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
资料来源:天涯论坛.
本章外篇不计算在今天更新的三章之内,原本宣布的更新不变,下次更新在5点,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
以下总结几条对付高原反应的办法
1良好的心态。
把这个放在第一位,说明这点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因为没有到过高原,又听说有“高原反应”这么个东西,所以心里总是觉得有些恐慌。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而且反而会加重反应。高原反应不过就是缺氧的一些症状,坚持不住的时候吸点氧气就好了,不要看得那么严重。
导游给我们讲了一个笑话,但是真是的故事。说有一个人在去纳木措的时候,听说要翻越的山海拔有5190米,顿时觉得自己高原反应厉害了,于是坚决要吸氧。当时车上并没有准备氧气,只有另一位游客有氧气已经被吸光的空罐子。导游没办法,只能把空罐子给了他,却没有告诉他。这人吸“氧”之后,觉得舒服多了。直到从纳木措返回后,导游才说出真相,全车人都乐了。
2注意保暖,减少洗澡。duqi.org 南瓜小说网
这点有其对于南方来的游客,可能比较困难。大家都知道,在高原地区感冒,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注意保暖并且减少洗澡次数,就显得尤为重要。之所以要少洗澡,是因为高原气候不比平原,昼夜温差很大,空气干冷,洗澡后如果不小心,非常容易感冒。因此对于初到高原的人来说,前两天最好不要洗澡,如果想洗澡,尽量快速淋浴,并且要注意保暖。
3多休息,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
多休息就不用过多解释了。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这是的导游说的,应该也算是经验之谈吧~
4红景天胶囊,和高原康等药品
应该是在出发前一周开始吃,有缓解高原反应,抗疲劳的作用。但我们是在火车上才开始吃的,是不是那么有效,我就不知道了,我个人认为,可能对心理影响的效果多过生理上的~:)另外,在拉萨购买红景天要比内地便宜很多。
5走路慢,说话轻,动作不要太大
在西藏,始终伴随着我的高原反应症状,就是明显的体力下降,虽然后来好了很多,但还是能感觉到与平原地区明显的不同。爬一个小山坡都觉得很累,总是想停下来休息。所以,在西藏,做什么事情都要慢点,动作幅度不要太大,大声的笑也可能让你喘上半天气哦~
随同家人,登上了开往拉萨的T27。我想,到西藏去,是大多数人心中都会有的梦想吧。记得我走之前在天涯发贴问过注意事项,有个朋友说,如果只是去观光就罢了,若是希望寻找什么,不住上一年半载的,是不可能的。事实是,短短的十二天,连观光都来不及,很多地方没有去。西藏的风光的确很美,不同于祖国腹地的名山大川,而有着独特的雪域高原之美。基本上,我们手中的相机就没有休息的时候。回来后从几千张PP中挑选出了几百张,发个帖子来纪念这十二日的行程,也希望可以让没有到过西藏的筒子们走马观花的领略下西藏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说明在前,毕竟只是短短数日,对西藏的了解有限,文中若有不妥当处,请了解的筒子们指正。
1我们的车票
由于我们是报团旅游的,所以出发的当天晚上才拿到了我们的车票。T27是晚上9点半发车,车程共约48小时,第三天晚上到拉萨。
2车票背面与其他的火车票不同,它印的不是广告,而是注意事项。在检票上车的时候,旅客还要提供健康登记卡才可以。健康登记卡我没有拍,大概就跟非典那时候的差不多,只是变成了“有无心脏病史”“有无慢性病史”之类的问题。
3站台上,列车已经停在那里等待着我们,指示牌清楚地显示着“北京—拉萨”
4这是我们将要乘坐的1号车厢
