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文字狱

1725年——1735年雍正大兴文字狱。雍正暴崩,乾隆立。

1725年,雍正杀了年羹尧,拉开文字狱大幕。

年羹尧坐镇西北,平定青海,立功不小。但他自恃有功,妄自尊大,不仅在王公大臣面前托大,连跟皇帝说话都敢“箕坐,无人臣礼”。

雍正心中不悦,决定给他点颜色看看。

某日天空出现“日月合壁,五星联珠”的天象。群臣认为是天降祥瑞,纷纷上表祝贺。年羹尧也写了贺表,想给雍正拍拍马屁,但是一时没留神把成语“朝乾夕惕”写成“夕惕朝乾”。“朝乾夕惕”的意思是白天勤奋工作,夜晚认真反省。“夕惕朝乾”是晚上反省,白天工作。一个是先干后想,一个是先想后干,顺序颠倒了,但意思还是那意思。

但是雍正拿过来一看,多心了。什么事啊我非得晚上琢磨?是见不得人啊,还是见不得光?晚上琢磨明白了白天干。合着我白天干的事都是背地里琢磨出来的阴谋。雍正认为年羹尧这是成心的,刻意强调晚上,居心叵测。

雍正心存要办他的心,所以鸡蛋里面挑骨头,上纲上线。他说:“年羹尧非粗心者,是直不以朝乾夕惕许朕耳”。他以“大不敬”的罪名把年羹尧解职下狱,然后逼他自裁。

这让人不由得联想到PDH。“DYJ”时期,PDH在“庐山会议”期间给M写信,把“有得有失”写成“有失有得”,被咬文嚼字的M抓到把柄。M的逻辑是,你把“失”写在前面把“得”写后面,反映出你内心里认为“DYJ”是以“失”为主“得”为次。换而言之,你PDH意图否定“DYJ”、否定我本人。结果PDH被打倒,后来死在关押地。

M跟PDH咬文嚼字是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雍正也是如此。年羹尧自持功高、目中无人、骄横跋扈、结党营私,让雍正感觉到威胁。

“文字狱”是一种政治斗争的手段。政治斗争向来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年羹尧案是雍正朝“文字狱”第一案。雍正把“文字狱”推而广之,在全国范围内清算异己。

有一个人写了一首诗,里面有“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一句。本是写景抒情的,楞被看作讽刺清朝皇帝没文化,说他以“清风”映射清朝,结果满门抄斩。

有人出版了一本文集,里面提及明朝便空一格以示尊重。政府发现不干了,作者虽死也得从坟里挖出来砍头。

虽然清兵入关已近百年,但人心并没有完全归附,仍然有一些人在怀念明朝抵制清朝,简而言之反清复明。

比如著名的文人吕留良自称明朝遗民。他早先参加武装抗清,失败后回家隐居。后来耐不住寂寞参加了科举,考中又后悔了,认为自己这是“失脚”,大概是失足的意思吧,拒绝官府安排工作,回家著书立说宣传反清复明。

康熙听说了这个人,请他出来做官。康熙的策略是笼络为主,攻心为上。但是吕留良拒不奉诏。

吕留良在康熙年间就死了。死后他的学生将他的书编辑出版。有个学生看了吕老师的书,受老师反清复明思想的感召前去策反川陕总督,结果事发被杀。雍正下令严审。吕家因此受到牵连,吕留良的父祖、兄弟、子孙都被砍头,母女、姐妹等被贬为奴。吕留良死了还被挖出来鞭尸。他的学生被流放。

“文字狱”在雍正时期走向高潮。

“文字狱”是对付知识分子的。对于普通老百姓,雍正以保甲制、宗族制来强化统治。

保甲制从清初便开始实行,但执行不够严格。雍正下令“城市乡村严行保甲”,“排邻比户(邻居)互相防闲(防范)”。并且要求把保甲制推行到零散村落、沿海、少数民族地区。

宗族制自古就有。民间按照血缘关系组成宗族,修建祠堂,祭祀祖先,并且设立族规规范族人的行为,推举族长来管理家族事物。

雍正下令在宗族设立族正。族正由政府任命,代表官方行驶司法权,“约束”、“教训”族人,处理族内纠纷。族正相当于村支书。族长相当于村长。族正比族长高半级。族正主抓社会治安案件,“小则处以家法,重则禀官究惩”。族正有罚款、鞭杖、罚跪、关押、捆绑示众的权力。族正没有判处死刑的权力,但有时候失手把人打死通常也不会受到官府追究。

雍正利用宗族制配合保甲制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

雍正在执政后期再战准噶尔。

准噶尔窝藏罗卜藏丹津已经惹恼雍正,随后又出兵袭击喀尔喀蒙古部落。ぷ99.

