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是古代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心学”的创始人。王守仁的“心学”和朱熹的“理学”都是儒学的一个分支。
现在人接受了马克思哲学教育,听到“唯心”俩字头脑里可能会马上冒出反动一词。其实唯心论和唯物论是哲学的两大流派,不好说谁对谁错。两派最根本的争论是物质和意识谁第一谁第二问题。这有点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www.九九^九)xs(.co^m
两大流派都承认辩证法、矛盾论,只不过唯物强调盾坚,唯心强调矛利,侧重点不同。
辩证法可以说是唯物和唯心的分割点。在这个点上物质与意识地位相同、相辅相成。如果把唯物比喻成右派,把唯心比喻成左派,辩证法就是中间派。
唯物强调客观,比较保守,主张顺其自然。唯心强调主观,比较激进,主张人定胜天。辩证法不走极端,比较中庸,主张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认为天理比人欲高。从字面上看,天理是指物质,人欲是指意识,朱熹应该是绝对的唯物主义。实际上,朱熹更关心的是人的精神世界。天理其实是指最高的道德标准。他认为只要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物质文明建设自然而然就上去了。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人称客观唯心主义。
王守仁认为“心即是理”,心和理是平级的,不分彼此。并且主张“知行合一”,做人要言行一致,做事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如此看来,心学应该属于辩证唯物主义。但事实上他跟朱熹的研究对象是一样的,都是道德修养,属于意识范畴。尤其是他认为“心外无物”更是绝对的唯心主义,人称主观唯心主义。
哲学分类挺不容易的,因为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
不过哲学分类又是没有意义的,最终还是要看实践。不管唯物唯心,经得起实践检验才是真理。
MZD自称唯物主义者,但做事是唯心主义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大干快上”,“DYJ”,“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结果栽了跟头。理想和现实严重脱节。
DXP上台后“不管黑猫白猫”,“摸着石头过河”,推行改革开放,带来中国跨越式发展。其实“摸着石头过河”就是“跟着感觉走”,是唯心的。但是重视实践、鼓励实践、主张以实践检验真理的邓理论被实践证明是符合国情符合客观现实的,因此被认为是真理。
不过,真理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探索真理的过程就是人类发展的过程。
另外,同一事物在不同角度有不同真理。
朱熹、王守仁追求的是精神文明建设。DXP追求的是物质文明建设。他们都得到了自己的真理,并且在实践中证明了自己的理论符合自己追求的目标。朱熹、王守仁的理学促成了“礼仪之邦”。邓理论达成了“小康水平”。后来“礼仪之邦”扛不住洋枪洋炮,发现片面追求“红”影响了科技、经济的进步。DXP也曾片面追求“小康生活”造成物欲横流贪污腐败,后来不得不强调“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作为补救。
真理需要追求、探索,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以修正。没有永恒的真理。只有永恒的探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王守仁的那套理论被称为“阳明学”。因为他的号叫阳明子。阳明学的核心理论就是“心即理”、“知行合一”、“唯求其是”。
“心即理”是王守仁主张的探索真理的方法,从自己的内心去寻找。“明本心则明天理”。
“知行合一”就是先知而后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唯求其是”就是我们常说的实事求是。
阳明学跟邓理论的思想路线很接近。“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想当年HYB掀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成为DXP改革开放的序曲。
而阳明学墙内开花墙外香,传到日韩后受到日韩推崇。阳明学成为日本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理论基础。但是在中国,王守仁的“心学”一直被程朱的“理学”压制。理学因循守旧,厚古薄今,希望一切都按旧例进行,反对任何形式的实践、尝试。心学在保守派的打压下一直不能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