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仁宣之治

1428年——1435年仁宣两朝息战养生,仁厚爱民,百姓安居乐业,成“仁宣之治”。

外患解决了,明宣宗转向内政。

内政的重点是经济和民生问题。

明宣宗上台后面临一个难题是通货膨胀问题。朱棣在位期间大兴土木翻修北京城,并且数次北征鞑靼、瓦剌,南征越南,花钱如流水。朱元璋几十年攒下的家底没两年就被他一扫而空。为了填补入不敷出的财政,他跟元朝一样大发纸钞。结果在他去世时,纸币大幅度贬值。面值一百贯钱的纸钞在市场上只能当一两贯使。百姓不顾禁令弃用纸币,恢复使用金银等硬通货。

明宣宗下决心收拾这个烂摊子。他下令印钞工厂停工放假,同时要求政府对收上来的残币只收不发,就地销毁,逐渐减少市场纸钞的保有量,恢复纸钞的币值。官府要求商户以钞交税,恢复纸钞的信誉。

与此同时,明宣宗大力发展生产,厉行节约,逐步减少财政赤字,争取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消除财政赤字才能彻底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有人向他申请一笔款项用于采购御用物品。明宣宗不同意,让人去仓库里翻翻,看看有没有能凑合着用的,能不买就不买。

在古代,修宫殿、修陵墓是个大工程,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仁、宣两帝爱惜民力。他们一不修宫殿,二不营建奢华的陵墓,厉行节俭,与民休息。

皇宫前三殿曾被雷击中、烧毁。紫禁城中央地带变成一片焦黑的废墟。皇帝移地办公,并没有急于修复。明英宗朱祁镇即位后才重修了紫禁城。

历代的皇帝都非常重视自己的陵墓,通常是一即位就开始修,修到死也不一定能修完,能搞多大搞多大。而仁、宣两帝的陵墓3个月就修完了,能多简单就多简单。

其实最大的节约是少动兵戈。明宣宗安定边境之后就不愿再动刀兵,对开疆扩土也不感兴趣。

不愿开疆扩土也就罢了,已有国土都可以放弃。安南就被他放弃了。这点一直遭受后人诟病。

另外,明朝北部边境在明太祖时期就已经扩张到开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明宣宗嫌粮饷庞大、运输困难,下令把开平南迁到独石堡(河北张家口赤城县北独石口)。“弃地盖三百里,自是尽失龙冈、滦河之险”。三百里江山就这么扔了。之后二百年,明朝深受其害。失去险要之地,没有了防御纵深,蒙古人轻易就能杀到北京。北京变成边区,不再安全。

明宣宗是儒生出身,重文轻武,不重视军事,也不懂军事。

明宣宗非常重视“三农”问题。有一次外出,看到农民正在耕田。他立刻叫停车马,走到田间地头去和农民亲切交谈,了解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倾听农民的意见和需求,并接过农民手中的犁把下田体验劳动。他只推了三趟就累得呼哧带喘,禁不住感慨:老百姓一年到头劳作不休,辛苦就更可想而知啊!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亲身体会到农民的辛苦,明宣宗更加珍惜民力,不愿增加百姓负担的事情。

仁宗、宣宗父子,都是比较仁慈的皇帝。宣宗常说,“安民为福”,老百姓能安居乐业才是这个国家最大的福气。

明宣宗不准官员打扰百姓的生产生活,希望百姓能够集中精力搞好生产,安心生活。

他听说工部(相当于建设部)向湖广地区采办竹木,动辄数以万计。他非常不满,责备工部:湖广都遭灾了,“百姓艰难宜恤”。而你们这些人“不为国家爱惜民力,而劳扰如此”。他要求工部尽量裁减采办数目,说:“宽一分,则民受一分之赐”。

锦衣卫长官申请去东莞采办珍珠。明宣宗一听就火了,说:我提倡俭朴,反对奢靡。你却为了讨好嫔妃去采办珍珠。“是欲扰民以求利也”。明宣宗把他下狱治罪。

宦官袁琦仗着从小服侍明宣宗,以采办为名派遣宦官前往各地搜刮公私财物。明宣宗知道后,立即将袁琦逮捕下狱。根据审讯结果,明宣宗将袁琦等11名宦官处死并没收财产。

自此,让人深恶痛绝的采办扰民问题得到一定遏制。

河南有一个知县在当地发生灾荒时,未经请示擅自做主把驿站公粮发放给灾民。擅动国家储备粮那是杀头的大罪。大臣弹劾了这个知县。但明宣宗却对这个知县大加表扬。他说:如果这个知县非常刻板地遵守程序,层层申报,那老百姓早就饿死了。

