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些,朱元璋怒不可遏,这是想摘桃子?
真是瞎了狗眼,连自家老爹的桃子都敢摘?
自己刚想对儒家动手,就这么迫不及待,见缝插针的想提升儒家在世人的地位?
“方孝孺,说说看。”
很多熟悉朱元璋的都非常清楚,越是冷静的他才是最吓人的。
咬人的狗不叫,自小在乡下的人都对这点非常清楚。
“陛下,大明初立。无论是官府,还是朝庭,还有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的人才。而想快速的聚集这些人,则是要让他们看到大明的决心。”
说完瞥了面无表情的朱元璋继续道:“陛下,自汉武帝后独尊儒术,天子学子皆以儒为师。”
“而孔子又是天下学子的心之所往,心中的圣人。”
“只需要在立碑的同时,将夫子像立起来,大明将会成为儒家学子朝圣之地。必会尽毕生所学用大明所用。”
文官们一个个都低下了头,因为他们无论承不承认,都与儒家脱不了关系。
但有点脑子的都不会在这个时候提出此举。
在平时提出还会有可能成功,但此时想要蹭东风成就此事。
就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华夏子弟兵代表着自三皇五帝起至今的华夏人,你孔子再牛逼,还不是华夏人了?
李文忠此时直接怒道:“哼,区区一个夫子,还不够资格与华夏子弟兵相提并论?要论资格,起码也是三皇五帝,成立大一统的始皇帝,孔丘一介夫子何德何能呢?”
朱元璋本想开口,没想到李文忠此时站了出来喝斥对方。
听到李文忠如此不给儒家面子,更是怒斥夫子的地位。
身为儒家之人那里忍的了呢?
“曹国公,在下只是就事论事而已。夫子在儒家的地位,无人可撼动,在下绝无一分私心,只是为了大明获得更多人才而已。但曹国公辱骂儒家先贤,需要给我儒家一个交待。”
“哈哈,你这腐儒,当真是可笑。你儒家先贤,关我鸟事?老子当年差点饿死,也没见儒家施舍点粮食给我吃。如今朝庭初立,儒家你们这些软骨头就跳出来了?”
方孝孺此时气急攻心,脸色大变道:“曹国公,儒家不可辱,夫子更不可辱。”
“哈哈,在大明朝堂上,唯有陛下不可辱,其余一切皆可辱。方孝孺,你置陛下于何地,置大明朝庭于何地。”
说完,瞥了一眼脸色铁青的方孝孺,杀人诛心道:“哦,忘了你们儒家善修降表,前朝历历在目,还给他立像,只怕他承受不了啊。”
方孝孺刚要开口就又被李文忠打断道:“一群软骨头,汉武帝废除百家,独尊儒家。做为受益者,可曾为汉朝做过什么?王朝更迭,儒家不受影响,无可厚非。但你们在外族入侵,立即像软骨头一样跪迎新主子,就你们这样的儒家配让人尊敬吗?”
“噗。”
听完李文忠的话,方孝孺此时忍不出喷出一口鲜血。
整个人无力的向后倒下。
朱元璋见状,似笑非笑的怒斥李文忠道:“在朝堂上,给咱好好说话,同僚之间,将他都气吐血了。”
李文忠听完非常学棍的行礼道:“望陛下恕罪,末将尽量少说话。”
“二虎,立即将人抬下去,传信太医为其医治。这儒家修心养性这也不行啊。几句话就气的喷血了。”
武将们听完哈哈大笑。
而文官们却低着头,假装听不到。
这方孝孺真是有大病,前朝的事历历在目,当下的莽夫一大把。
他们就是泥腿子,你跟他们谈大道理,能讲的通吗?
如若都经过系统性上学的,还会惧儒家,你跟一些从未跟儒家有交集的人谈条件。
就如同李文忠说的那句,你配吗?
看到文官集团都当起了驼鸟,朱元璋武器道:“李善长,天下郡县建立石碑之事由你负责,整理个章程,通知到各郡县并通报天下。”
“臣遵旨。”
朱元璋本想示意李善长配合自己,却没想到自己老爹重新开口了。
“儒学在我看来应是师者,为学生传业解惑,而不是身处朝堂这个大染堂。师者一但沾上政治,就会变得不纯粹了。”
“朝庭需要的是治国良策,领兵打仗之人才。而非一些只会遵循古制,引用经典。对朝庭没有半点用之人,上不能治国,下不能领兵。还不如去教导学子,才算的上废物利用啊。”
众人听完脸抽了抽,其中几个大儒都是差点将牙咬碎。
但这个时候,他们不敢出头。
因为刚刚李文忠的态度,连陛下都视而不见,一旦出头,将会是自取其辱而已。
朱元璋也是挺烦这些无能之辈,但自古以来,儒家这些大儒在朝堂上都会有一席之地。
这也是无奈之举。
“爹,此事咱会慢慢考虑,是不是得成立个博士宫,让他们不再上朝,为咱华夏修一部史记?”
众多武将对于腐儒的憎恨明显是超过文官的。
这些一直背地里一直称他们为莽夫的白眼狼。
纷纷站出来道:“陛下圣明。”
朱五四听完脸抽了抽,果然,无论什么时候,儒家都不受武将待见。
“大明初建,不能什么东西都依靠于他人,应当有自己的底气,才不会受到影响。”
朱元璋听完,心里不由一怔,这老爹不按牌里出牌,这样就要直接提出来了?
而刘伯温却是一愣,当真是妖孽啊,把握时机是真的快狠准。
此时的大儒失了先机,一人吐血昏迷,剩余几个因为此事也不敢多做拒绝。
此时提出比任何时刻提出都合适啊。
希望接下来的儒家能承受的住这次的打压吧。
朝朝换主子,儒家如鱼得水的好景不长了。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