5进入车厢,感觉与一般的卧铺车厢很不同。车厢用温馨的黄色色系布置。铺着厚厚的地毯,踩上去软软的。头顶的灯饰似乎是那种节能灯炮,很亮。总的说来,要比其他火车豪华些,这个后面还有图片来说明。
6车厢内的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着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仔细观察会看出,这个液晶屏也和其他火车上的不同,它不是装在头顶上,而是基本上和人的肩旁同高,而且很大很清楚。一路上,会不断显示下一站的信息,实时车速以及车厢外的温度。
7车厢内书报架上的杂志。
这本《雪域之旅》很好看,里面大多是用图文来介绍西藏的,有游玩的注意事项啊,推荐的藏餐啊等等。推荐即将乘坐青藏线的筒子们看看。这杂志标注了“车载杂志,请勿带走”,但我下车的时候乘务员送了一本,所以现在手里有一本珍藏版,嘿嘿~~
书报架上原本还有旅客意见本,我翻了翻看看,基本上都是表扬。的确,这列火车的服务也比我乘坐的其他火车好太多了。虽然都很好,但也有比较,例如回来的时候相较去的时候,就差一些了,因为不是一个车组。这个后面再说~:)
8列车上的WC
这个本来不想贴出来了,不过我觉得这WC挺有特色的,干脆还是让大家看看吧^_^
找找看,和其他火车上的厕所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不是那面大镜子,也不是豪华的洗手池~~
9对了,秘密就在这里了~~
看,有两个按钮,除了普通的冲水按钮之外,多加了一个红色的“紧急呼叫按钮”,全部用汉语、藏语、以及英语做了注释。
在我们刚上车的时候,列车员作了特别说明,提醒大家这个红色的按钮不能随便按的,而我们这节车厢也没有发生有人在卫生间里发生不测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我们没有机会领略这个红色按钮被按过的后果。
但回来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列车员并没有做说明,于是有些人就会不注意按错了,结果就是整节车厢的喇叭都“滴滴滴”的大叫,直到列车员过去解决为止。最可恶的是,有个家伙半夜四点按了这个按钮,而列车员不知道哪去了,居然过了十分钟才跑过来停了怪叫,这个时候熟睡中的人早就都被吵醒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回来的这个车组,不如去的时候那个车组好的一个原因。
10车厢一边的洗手池,是不是很豪华?水龙头旁边还有洗手液可以用哦,就差一个热风干手机啦,哈哈~~
洗手池对面是热水机以及垃圾压缩机,我没有拍。热水机和其他火车上得差不多,但是固定在墙里面的。垃圾箱有些不同,可以进行垃圾压缩。
11列车刚刚出站,就有列车员送上热水。服务态度好的没话说。北京-拉萨线是北京局来跑的,一共有11个车组,我们去的时候是8组,强烈表扬一下。听他们说,8组管理的要比其他车组严格,我想大概是因为,8组的车长是青藏线首发列车车长的缘故吧?不得而知。
12车厢尽头,拉门也不同
13我们的卧铺卡,大体来说,没有什么特别
14早上9:06分,我们的列车正点到达古城西安。在车厢里闷了一页的人们,纷纷走下车活动筋骨。晨光中的站台人头攒动。
青藏线北京-拉萨全程只有8个站,即北京西、石家庄、西安、兰州、西宁、格尔木、那曲以及拉萨。如果是正点的话,停车时间相对较长,甚至会达到20分钟。
159点21分,列车驶出西安站。一路向西,车窗外忽闪过的水坝——“宝鸡峡水利枢纽”
16车窗外已有些不同于华北平原常见的湖光山色了
17不过农庄人家还是占了大部分,绿油油的田地和依山而建的小村庄
18到达兰州,好像有些提早,正点应该是15:56。
我发现这列车上的乘客也和其他的车不同,每到一个站,都可以见到大家拿着相机下去拍照。
19兰州站。站台旁边有个雕塑,介绍了兰州某著名旅游景点。
20走近一看,是一尊大佛。猜猜是哪里~~
21这是大佛的介绍~
22列车在兰州车站停车15分钟,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更换火车头。