明宣宗认为爱护百姓比刻板地遵守法律更有意义。

明宣宗加强官员考核,裁汰不合格的官员。他派遣朝廷大员担任巡抚,“巡行天下,安抚军民”,检查、督导各级官员的工作。后来巡抚由临时派遣逐渐转变为固定设置。

明宣宗还亲自编写《官箴》,明确各级官员的职责和行为准则,警戒百官。

明宣宗在位期间重用贤臣,体恤百姓,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

仁、宣两帝采取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的政策,使仁宣时期成为明朝历史上少有的吏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时期。后世称之为“仁宣之治”,并与“文景之治”相提并论。

不过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仁宣两帝也有让人诟病的地方。

以“仁”著称的明仁宗延续了明初以来的殉葬制度。殉葬本来在汉朝以后就销声匿迹了,但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让它死灰复燃。他活着杀人,死了也要杀人,让他妃子们陪他去逛阴曹地府。“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明太祖让40个嫔妃宫女陪葬。明成祖死时留话让30个嫔妃宫女陪葬。明仁宗不折不扣地执行了命令。

中国正史没有记载殉葬过程。给明成祖殉葬的妃子里有朝鲜人,因此殉葬过程被朝鲜的《李朝实录》记载下来。

书中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帝崩,后宫殉葬者30余人。当死之日,皆饷之于庭。饷撤,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堂上置大小床,使立其上。挂绳圈于上,以头纳圈中。遂去其床,皆雉颈而死。”

有一个妃子被白绫套住脖子后,哭喊:娘,我去了!娘,我去了……太监一脚踢开她脚下凳子,喊声嘎然而止。

明仁宗自己死时让5个妃子陪葬。明宣宗是8个。明宣宗的儿子明英宗终止了殉葬。

明宣宗有个业余爱好,喜欢斗蟋蟀。他下旨让地方进贡上好的蟋蟀。地方官将采办蟋蟀作为政治任务下达。皇帝要一千个,地方官下达任务时就要一万个,十里挑一献给皇上。任务层层加码,落到老百姓头上就变成一个天文数字。老百姓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放下农活到处逮蟋蟀。百姓不胜其扰,给明宣宗起了个外号叫“蟋蟀皇帝”。永恒小说网更新最快 电脑端:https://www./

有一个地方逮着一个极品蟋蟀,雄壮而凶猛。地方官立即派人去取。这个人取来后带回家里。妻子好奇,打开蟋蟀罐想瞧一瞧。没想到蟋蟀眼疾脚快一跃而出跳到地上。一只大公鸡看到,眼疾嘴快把它叼进嘴里,吃了。妻子吓坏了,上吊身亡。丈夫又伤心又害怕也跟着上吊了。一只蟋蟀竟害得一家人家破人亡。

据说蒲松龄《聊斋志异》的《促织》一篇就是根据这个故事改编。

明宣宗热衷斗蟋蟀,工作就难免受到影响。虽然从明仁宗开始内阁分担了皇帝的一部分工作,但皇帝的工作仍不轻松。内阁代为浏览奏章,附上处理意见供皇帝参考。皇帝如果同意就用红笔把内阁意见作为自己的批示写在奏章上,如果不同意就不理内阁意见直接写上自己的意见。每天的奏章很多,皇帝即使不走脑子直接抄内阁的意见也需要很多时间。明宣宗为了省出更多的时间斗蟋蟀,让太监帮他抄内阁意见,然后叫人盖章了事。

这事乍看好像无所谓。皇帝不过偷点懒而已。太监不过是一个抄写员而已。但是此头一开,后面刹不住了。之后的皇帝越来越懒,连奏章也懒得看,直接叫太监代办。太监成了代理皇帝。太监如果同意内阁意见就抄下来,如果不同意就直接加上自己的意见。玉玺一盖,太监的意见就成了皇帝的谕旨。

太监和皇帝朝夕相处,深得皇帝的信任。这种信任演变成一种权力。太监可以替皇帝做主。

太监在明宣宗时代重返政治舞台。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