1731年,雍正命将军傅尔丹率军讨伐准噶尔。

准噶尔首领噶尔丹策零率军迎战清军。他以诈降计把清军引入自己的伏击圈。傅尔丹遭到伏击后拼命突围,在付出惨重代价后杀出重围。

噶尔丹策零乘胜追杀,长驱直入喀尔喀。喀尔喀将军策凌见其轻敌冒进也以伏击还以颜色。噶尔丹策零大败而逃。

噶尔丹策零不甘心失败,转过年卷土重来。策凌率军突袭噶尔丹策零,趁夜靠近噶尔丹策零的军营,在黎明时分发起攻击。噶尔丹策零毫无防备,再次被杀得大败。

噶尔丹策零损失惨重,伤了元气,不想再打,派人去向雍正求和。

雍正手下没有能打的战将也不想再打,接受噶尔丹策零求和。

边境暂时恢复了平静。

1735年,雍正得病死了。

关于雍正之死有很多传说。流传最广的就是雍正被仇家吕四娘行刺所杀。

吕四娘是吕留良的孙女。吕家受累“文字狱”被满门抄斩。吕四娘正好没在家,侥幸漏网。她拜师学艺立志报仇,终于成为一个武林高手。她选了一个月黑杀人夜飞檐走壁潜入宫中砍下雍正的脑袋。传说吕四娘带走了雍正的脑袋,所以埋在墓里雍正没有头。清廷做了一颗金头安在他的脖子上面。

此事被列入清宫四大疑案,但仅限于传说,于史无据。

八十年代考古队挖掘雍正墓。大家都等着看雍正棺椁里是不是有颗金头。但刚开始挖就被紧急叫停。因为有人得知消息后向政府紧急呼吁不要轻易挖掘古墓,现在的保存文物的技术还不过关,挖出的文物容易坏掉。政府于是叫停了挖掘。

其实挖开也肯定找不到金头。现有史料都支持雍正是病死的。只不过雍正得的是什么病现在还不是很清楚。

按照史书的记载,雍正是得急病死的,头天还好好的,突然就病倒了。第二天,雍正感觉自己不行了,赶紧把张廷玉、果亲王等几位重臣叫来托付后事,之后就咽气了。

有人怀疑雍正死于现在流行的过劳死。雍正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一个皇帝,夜以继日,呕心沥血,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十几年如一日。据说一年只有在他生日的那一天才给自己放天假。40多岁就已经白发丛生,老态龙钟。

有人怀疑是吃春药或长生不老丹死的。据说大臣张廷玉说过,雍正死时七窍流血。七窍流血说明体内火大。吃丹药中毒很有可能。只是一家之言不可深信。

不过雍正死后,常住宫中的道士被驱赶出去。宫中发表声明,雍正招道士进宫只是拿他们消遣解闷,“未曾听其一言,未曾用其一药”。这就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了。

雍正墓没挖开,所以雍正究竟是怎么死的现在还是一个谜。等某一天挖开雍正墓验骨查病或许能得到答案。

电视剧《甄嬛传》说甄嬛为情夫果亲王报仇毒死雍正。实际上,果亲王是雍正临死托孤的辅政大臣,到了乾隆年间才死。

雍正死后,张廷玉等人去大殿内“光明正大”匾后面找出雍正早已写好的传位诏书,让雍正的四儿子弘历继位。

雍正吸取康熙立太子的教训,生前不立太子。他把继承人的名字写在遗诏里面藏在金銮殿“正大光明”匾额后面,告诉大家等我死以后你们把诏书拿出来宣布。他这样做既迎合了满人的传统,又避免皇太极死时来不及指定继承人造成各派纷争的情况。

实际上传位诏书已经不重要了。雍正临死前把弘历叫来托付给了几位重臣。取诏书宣读遗旨不过是念给其他人听。

其他人不听也知道是弘历。雍正一共有10个儿子,夭折6个杀了1个还剩3个。这3个里面,年纪最大的就是弘历。

弘历灵前即位,是为乾隆皇帝。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