23这是换好的车头,已经具有青藏高原独有的特点啦~~
24火车在兰州站摘掉原先的旧车头,换上了两个新的,头尾相连。加上火车头后面的发电设备车,虽然我们是第一车厢,也只是在第四的位置上。
25继续上路,乘务员又开始打扫卫生了。我们这节的列车员基本上没有看到过他休息。一天扫地N次,再加上打扫卫生间,收拾洗手池,整理垃圾,顺便在车厢里给大家做义务导游。可能是因为跑青藏线多了,他对沿途的路线和景观特别熟悉,每到一个地方,就会指点给大家看,或许再加上个典故,丝毫不比专业导游逊色,让我们增长了不少见识。
26车窗外,暮色渐渐笼罩大地
27晚霞中的小山丘别有韵味。这种景象在北京附近是见不到的,已经有了些许西部的味道。
28车至西宁,已经是晚上7:04。在西宁站只做短暂的停留。
29西宁车站建得还是蛮漂亮的。
由于在西宁站停车时间比较短,我只能跑来跑去的拍照,这时候已经觉得有些喘不过气了,突然才意识到原来是有了高原反应。
30一夜无话,除了睡梦中会偶尔头疼的醒过来-_-|||
到达格尔木车站的时间是清晨6:21,这个时候我一般是起不来的,但为了全程体验青藏之旅,特地上了闹钟。由于天还没有亮,我的设备也比较业余,接下来的几张PP有点糊
31清晨的格尔木寒风瑟瑟,站台工作人员都穿上了厚厚的军大衣。我下去一会就冻得发抖,但因为列车在格尔木车站还有一个重要任务,于是我在冷风中哆嗦着等待拍照。
32大家一定猜到了那重要任务了。看,这是被卸掉火车头的发电机组车。
33随着“呜”的一声长鸣,我们的新车头来了。三节气派的像装甲车一样的火车头相接,为整列火车提供强大的动力,把我们送上青藏高原。
34车头与车厢对接,工作人员拿着工具站在一边等待着
35一辆运输柴油的车子在为列车添加燃料
36格尔木站台。
其实根据列车员的说法,我们初到青藏高原的人,到格尔木之后,应该是高原反应比较强烈的时候。但我在格尔木却没有什么感觉,可能是身体已经在慢慢适应了。
37列车驶出格尔木车站,乘务员便开始分发氧气管,以便有需要的乘客使用。在车子通过格尔木之后,便开始用两种方式供应氧气,即车厢内的弥散式供氧,以及通过各个氧气接口进行分布式供氧。所以从格尔木到拉萨,这段行程,是全车严禁吸烟的。
38供氧口。打开后是氧气管的插孔,把氧气管接上后就可以吸氧了。由于我们担心吸氧习惯了,下车后会有高原反应,所以一路都没有使用。
对了,列车在格拉段上,由于气压问题,餐车是不供应炒菜的,只有盒饭~~
39天色渐渐亮了些,我们的车在戈壁中向西南奔驰
40在进入青藏高原后,有很多地方是青藏公路与铁路并行的。因此我们时常看到跑在公路上的车,大多是运送货物、燃料或者邮包的大货车。
41一座建在戈壁荒漠中的小工厂,样子让我想起巧克力工厂。
42列车上的广播说我们的列车会穿越戈壁荒漠、沼泽湿地、雪山草原,有着独一无二的沿途自然景观。现在我们沿途看到的都是荒漠,和那一丛丛耐旱的植物。
43晨光中的荒山和沙漠。
从列车进入青藏高原开始,广播就会时常使用汉语、英语及偶尔的藏语,介绍沿途主要景点。但只是有代表性的景点,而一些小地方,是不会说到的。
44离得远总觉得那山看起来并不很大,但拍下的照片上,一点点白色的货车,足以衬托出沙丘的庞大。
45列车员又开始忙活了~
在车上,除了我们听到的广播员是女性,其他都是清一色的男筒子。青藏线北京-拉萨的全部乘务员,都是退伍军人,经过严格的筛选,以及高原上的培训,才上岗的。身体素质和服务意识都比较好。而且看起来都属于比较顺眼的。
46不知不觉中,远远的,雪山在向我们招手了~~~~
47雄伟的昆仑山脉
以前只是在地理书上看到的名词,没想到就这样近在眼前了
48朝霞中的玉珠峰
玉珠峰,海拔6178米,是昆仑山东段的最高峰。
49翻过昆仑山口,我们的列车一路奔驰在海拔4700米上下的高原地带。一路上,见到了很多为青藏铁路修建防护网的工人。
50在火车经过他们身边的时候,他们大都会停下手边的工作就这样望着火车,还有很多人,索性向着火车招手。我想,他们的生活应该很辛苦也很单调吧……但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天路。
51他们就住在这样的小帐篷里,甚至在终年寒风刺骨的可可西里也如此。向工作在高原的铁路工人致敬!
