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出洋

又过了几日,霍惜收到奶娘从松江寄来的一大包东西。

打开一看,全是给她和念儿做的衣裳。

捧回船上,念儿高兴地拿着衣裳比划,杨氏却摸着衣裳上细密的针脚,掉了泪。

“你奶娘现在满心满眼都是你们姐弟。咱可怎么回报她。把她接来一起过活,她还不肯。”

霍惜抚着手里的衣裳:“等过两年,再把她接来一起。”

霍二淮叹了口气:“你奶娘不容易。松江也不远,咱一得空,就全家去看她。”

念儿连连点头:“等我休沐就去看她,也给她带好多好多东西。”

霍惜拿着马嬷嬷写来的信,与沈千重商量:“奶娘说帮我们定下了一些布匹,和粮食,要不沈掌柜从松江北上?在松江采买了布匹和粮食,跟船从那边出发?”

沈千重点头:“行。刚好这两日咱跟船厂订的五艘大船该交货了,正好我带三条船走。”

“好。”

又过了两日,五艘簇新的大船被广丰水雇佣来的水手和船夫划至京师。

霍惜和杨福带着伙计,往船上面码货。

这回沈千重除了去北边买地买铺,还打算看看北边的市场,盘桓的时间可能比较长。

霍惜给他准备的东西很多。

除了从江南各处,和洋人那里收来的木料藤料棕竹,竹皮竹片,麻皮,麻丝,麻绳,石灰,生漆,桐油,这些建筑材料外,最主要的就是各种布匹和粮食了。

江南为产粮大区,粮丰价贱,他们很是顺利就收来了一船的大米、糯米、绿豆、黄豆,黑豆等粮食。

糯米现在已经是一两四钱五钱才能买到一石了。而各种豆子中,黑豆最便宜,一石只需三钱就能买到。

绿豆则是它的两倍价。黄豆次之,一石在乡间买来只要三钱五分。

一船的粮食中,大米占多数,黑豆次之。

刚装船完毕,就听说正使太监关禾于六月十五日,在刘家港带着近三万人的宠大船队出使西洋。

整个京师,大街小巷,大商号小商号,各铺子都在议论这件事。

“东家,我还是早些出发吧,好回来看看海贸的生意。”沈千重有些着急,现在各商号蠢蠢欲动。

霍惜点头应了,次日就和杨福在码头送走了他。

杨福看着三艘半满的船驶离码头,有些忧心。

“惜儿,咱人手还是太少了。沈掌柜只带这些人,只怕支应不上。万一路上再遇上什么事……别的倒还好,就怕遇上水贼劫货。”

霍惜默了默,做生意,各种事情都会遇到,哪里能一帆风顺。

但嘴上还是安抚道:“船上都装了我给他们做了土炮,只要他们夜里警醒些,问题倒不大。到淮安这段,应该没什么事,就怕往北边的路上出事,北边现在也不太平。”

杨福听了越发忧心:“要是咱人手足,船上多带些伙计,再加上配的那些土炮刀具,也能震慑一二。”

“放心吧。我跟沈掌柜说了,让他随机应变。三条船的货也不一定非要运到北边卖。一路上要是遇到大客商,他也会卖了的。”

“至于人手,咱现在船夫水手不缺,招之即来,且个个都是好手。就是管事的人,现在有些捉襟见肘。”

杨福点头:“是啊。就是管事的人缺。要不,你跟穆少爷问问看,看他手里有没有能干的人。”

霍惜愣了愣,半晌后摇头:“算了。咱还是用咱的人吧。人手的事我再想想办法。”

接下来的日子,沈千重不在,霍惜和杨福差点忙翻,脚打后脑勺。

两人偶尔也会去人牙处,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但是伙计干粗活的人不缺,识文断字,能当账房管事的人就没那么容易找。

找了半个月,都没遇上合适的人。

而这半月里,霍二淮和杨氏已陆续在湖州,嘉兴,平江等地买了六顷地。三顷上好的良田,用来种粮食,三顷中等地,用来种桑养蚕。

杨福跟着去了一趟,跟佃户桑户都签了契约,要求租自家田地的田户桑户,以粮食和蚕茧生丝代替租子。

且他们得的部分,不允许卖给其它粮商和布商,需得优先卖与霍家。

虽限制了他们自由售卖,但霍家的租子比其它地主低了半成,大伙都挺乐意的。

至此,霍惜手里便有了六顷田,三顷地。

离百顷大地主的目标又进了一步。

六顷田一年的产出,按四石的亩产算,能收租子差不多一千石,若是种两季粮,能再翻一倍。

就算不种两季粮,只算上地里其它杂粮,一年收两千石租子还是不难的。

而三顷桑田目前能得多少担生丝,现在还不得而知。

等把北边的商路打顺,自家收的粮,加上贩来的,只要一年往北边运一万石粮食,卖粮就能获利小几千两银子。

而且这是个稳当生意。

霍惜拿着地契,心中有股小满足感。

而正使太监关禾带领将近三万人下西洋后,朝廷先后在浙江、福建、广东三地,设立了市舶提举司,专门负责管理海外贸易。

随着海上商路开禁,各处码头日渐繁盛。

走在街上,都能听到大伙讨论海贸的事。而如今卫朝的海上贸易,主要为“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

“朝贡贸易”就是朝廷准许外国使节在进贡的前提下,随所乘船舶、车马携带商货来本朝进行的贸易。

在卫朝的朝贡贸易法律中,严格限制各国来华朝贡贸易的时间、路线和人数,预先发给勘合以备查验贸易资格。

这种“勘合”就是朝廷发的一种纸质凭证和文书。

有了这个东西,国外使臣才能进入卫朝进行朝贡贸易。

这朝贡贸易,就跟那年霍家的船被征调运送漕粮一样。我征用你的船运粮,你船上夹带什么货物我不管,我也不向你征税。你自赚你的脚钱。

朝贡贸易,说白了,就是你想来卫朝做生意,先向我朝朝贡。带来的货物,我不收你的税,但得朝廷先挑。当然会给你货款不会白拿。

剩下的货物,朝廷挑剩的,洋人们就可进行民间贸易了。

而民间贸易,则没有太严格的规定。

只要你合法取得路引,即可进行海上经商。《大卫律》规定,百姓如果没有路引,出百里之外,便会被以私度关津论处。

这私度关津罪,是一种防碍国家统治安全的罪行。轻则打板子,重则关你一年三年的。但只要取得合法路引,随意你来去。

所以这“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有点像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

这卫朝的进口贸易,不收税,但你得给我好处,我才让你进来。而你带来的东西我要先挑,挑剩的你才能拿去民间卖。

而出口贸易,你随意。

永康帝既然要营建北平城,也深知耗资巨大。现在开通海禁,是想通过海外贸易获取经济利益,坐拥珍宝、帮补朝廷各项开支。

所以对于民间商人踊跃参与海贸,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