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开武举?秦怀道再升官

“关于开春之后的战略,贤侄有何想法?”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秦怀道好不容易找了个机会溜了出来,就看到一脸笑吟吟的李靖和李绩两人。

比起程咬金和尉迟恭等武将,李靖和李绩都是以智计见长的统帅之才,光是从两人堵住秦怀道的恰好时机就能看的出来了。

“稳步推进,收归民心为己用,清除贵族!”

找了个偏僻的亭子坐下来之后,秦怀道言简意赅地道。

“看来我们还是看轻贤侄了啊!”

李靖和李绩相视一笑道。

“原本我们还担心贤侄年轻气盛,过于冒进,却不料贤侄居然是深得用兵精髓,我等也可以放心了。”

“统帅之才,后继有人矣!”

李绩也是跟着大笑道。

目前大唐虽然良将许多,但是统帅之才,其实还是比较缺乏的。

最出名的,就是李靖和李绩了,然而李靖已经年过六旬,李绩也是四十出头的壮年,一直都在寻找统帅的接班人。

毕竟统帅和将领的要求是不一样,战略性的眼光,很多时候是很难培养起来的,

如侯君集,虽然也在李靖门下求过学,然而李靖却始终对侯君集不满意,侯君集还因此闹过很大别扭。

而各位名将之后,基本上都是纨绔居多,想要追上父辈的功绩,基本上是妄想。

至于秦怀道,已经没有人敢把秦怀道真的当成一个后辈晚生来对待了。

“卫国公大人谦虚了,据小侄所知,卫国公麾下的苏定方,就是一名统帅之才吧!”

秦怀道微微一笑道。

苏定方可以说是真正大器晚成的典型,早点虽然也有功绩,但是并没有那么出众,一直在李靖身边学习,直到晚年才得到重用,连破三个异国,都是生擒其主,完全得到了李靖的真传。

“果然一切都瞒不过秦贤侄。”

李靖苦笑了一下道:“只是如今我大唐的目标是要拓土万里,正需要更多的统帅之才啊!”

秦怀道很快也反应了过来,这可是大唐,通信不便的情况下,若要远征异域千里甚至是万里,即使有一定情报的支持,真正依靠的还是主帅的临机立断才行,确实需要更多的人才。

“贤侄既然已经明白,我等也是前来和贤侄问策,如何才能寻得更多的良才啊?”

李绩也是跟着叹了口气道。

“其实这也简单。”

秦怀道在脑海里面搜索了一下,很快就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什么办法?”

李靖和李绩都是大喜过望道,遇事不决找秦怀道,果然是最实在的真理啊。

“文臣缺乏人才,大唐是如何处理的?”

秦怀道笑着问道。

“自然是开科举,纳贤士。”

李靖眼神一亮道:“贤侄的意思,莫非是?”

“正是,既然文臣可以开科举,武将为何就不能开武举呢?”

秦怀道笑道:“我大唐人口甚多,天下之大,总能挖掘出几个有资质的人才,必然有意外之喜!”

“如此甚好!”

李靖和李绩顿时都是大喜道。

兴奋的两人直接就拉着秦怀道找到了已经喝得有点醉意的李二,然后把秦怀道的开武举的提议做了一下介绍。

“开武举,广纳天下勇士和谋略之才?”

李二的眼神也是很快就亮了起来。

说实话,对于大唐后备人才的问题,李二也是一直急在心中,却一直没有办法,如今秦怀道的这一提议,却是为李二直接打开了一扇通过通往曙光大道的大门。

虽然科举是隋朝所创立,但是正式的科举,实际上是从大唐开始的。

从武德年间开始,大唐也已经进行过好几次科举,只是之前录取的,都是以世家氏族子弟为主,因此李二也就逐渐不太重视科举了。

直到秦怀道将世家氏族一扫而空之后,加上便宜的书籍和纸张,以及各种图书馆的出现,大唐读书人数量剧增,才为科举重新迎来了生机,李二也已经决定在今年重开科举了。

而武举的提议,虽然之前闻所未闻,但是却是同样实用啊!

“贤婿可否详细介绍一下武举!”

李二的酒意直接清醒了大半,爽朗大笑道。

“其实武举和文科举一样,不过是根据军队的要求进行一些区别而已。”

秦怀道笑了笑,开始详细介绍起武举的架构起来。

“武举应分为谋略和勇武两科,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参加其中之一或者同时参加,以谋略为主。”

“和文科举,各地官吏有权推举人才一样,各卫各府军中主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推举人才,但是同样,若是考生成绩太差,则要追究推举人的责任。”

“考试应分为初试和复试,第一次可以在长安城举行,后续可以先在各道各州预先选拔,优胜者再参加下一轮,直到长安城进行最后的比试。”

“谋略一科,初试可以考察对兵书战策的了解,如《孙子兵法》等;

复试则考察具体的运用,比如设定一定的条件,让考生在此基础上,各自选择兵马,进行模拟推演,由考官进行判定,允许考生向主考官提出复议。”

“至于勇武一科就更简单,直接考察考生的武力,马射,步射,骑术,负重等,直接实战比拼。”

“最终的优胜者,可以和文科举一样,分为武状元、榜眼、探花和进士,可以在军中历练之后授以一定的官职。”

“若是原本就是军中之人,熟悉军制,可以直接根据成绩授以官职,具体由兵部安排就行了。”

秦怀道将自己对于武举的映像简单介绍完毕,却看到李二等人已经是被完全惊呆了。

好半天,李二才一口干完杯中的神仙醉,然后大笑道:“贤婿果然妙策,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一事不烦二主,就以贤婿为主考官,李靖和李绩等次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