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水泥的制法(求收藏,求推荐!!!)

需知,在秦代,工程质量出了问题,可是人人要负责任的。

李世民也微微点头,表示对姜升此计的认可。

同时,他也暗暗记住,这“白嫖”之法,他也要在大唐试行。

过个十几年,大唐境内就能拥有数不清的高速公路,最关键的是,还不用他这个皇帝掏国库的钱。

相信就连那群大臣都不会反对,甚至会赞叹不已。

一念至此,好面子的老李就忍不住有些洋洋得意。

两位帝王的眼神尽收姜升眼底,他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

姜升提出这些政策,可不知是为了薅商人的羊毛,算是他一次小小的尝试。

在姜升闲得无聊的时候,也看过各种各样的书本。

他曾经就在一本书上看到过,根据某种经济学理论,政府投资做基础建设是能够极大地刺激经济的。

但这个结论的成立是有前提的,究其根本,便是要求国内生产力过剩。

而秦代这个时候生产力不足,征发多少徭役,国内的生产水平就会下降多少,整个社会的总产出是下降的。

兼之以徭役乃是强制的,在这个过程中,百姓们一旦奋起反抗,对社会环境的安定带来极大影响。

所以始皇帝大兴土木,反倒拖垮了国家。

可后世不少王朝,都会通过以工代赈的手段雇佣灾民,反而能够稳定经济运行。

在荒年鼓励修建工程,一来施工方可以雇佣灾民价格低廉,二来灾民能够得到基本生存所需物资,三来政府维稳压力降低,可谓一举多得。

姜升的想法很简单,大秦的基础建设肯定是要继续做下去的。

灵渠也好,秦直道也罢,其实都是于国家有益的。

不过是在当时那个社会环境下,对大秦反而成了一种伤害。

现如今,姜升已经把不少现代作物的种子送给了嬴政。

从这一点上来说,要不了几年,把这些作物不断扩大性种植后,便会造成劳动力过剩的情况。

那么,只要解决了徭役的问题,便能够让那些富余的劳动力投身到国家的基础工程建设中来。

其结果,便是这些工程的修建,不会拖垮大秦,反而能够让大秦的经济发展得更好!

老赵不是喜欢大兴土木吗?到时候就让他狠狠地修!

想到这,姜升举起酒杯,掩盖住嘴角那丝笑意。

“哈哈哈!”嬴政也跟着举杯遥祝姜升,笑道:“仙师,等朕打下了匈奴,马上就开始修建这高速公路!”

姜升点头:“我不是给了你一本工业手册吗,到时候让人研究下那上面水泥的制法。”

那本系统奖励的基础工业手册,姜升赠与嬴政后,他又用来收服公输苍和黄庭靖这两位机关术大家了。

不过这几个月里,这俩人一直在忙着带领工匠打造各种军备物资,为北征匈奴做准备。

“水泥?”李世民好奇地问道:“水里的泥吗?”

看来还得解释一下,姜升看着好奇宝宝似的李世民,微微叹气。

“看到那外边的地面没?”姜升走到门边,拉开大门,指着院子里的地面说道:

“这就是用水泥铺就的,来,试试看,能不能给踩坏了。”

一行人跟着姜升走到了院子里。

“朕第一次来此处时,还以为这地面是某种石板呢?”嬴政跺了跺脚,感受着脚底传来的触感。

“哎哟!”王贲喝大了,又是不信邪的武将,用力一脚下去,当即惨叫出声:“陛下,这,这也太硬了!”

蒙毅蹲下身子,细细抚摸着,抬头道:“陛下,此物若是用来修路,修出的路定然坚固无比,而且,不受雨水影响啊!”

秦朝也修过驰道,比如大名鼎鼎的秦直道。

但那是怎么修的?用泥土修成的。

最多,也就将泥土捣碎,加入盐碱等物进行炒制,再将这些熟土反复夯实。

这样修建出来的秦直道,可以保证杂草不生。

可也就这样了。

说得再多,也终究是泥土制成。

一场大雨,就能让这路没法走。

要是换成水泥,一切都将迎刃而解!

“仙师!”李世民问了个关键的问题:“这水泥,可是贵重之物?”

姜升摇头一笑:“恰恰相反,这玩意可不怎么值钱。”

赠与嬴政的那本手册,如今在系统商城里要百万改命值才能兑换,姜升只能一字一句地给李世民进行解释。

“水泥这玩意吧,其实也挺好制造的。”

“首先是要石灰,你们知道石灰是什么吧?就一种遇水能够放热的石头。”

姜升微微介绍了一些石灰的特性,让这两位帝王能够记住。

石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七世纪,无论是大秦还是大唐,肯定是有这种矿物的。

“把石灰和粘土破碎成小块,按照四比一的比例进行研磨,这叫生料。”

“再把生料进行煅烧,一定要用高温,这样就能得到熟料。”

“老赵,等你打下了匈奴,开采的煤矿正好可以用来煅烧水泥和钢铁!”

“等熟料烧成了,就可以再拿出来进行研磨,加一些铁矿渣进去,不要太多,粘土的十分之一即可。”

“这些粉末,就是水泥了。”

“使用的时候与碎石、细沙按比例加水搅拌,制成混凝土,可以用来修建房屋、铺设道路。”

“只需两到三天,便可坚如磐石!”

“要修路的话,要先用木板支模,便于混凝土定型。”

“铺混凝土之前,基层一定要处理好,铺的过程中要不断振捣。额,算了,就找个人用根棒子不停鼓捣就行了。”

姜升又把浇水养护、切割伸缩缝等细节交代了一下。

最后,更是找出一张白纸,一边对着手机,一边用楷书写下了制备流程和施工工艺交给了李世民。

按他这个法子,虽然制备出的水泥肯定不如现代工业中各种类型的标号水泥,但放在古代肯定够用了。

姜升也对施工的工艺进行了简化,不过哪怕修出来的路混凝土质量不达标,至少也比黄土路要强太多了。

www.youxs.org,我又回想起被各种规范支配的恐惧,要是有高中生看我的书,劝告一句,大学选专业千万别学土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