量。

此时已是秋末,想到杨福说要回来陪一家人过年的话,也不知他那边怎么样了,是否顺利。

在霍惜了解的历史里,此时的东洋各国都算是大明的藩属国。哪怕本朝叫卫朝,历史也高度重合。

明太祖时朝,对海外诸国,施行“羁縻”政策。

把朝鲜、倭国、大小琉球、安南、真腊、暹罗、占城、苏门答腊、西洋、爪哇、彭亨、百花、三佛齐、勃泥等15国,列为“不征诸夷”。

也告诫后世子孙不得随意征讨。

太祖的这个政策,是把周边的这些小国家当做藩属国,以子国来交好的。

这个政策也至使大明朝一度出现“四海咸服,万国来朝”的热闹局面。

但这其中倭国,是个特殊的民族。

历来狡猾多变,反复无常,喂他吃饱,他还想再多吃些,你退他就进。

太祖一朝,把它列为不征之国,但倭国浪人还是不断挑衅,频频犯边,不断滋扰江浙沿海居民,闹得人心惶惶,鸡飞狗跳。

太祖怒了,直接关闭了与倭国的海上商路,对倭国实行海禁。

等永乐帝上位,为治理沿海倭寇,为长治久安计,也为表示友好,在派郑和出使西洋之前,先让他带着十万水师及上国圣旨去了倭国。

永乐二年,郑和代表永乐帝向室町幕府第三任将军—足利义满,宣读旨意。

“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国之法。”

那意思就是说,责成倭人自己“擦屁股”,把这些沿海浪人给收治了,并给大明一个痛快的答复。

我是上国,我断你一国的商路,与我并无多大损失,但你可能要伤筋动骨。我不治你们,并不代表我没有这个能力,我十万水师都上你家门口去了。

我让你们自治,是表示我上国的友好。

永乐帝的旨意一颁,足利义满立刻闻风而动,随即就捉了二十多个江洋大盗。

人是有点少,但这个民族就是那个鸟样。

人家都带十万水师到门口了,怎么着都得拿出个态度出来啊。

而且为了做给大明看,这位将军还下令用“蒸杀”的方法把这些海盗处以了极刑。

就是将这些海盗放在一只大甑上,下面燃起柴火,活活把他们蒸死。

足利义满之后便受到明朝封赏,与大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双方签订了《勘合贸易条约》,倭国也以“属国”的名义对明朝进行朝贡贸易。

永乐帝赐足利义满“倭国国王”金印一枚,赠送了冠服、文绮、金银、瓷器、书画等贵重物品,允许倭国十年一贡,同时允诺倭国商人可在江浙沿海进行贸易。

足利义满也很是谦恭地回信,自称“倭国国王”,信中对上国蹭予礼物,还回信“臣……诚惶诚恐”。

并献上“金千两、马十匹、薄样千帖、扇百本、屏风三双、铠一领、铜丸一领、剑十腰、刀一柄、砚筥一合、同文台一个。”

但可惜的是,这个民族历来就狡猾多变,反复无常,与隔壁的朝鲜与大明维持近三百年的宗藩关系不同,东南沿海维持平静的局面,也不过十几年,到永乐十五年,也就结束了。

霍惜知道后世的这段历史,只要出海的船能抗风浪,杨福此行应是无虞的。

就算遇上小股的海盗,杨福他们的船大,海盗的小舟也不敢靠近,要是靠近,船上准备的东西,也能让他们有来无回。

而此时的杨福一行,已抵达倭国的平户县。

船还未靠港,倭国的商人就闻风而动。

也不止倭国,隔壁的朝鲜,大小琉球国,还有其他岛国来的商人,甚至西洋各国来的商人,早已蜂拥而至。

东方上国来的大船靠岸了,那运来的奇珍异货,都是供不应求的,谁都想分一杯羹。

杨福在海上飘了三个月,又遇上了风暴,这会终于看到了陆地,整个人像重新活过来了一样。

带着逐风踏月听雷沐雨四个就上了岸。

在船上没事做,他跟着懂倭话的翻译日以继夜地学倭话,如今也算小有所成。还没来得及看一看平户的风景,就钻进一间酒屋,用对方能听懂的倭话叫吃的了。

倭国的东西虽然不甚合胃口,但总比在船上吃的那些东西强啊。

还有小酒喝。不错。

只是这酒壶这酒具怎么这么袖珍?这能喝几口?

等吃了两口饭,垫了下肚子,杨福也有闲情逸致观察这些异邦人了。

哎,娘勒,果真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瞧倭人这穿着打扮,还有脚上穿的这个木屐,这不嫌冷?

再看看这屋子,不说他都忘了刚才怎么进来的了。

点头哈腰着进来,这没椅子不说,这桌子也这么矮,他才盘腿坐了一会,这两条腿就麻了。

看向逐风四人,也跟他一样,好像屁股底下有钉子一样,频繁换姿势。五人对视一眼,不由得苦笑。

五人吃饱喝足,跑到平户大街上闲逛看风景。

发现这边的房子,建得都不高,围墙也很矮,踮着脚就能看到院内的情景。邻里邻居房子都挨着,很紧凑,都是木制,地基建得高,屋子都建在木台子上。

难道是因为临海,地上太潮了?

门头上挂的灯笼,也与卫朝很不一样,多是方形的,或是长形的,像鱼尾状。

街上行人穿着木屐迈着小碎步,走得还很快。踩在石板路上,的的发出脆响。看呆了杨福几人。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