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8年——1307年忽必烈死后其孙铁木耳即位。铁木耳休兵养民,以稳定为要务。铁木耳收服四大汗国,促东西方交流。
忽必烈不仅是元朝的皇帝,还是大蒙古帝国的大汗。但是四大汗国并不接受他的领导。
伊利汗国是他同母弟弟旭烈兀创建的。旭烈兀虽然愿意承认他这个大汗,但远在西亚伊朗一带,中间隔着中亚三大汗国,山高皇帝远。忽必烈别说发号施令,派人去问个好,一来一去都得两年时间。
中亚三大汗国窝阔台、察合台、钦察汗国跟他毗邻而居。但这些邻近偏偏都是他的对头。窝阔台大汗海都视忽必烈为篡位者,不但不肯服从他的领导,还裹挟着其他两国跟忽必烈争夺大汗之位。
海都经常出兵犯边,让忽必烈不胜其烦。忽必烈不得不在西方屯集重兵防守。
军队派到了西边,东边又出了状况。辽东王乃颜与海都“潜与通谋”,起兵反元。海都承诺出兵十万去与他会合。
眼瞅着要受到左右夹击,忽必烈被逼急了,不顾79岁高龄,御驾亲征。
在元军南征安南的当年,忽必烈亲自率军去打乃颜。
忽必烈打仗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夜袭、强攻,三下五除二就干掉了乃颜。
乃颜都被干掉了,海都才姗姗来迟。忽必烈没了后顾之忧,集中力量对付海都。
1289年,忽必烈率军返回上都。
海都见忽必烈回来了,知道夹击计划已经失败,自己先就泄了气,感觉没有胜算,撤兵而走。
安定了北方,忽必烈又把注意力转回南方。他打越南是为了远征东南亚国家。虽然越南还没打下来,他仍然决定远征。他派出舰队从海上远征爪哇,继续南海扩张计划。
1292年,两万元军乘坐五百艘海船出征爪哇。
元军的舰队横穿七洲洋、万里石塘,也就是现在的西沙群岛、南沙群岛。这是最早的官方在南海活动的记录。
元军到达爪哇后没费什么力气就打败了爪哇军队。爪哇宣布投降。爪哇王借口回去准备降书顺表和贡献之物被元军释放。他回去便纠集军队杀回来。元军毫无防备被杀得大败,匆匆登船逃回国内。
远征南海无功而返。
这是忽必烈一生中最后一场战争。
忽必烈想继续打下去。大臣们劝他让百姓歇歇吧。你这一直打仗,百姓不得休息。造船、运粮、服兵役、服劳役,生产生活都受影响。百姓活不下去就要造反。你看看现在狼烟四起。
忽必烈也打不动了,八十多了,病痛缠身。忽必烈好喝酒,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暴饮暴食,落下一身毛病。忽必烈晚年胖得不成样子,心脑血管疾病肯定少不了。
1294年正月,忽必烈死了。
忽必烈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征服了世界最伟大的国家南宋,灭亡了这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
宋灭于元,这是有信史以来第一次汉族全部沦于外族的统治。不过蒙族后来成为中国多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外族变“内族”。宋亡于元也因此可以看做中国内部的正常的朝代更替。元朝也可以看做中国历史的一个普通朝代。www.九九^九)xs(.co^m
忽必烈死后,他的孙子铁木耳即位。
忽必烈所立的太子早就死了。忽必烈在太子留下的仨儿子里面挑了一个做继承人,就是这个铁木耳。忽必烈不仅把元朝皇帝的头衔给了他,也把蒙古大汗的头衔给了他。
按照蒙古人的老规矩,忽里台大会才有权力确定大汗的继承人。忽必烈只有提名权。但忽必烈直接指定继承人把忽里台大会变成走过场。蒙古老规矩被破坏。选举制从此被世袭制取代。
忽必烈按照南宋的体制改造元朝政府。虽然南宋文明比蒙古文明先进得多,但忽里台大会推举国家首脑的选举制显然比南宋的世袭制优越很多。在世袭制下,智力发育不全的人都能成为国家首脑。
不过忽里台大会也不是完美的选举制度。它容易受到强权的操纵。从窝阔台的皇后开始,忽里台大会制度不断遭到破坏,到忽必烈时期已经变得有名无实。当然大汗之位也变得有名无实。蒙古统一也变得有名无实。蒙古大帝国在忽必烈时期已经四分五裂。
铁木耳上台时,只有元朝境内的诸王参加了忽里台大会。“诸王有违言,巴延握剑立殿陛”。谁有不同意见就跟我的剑说,看我不宰了你。“诸王股栗,趋殿下拜”。这叫什么选举大会,只不过走个形式而已。
铁木耳不是靠自己的本事,而是靠父亲的遗命、权臣的拥戴上台的。登基后,铁木耳留任忽必烈一朝的所有大臣,并且宣布“悉有成规,惟慎奉行”,对忽必烈定下的各项政策谨慎地遵照执行。
不过话虽如此,铁木耳还是对忽必烈的政策进行了一些调整。比如说不再强迫海外藩国朝贡。
忽必烈要求臣服元朝的海外国家必须年年进贡岁岁来朝。你光派人送来几样贡品就让我不打你,那不行,必须亲自来我这朝拜。你不来,我就打你。忽必烈热心扩张,想方设法寻找出兵的借口。
铁木耳希望休兵养民,能不打就不打。他叫停了远征日本、安南、爪哇等地的军事计划。
不仅如此,他还叫停了不是急需必需的土木工程。