52在可可西里,有很多这样的建筑,驻扎的可能是修路工人或者保护藏羚羊的队伍?我也不知道,呵呵
53又看到一个,在雪山的掩映下的小房子
54其实自从进入可可西里开始,我们就拿着相机等待在车窗旁边,等着那些高原上的小精灵出现。这期间还看到了野狐狸,毛茸茸的大尾巴在草丛中一闪而过,着实让我们兴奋了一下。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
55它们跳跃着,奔跑着。感觉它们并不很怕火车,有时看到一两只在离铁轨很近的地方悠闲的吃草,大概已经习惯了火车的轰鸣。有时它们会抬起头,看着我们。
56这个叫“恒源祥可可西里藏羚羊救护中心”,感觉很有趣,居然是恒源祥冠名的,呵呵~
57一个没有停车的小站,和站台严守岗位的铁路工人
58“养好公路,保障畅通”,这应该是青藏公路养护队驻扎的地方了。后面的建筑是某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道梁保护站”,因为太远了,我也是在照片上才看出那字写的是什么,所以不知道是哪某某:P
59远处那一排排隔板以及近处小石子垒成的圈圈都是阻挡风沙用的。因为在青藏铁路沿线很多地方,由于大风以及植被缺乏,很容易形成沙尘暴,可能掩盖住铁路,因此采用这样的方法来防沙降尘,保护铁路。
60草原风光渐渐展现眼前。蓝天,绿草,洁白的羊群
61这时候已经看到牦牛了,但数量比较少,零星闪过
62穿行在青藏公路上的邮车。火车毕竟才开通两个多月,看来大部分的邮件还是需要公路运输,因为青藏公路上经常可以看到绿色的“中国邮政”。
63又是一大群可爱的高原之宝
64又是不知名的地方,应该也是养护公路的队伍基地,上书“建设西藏”
65铁道边整齐的石头垒成的小格子。还有人很认真地问列车员那是不是给藏羚羊休息的地方^_^
66忽然闪过车窗的一片湿地。我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地貌,感觉很新奇~
67自得其乐的牛儿们
68高山,草地,云淡,风清,让人陶醉
69让人神往的雪山——唐古拉。随便按下快门,照片都像明信片一样好看。
70藏北大草原水草丰美,经常可以见到一条条小溪流过,一个个小湖泊零星散落。而且,不知是不是因为在高原,这里的水都特别清澈,而且是湛蓝湛蓝的。
71火车翻越唐古拉山口,海拔5072米,到达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车站——唐古拉车站,海拔5068米。在这里并不允许下车,只是短暂停留。我在窗口没有找到唐古拉车站的站牌,所以拍着这张照片,能看得出是个可以临时停车的小车站。
72立在铁道旁边的小牌子,“根据国务院《铁路安全保护条例》设立”
73车出唐古拉车站,高原的气息扑面而来,照片上的色彩也绚丽了很多
74风景如画,每看一遍都觉得很享受
75这里的天空特别蓝,大朵大朵的白云一团团的,看起来非常舒服
76由于气压变小,我们带的食品,方便面啊,零食啊,各个袋子都涨得像猪一样,无奈只能扎一个小孔,方便携带。
77在这里要提醒准备去西藏的JMS,你们带的那些瓶瓶罐罐的护肤品,如果是硬的瓶子没什么问题,如果是软的,比如洗面奶之类的,最好在进藏之前把里面的空气挤掉一些,把瓶子弄得扁扁的再盖好盖子,不然等你用的时候,一打开就会浪费掉好多~:)
78修建青藏铁路,需要克服三个难题: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这张PP张,那一个个伫立在铁路两旁的金属棒子,就是对付冻土的秘密武器了。它叫热棒,是一根密封的钢管,里面注入了液氨。热棒埋在地底下的部分和地面上散热的部分有一个温差,温度升高会让液氨变成气体上升,在蒸发的过程中吸收了土体的热量,就降低了冻土的温度。由此来保持铁路路基的稳定。
79安多车站。这里只是短暂停靠,不能下车。觉得高原上的车站,也于其他地方的感觉不同~
80站台上有些旅客在等车,我们的车也停在这里等待错车后继续前进。
81车出安多车站后不久,便到了青藏铁路沿线又一个著名的景点——措那湖,怒江的源头。
82措那湖是青藏铁路沿线离铁轨最近的湖泊,最近的地方只有几十米,让人感觉近在咫尺。
83措那湖海拔约48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
84我们赶上了好天气,在阳光的掩映下,湖面上星光点点,湖边碧草如茵
85措那湖湖水是唐古拉山脉上的高山雪水融汇而成,所以显得特别干净。
86牛羊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地方
87成群的牦牛,聚集在湖边,悠闲的吃草
88在当地藏族人民的心目中,措那湖是一个“神湖”。每到藏历龙年,成千上万的信徒就会四面八方拥来措那湖朝拜。
89措那湖车站。我们在这里不停车,几乎是呼啸而过。好可惜呀~~
90“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措那保护区域”
91这个保护区可不是光说说的,虽然措那湖与青藏铁路擦肩而过,但却并没有被开发成旅游景点。听同车的人说,虽然藏民可以在这里放牧,但如果是旅游者,想在湖边洗手都不可以,我不知道这个说法是不是有些夸张,但至少,我没有在湖边见到一个游人。
92我觉得,这样也很好。如果我们不能保护好每一个被开发的旅游景点的原貌,那么,就这样远远的看看就好了。
93只可惜我的相机不够好,而且隔着车窗,很难将这样的美景充分展现出来。
94天空、湖水,都蓝得让人心醉
95这张像不像风景明信片呢?嘿嘿
96渐渐远去的措那湖……待我们返程时,已是另一番景象……这是后话~:)
97虽然并不是景点,但这样的景色实在让我不能放下手中的相机
98水草肥美
99果然就见到了成群的牛羊,它们也不怕火车
100车窗外,随便望出去,都是一幅画
101我发现,这里很少看到放牧人,悠闲的吃草的牛羊总是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102听说西藏的羊肉特别肥嫩,因为它们吃的都是无农药的草,喝的是高山雪水,我于是很不厚道的想到羊肉串……
103这应该是一个藏族小村落。这样的村落在藏北草原上并不常见,因为他们大多是游牧的,即使有些有固定的房屋,也是零星散落着,偶尔看到一两处。
104那曲车站是我们行程中倒数第二个可以下车的车站了,之后再跑几个小时就到拉萨。
105那曲车站的站台,和神气的三节火车头。
我们到那曲车站的时候有些晚点了,所以只停三分钟。
106又上路了。
107云彩的样子,像是油画中被人抹了一下。我一度怀疑是因为车窗的反光造成的,但再一看天上,它们生的就是那个样子~
108不知名的美丽山峰
109散养的牛羊们。
在西藏,牛和羊大多是散养着,即没有圈。游牧藏民们一般在一个山头放上一个月,然后换一个山头。
110风景很美,但细心的筒子肯定一早就发现了,许多PP中出现了很不和谐的景观——电线,甚至是在可可西里无人区,也已经架设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建设西藏的需要~:)
111念青唐古拉山开始展现在眼前
112雪山和高原河流
112念青唐古拉山系,是拉萨周边一个很重要的山系,也是藏民心目中的神山。
114主峰最高处海拔7117米,终年白雪皑皑,云雾缭绕。不确定是我现在拍到的这个哦~
115列车行进方向的左边,却是另一番景象
116是雪原还是云海?抑或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117小桥,流水,没有人家
118“念青唐古拉”,藏语意为“灵应草原神”
119主峰的附近有4座海拔七千米以上的山峰东西排列、紧密相接。在其周围还聚集着30多座6000米以上的雪峰。
120藏北草原上,风云变幻的天气~
121典型的藏式民居
122巍峨雄壮,延绵不绝的山峰
12320:58,我们终于到达了终点站,拉萨,我们来了~~
124拉萨车站的出站大厅。
挤满了来接站的人,虽然已经是九月中旬,仍以旅行社居多。
125夜晚,流光溢彩中的拉萨街道。仔细看看,布达拉宫就在后面了。
126我们其实很幸运,就住在离布达拉宫很近的一个宾馆,条件很不错,被褥都很干净,洗澡也方便。最让我们兴奋的是,这里离布达拉宫实在太近了,在餐厅旁边的阳台上,感觉它近在咫尺了。这张PP就是在阳台拍摄的,晨光中的布达拉宫。
127今天的行程是日喀则两日游。早餐过后,我们搭旅行社的中巴车,路上,遇到这个水葬台。
西藏葬法分为五种:塔葬,天葬,火葬,水葬,土葬。
按照导游的说法,最高活佛塔葬,贵族和有钱人天葬,普通人火葬,寡妇和小孩水葬,罪大恶极的人土葬(意为永世不得超生)。
这个水葬台,就是用来进行水葬的。将尸体绑上石头,沉入河底。也因此,传统的藏民,是不吃鱼的。
128路上看到的藏民居所,建在山坡上的
129沿盘山路而上,两边都是一块块的梯田,黄绿交错。很多田地里种植了青稞。
130车子一路攀爬,目的是为了今天的一个重要景点——羊卓雍措。
“措”是藏语中的“湖”的意思,因此羊卓雍措,通常被称为羊湖。
131车子就这样一圈圈的向上爬。原本已经身处海拔三千多,又增加的一千多米。对于我们才到拉萨第二天的人来说,有些挑战身体极限的感觉。
132终于,车子停在了岗巴拉山口。我们下车步行,山顶风很大,我们缓缓挪动着,因为走快了感觉就要憋死,呵呵~~
133毫不夸张地说,越过刚刚那个分界牌,看到山那面的景色侯,我们完全惊呆了,世界上竟然真的有这样的地方。翻过这样的高山,能看到这样的美景,值得了!