忽必烈在大兴大兵的同时还大兴土木,修建了大都(现在的北京)和京杭大运河。大都城墙和城里的皇宫都是新建。京杭大运河是在原有运河的基础上改建。隋唐运河是从杭州到洛阳再到北京。忽必烈把运河拉直,使漕船能够从杭州直达北京。他挖了二百多公里的运河,使原有航程缩短了九百多公里。
铁木耳停战、停工程,尽量不干扰百姓的生产生活,专心内政,稳定政局。
铁木耳“善于守成”,也就是善于看家守业。他不想再继续扩大成果而是想设法保住、消化现有的成果。
史书评价他“垂拱而治”,以无为换有为。
忽必烈的确有为,大兴刀兵,大兴土木,对内政无暇顾及也没有兴趣。国内民怨沸腾,民变不断,王公大臣也不断起兵造反,社会动荡,政局不稳。
铁木耳上台后以稳定政局为要务,重视国内政治经济建设,施仁政以安抚百姓,使国家逐渐稳定下来。
铁木耳休兵养民让元朝的百姓过了几年安生日子,生产生活得到恢复。
被尊为棉纺始祖的黄道婆此时从海南回到家乡松江乌泥泾(上海华泾镇)。她年少时流亡到崖州(海南)躲避兵荒马乱。在那里,她学会了相比内地更为先进的纺织技术。内地稳定下来后,年事已高希望叶落归根的黄道婆搭船回到家乡。
黄道婆返乡给家乡人带来了先进的纺织技术和工具,比如轧棉机、弹花的弓、脚踏纺纱机、染色提花的纺织技术等。这些技术和工具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使棉布花色繁多,畅销全国。乌泥泾被名闻天下。产品畅销也使黄道婆的传授的技术迅速传播开来。
江南棉花种植已经相当普及,只是纺织技术没及时跟上制约了棉纺织业的发展。黄道婆带来技术和工具使江南乃至全国的棉纺织业迅速发展起来。
一个人带火一个行业,黄道婆也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黄道婆惠及家乡人民也得到家乡人民的爱戴。她死后,当地百姓建祠纪念,尊其为先棉神。
铁木耳休兵养民出于稳定国内、稳定皇位的目的。等局势基本稳定后,他也开始动刀动枪,想以战功青史留名。
1301年,他派兵两万去打八百媳妇。
八百媳妇是缅甸的一个小国,传说国王娶了八百个压寨夫人,被人戏称八百媳妇,实际上人家的国名叫兰那。
元兵远征八百媳妇,让云贵地区百姓出人出力出粮草。百姓不堪其扰群起造反。远征改成平乱。“食尽计穷,仓皇退走,丧师十八九,弃地千馀里”。远征八百媳妇的计划也告吹了。
海都在元军南征八百媳妇期间率领反元联盟大举犯边。
蒙古四大汗国分两派,一派承认元朝的宗主地位,承认铁木耳的大汗地位;一派不承认铁木耳,以窝阔台汗国的海都为首组建了自己的联盟。以前挺元派只有伊利汗国。窝阔台、钦察、察合台三大汗国都是反元的。后来钦察汗国因为领土纠纷跟海都联盟闹翻,转投了铁木耳。两派实力对比发生变化。铁木耳由二打三变成三打二。
形势对自己有利,铁木耳决定开打。他派侄子海山率军与海都决战。
海都联盟跟铁木耳联盟终极PK,最终以海都战败亡身而结束。
察合台大汗笃哇在决战中身受箭伤差点没命,不想再打下去了。他拥立海都的儿子察八儿为窝阔台大汗,然后劝他跟铁木耳讲和。
窝阔台和察合台宣布承认铁木耳为大汗。
自此,四大汗国都承认元朝为共主。蒙古帝国重新统一。
不过铁木耳时代的蒙古统一跟成吉思汗时代的不同,类似独联体跟苏联的区别。四大汗国只在名义上是元朝的属国,各自保留自己独立的主权。
但不管怎么说,和平了总是好事。以前元朝通往西方的路被中亚三国切断,统一后恢复了。丝绸之路又得以恢复运作。
各国之间修建驿道、驿站互通往来。各国商旅活动也随之频繁起来。
说到商旅,不能不提到著名的马可波罗。这个威尼斯人来蒙古经商,周游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地方。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对中国的描述引起欧洲人的向往和垂涎。
中国人有很多地方让他感到新奇,比如说以一种黑色的石头为燃料(欧洲那时还用木柴烧火,没见过煤),普遍崇拜偶像(应该主要是指佛像),使用火葬,使用纸币等等。
在他描述里,南方的富裕程度要超过北方。城市高楼林立,商铺群集,行人穿绸挂缎,温文尔雅。街道都是用砖或石铺成,中间是下水道。
南宋的皇宫现在已经成了蒙古人的官府。嫔妃生活的后宫和御花园已经被拆毁。汉人百姓最不愿看到蒙古兵,因为这让他们想起国仇家恨。
马可波罗还去过小亚细亚、西亚。在小亚细亚他看到那里的人使用自然喷出来的石油做燃料,用沉淀的黑色软膏(应该是沥青)做治疗人畜皮肤病的药膏。西亚已经在广泛地种植棉花并用棉花织布。波斯以枣为食、以枣酿酒。新疆则是使用葡萄酿酒。波斯人抢劫商旅的钱财。而新疆人则靠他们的妻女赚取商旅的钱财。
蒙古统治着欧亚3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些土地上生活各种肤色、各种语言、各种信仰的民族。从鸭绿江到多瑙河,从北冰洋到幼发拉底河,各民族可以自由来往。无论是贸易还是旅行,不用办签证,也不需要护照。
从客观上讲,蒙古人扩张的确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