134羊卓雍措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
湖水的颜色,是笔墨难以形容的。
135我自己不得不赞一下,这张PP太美了^_^
不要怀疑自己的眼睛,这的确是我看到的美景,未经任何加工的实景拍摄。
导游说,羊卓雍措的样子像一只蝎子,因此我们很难看到她的全貌。但眼前看到的景色,足以让我回味一生。
136山顶做小生意的藏民很多,大多是藏族饰品,藏刀等等。还有牵着所谓的藏獒,让游人拍照留念的。那些藏獒是假的,仔细看看不难发现破绽~:)
137在车上的时候,导游就提醒过我们,如果没有真的想买,最好不要与做生意的藏民谈价格。一旦你出了价,他们同意了,那么你一定要买,否则可能会有不良后果……
138岗巴拉山顶,标记牌清楚地显示了我们现在的海拔。在这里,千万不能快走,否则身体真的吃不消。
139由于担心高原反应,大多数旅行社在这么高的海拔上,不会让游客过多停留,我们也只呆了半个小时,就不得不上车返程了。
140我觉得,西藏的很多牛羊都长得很有趣。比如,白色的羊儿偏偏长了一个黑色的脑袋,还有很多牦牛,通体黑色,却有一张白色的脸,很像是戴了一个面具。
141路旁的藏家小院
142拉萨河。
又是一张小画片,都是沿途在车上拍到的。
143从拉萨到日喀则,有大约270公里的路程,车子渐渐驶入山区,手机也没有信号了。
144沿途的风景很不错,我们遇到的天气也不错。若不是这样的天气,羊卓雍措看起来不会有这么美
145道路一边,是奔腾的雅鲁藏布江。我们就这样一直在它身边顺着峡谷走。
146看着这样的美景,听着韩红的歌,享受啊~~~~~
147车子行至一处略微开阔的地方稍作休息,人们纷纷走下车舒活筋骨,欣赏美景
148于是我抓紧时间赶快拍下这如画一般美丽的景色
149日喀则。
重要的景点——扎什伦布寺。至于有多重要,各位不妨百度一下,我得去更新相册了,不然没的发了,嘿嘿……
暂时就更新到这里啦~~~~:)
如果相册更新顺利的话等下回来继续写~
150日喀则城西山坡上的扎什伦布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后藏最大的寺院。
格鲁派是藏传佛教诸派中形成最晚的教派,该派势力之大,影响之深是其它教派不能相提并论的,我们所知道的达赖和班禅都出于该派。
151建于1447年的扎什伦布寺,自四世班禅起,就一直是历代班禅大师的驻锡地。寺内建有四至十世班禅灵塔。
152刚进大门,在寺院的右手边,我们看到了警戒线和一些便衣的武警。他们是做什么的?这个我们等下再说~:)
153国家级4A景区。
154扎什伦布寺,全名为“扎什伦布白吉德钦曲唐结勒南巴杰瓦林”,意为“吉祥须弥聚福殊胜诸方州”,简称扎什伦布寺。
155寺院道路一旁的转经筒。人们一边行走,一边用手推动旋转,经筒内放有经文,外部刻有六字真言等其他宗教符号。每转动一次经筒,就等于诵读了一遍经书。
156蓝天白云,青山掩映下的寺庙。
我想,藏民修建寺庙的时候,一定也先看风水。他们的寺庙,多喜欢依山而建。
157屋顶一角。
黑色的不知道是不是用牦牛毛编成的,颜色很像。
158正午阳光下,静谧的寺庙,很有感觉。
159这小楼很漂亮,可能是喇嘛们居住的地方,窗台上摆放着很漂亮的盆栽。
160一扇古老的厚重木门,隐约可见墙壁上的彩绘。
161由于寺庙建在山坡上,我们要参观,就需要一点点往上走,还没有完全适应高原,走几步就觉得很累。
162抬头望上去,道路似乎还是很漫长。
163地处高原地区的西藏,日照和紫外线的辐射都很强。但也因此,才造就了西藏独特而迷人的风景。
164这几座白塔,好像很有来头哦~~但因为我们之中有人高原反应严重,没有跟上团队,没能听到导游的介绍。如果有哪位筒子知道个中故事,热切盼望补充^_^
165随意抬头看到的屋角都如此精美,不能不让人折服。
166步履蹒跚的老僧人缓缓走来。
167宗教,永远让门外的人觉得神秘。168西藏的寺庙内建筑多采用两种颜色——红色和白色。我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但我看到的是这样的,布达拉宫也如此。
169佛殿入口处的大钟,应该是铜质的,每个人经过都要敲三下,声音浑厚。
170镶嵌在地面上的万字符,或许是绿松石的,颜色很像。
171参观殿堂,需要爬上这个梯子,很窄很陡,扶手已经被磨得光滑发亮。
172由于在各个佛殿里,是不允许拍照和摄像的,所以不能让大家看到里面的样子了。殿堂很多,单看照片,我现在已经想不起来到底是谁的灵塔殿了,有时间考察一下老妈的DV,看看有没有记录下来,然后再补充。
173前面说过了,西藏的葬法分为五种。历代的班禅和达赖都是采用塔葬的,即为他们修建灵塔殿。灵塔的大小是不一样的,视他们各自的功绩以及当时的财政状况而定。
174灵塔殿内,是绝对不允许拍照和录影的,所以,我最多只能为大家提供到这里了。而且都看过就没有新鲜感了,还是大家自己去看看吧~:)
175古香古色的大铁锁,里面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呢?
176灵塔殿外墙壁上,似乎用硬币贴出的藏文。
177在历代班禅大师的灵塔中,以四世班禅大师和十世班禅大师的灵塔殿最为壮观华丽。虽然拍不到灵塔,我可以给大家描述一下。灵塔由三部分组成——塔基、塔身和最上面的塔顶。塔基内存放了五谷杂粮,塔身是一层层垒上去的,塔顶是一个巨大的宝瓶。宝瓶正面端坐着一尊佛像,而班禅大师的遗体就以打坐的样子与佛像背靠背,存放在宝瓶里面。也因此,朝圣的藏民都会在灵塔的背面进行参拜。整座灵塔用黄金打造,华丽异常。
178宗喀巴,一世达赖和一世班禅的师傅,格鲁派的创建人。扎什伦布寺最初就是由宗喀巴的弟子根敦珠巴(即一世达赖)倡建。现在寺内共有大小金顶14座,扎仓4个,经堂56座,房屋3600余间,寺僧800余名,总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
179我百度到的资料上说:开始寺院定名为“岗坚典培”,意为雪域兴佛寺。后来根敦珠巴将其更名为“扎什伦布巴吉德经钦却唐皆南巴杰娃林”,意为吉祥宏固资丰福聚殊胜诸方州,简称“扎什伦布寺”,取“吉祥须弥”之意。据史书记载,根敦珠巴是后藏萨迦人,也是第一个把黄教(即格鲁派)传到后藏的人。后来在建立达赖活佛转世系统时,他被格鲁派追认为第一世达赖。公元1600年,四世班禅罗桑曲结受扎什伦布寺之邀,担任了该寺的16任法台。自此,扎什伦布寺成为历代班禅额尔德尼的驻锡地。
180佛殿金顶的转角处,不知道是不是用黄金做的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