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海里不但有强大风暴,更有狂烈雷电,时刻轰鸣着。
尘埃、气体互相摩擦,就会产生电荷。
而金属被电离后,更产生了大量带电粒子。
云层里的电荷在排斥、吸引、摩擦中重整,当积累到某个临界点,就开始猛烈放电。
每一次放电,云层中就会亮起更加强烈和美丽的光,让人惊叹。
在十万公里之外,众人停下飞船,观看远方奇景,都看得呆了。
这里会藏着钥匙吗?众人都觉得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一则想继续欣赏美丽而壮阔的景色,二则也不能放过此处。万一这里有一颗小行星呢?
按照星云盗一贯作风,把钥匙藏在这种美丽而危险之地,也不算意外。
但云海中无论是暴风还是雷电都过于狂暴。
十万公里厚度,远超主星几十公里大气层数千倍。
这云海里物质构成又远较主星大气复杂、更富含漩涡能量,云海里极度危险。
众小轻易不敢驾驶战舰进入,万一翻车,可就完蛋了。
商议之下,决定驾驶战舰从云层上空通过,确保安全,同时还能寻找线索。
很快,战舰正式进入云海上空,近距离观察之下,大伙更觉云海美丽奇幻。
云海中不断闪烁着各种美丽光芒。在漩涡能量轰击下,很多微粒又幻化出奇异的光谱,随着云层运动,像是彩带般飘飞。这不是极光、却又比极光更加壮阔、绮丽。
众小聚在舷窗边,啧啧称奇。
突然,最敏锐的小榭指着前方说,“看那边!”
大伙顺着她手指看去,发现云层一阵涌动,似乎有什么大群的东西在搅动。
飞近一看,竟然是一大群怪鱼,在云间“游动”。
这群怪鱼五彩斑斓,其鱼鳍更像翅膀,说是飞又像是在游;说是游,又像是在飞。
这一大群鱼,数量怕是有十万只,每一只都有一头鲸鱼那般大。它们团成一团,如此多鱼聚在一起,组成的鱼群体积十分庞大。
石应粗略估算,整个鱼群得有一立方公里那么大。
这个体积听起来不大,然而只要算一算就知道,这并非是一个小小空间。
把70亿人叠在一起成为一个大立方体,体积会是多少呢?
一个成年人体积约是0.06立方米,70亿人挤在一起,体积是4.2亿立方米。也就是0.42立方公里。
1立方公里,可以挤下150亿人。
这十万只大鱼组成了一个长条,像一条四公里长、半公里宽、半公里高的巨型橄榄球。
又像一条更大的鱼,在云层涌动。
这个庞大鱼群,在不断变换着队形。
只见它们以一种难以言说的默契游动着,最外层的鱼只会呆上大约一分钟,就会往内游动;原本被紧紧包裹在最内层的鱼,却会游出来,换到最外层。
它们逐层往里游,最终原本呆在最外层的、会变成最内层,再游到最外层,开启下一次循环。
每一条,都会在最外层呆上一分钟,然后逐渐向内收。
它们游得极有秩序,十万条鱼的庞大队伍,像有个总指挥在下命令,游动间丝毫不乱。鱼群组成的大鱼,能够看出在不断变换着,却始终是一条完整的、完美的大鱼。
赵恭意看得十分好奇,摇着石应手说,“小石头小石头,它们这是在干嘛?”
石应歪头想想说,“这也是一种共生。
你看,这云层上方,漩涡能量狂暴、空气炎热。云层内,风暴、雷电又十分强大,最外层的鱼,要承受极其恶劣的环境。
单只鱼如果长期暴露在这种环境里,恐怕无法生存。于是它们采取交换位置的方式,每条鱼暴露在外一分钟,替里面的鱼挡住强大的风暴、雷电和辐射,这样里面的鱼就安全了。
大家轮换着只待一分钟、就换到里面去喘口气,于是最后都会处在安全状态下。”
赵恭意说,“那它们吃什么呢?”
石应说,“漩涡能量,或者这无边云海里的其它生命。”
这时又见前方云层一阵翻涌,似乎有什么更加庞大的东西在追赶鱼群。
石应想起什么,又说,“看来,后面有天敌在追赶它们。它们抱成鱼团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恐吓天敌,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巨大,让天敌觉得无从下口。
它们不断交换位置,更能迷惑天敌,让它无法锁定某一条鱼,从而增加每一条鱼逃过猎杀的机会。
最外层鱼最容易受到攻击。它们不断交换位置,也是不让最外层的鱼始终处于危险之中,这样大家风险均担、机会均等。”
赵恭意大赞道,“小石头,你真棒,不但又大又硬,姿势还多!”
石应说,“是知识好吗?我也只是懂点生物。数学和物理有小星星教,还稍微懂得多些,其它的,你知道的,我就是个半文盲。”
赵恭意撒娇道,“人家不管,好用就行!”
旁边轻轻和孔月一起捂住耳朵,“这是人家能听的吗?”
石应说,“别忙,还有戏看!”
就见后方涌动的云层突地破开,蹿出一个巨头的怪异龙头,嘶吼着,扑向前方鱼群。
那龙似乎嫌云层太厚、阻碍了自己追鱼,很快全身蹿出云层,是一条长十余公里、数百米粗的胖大巨龙。
只见它在太空中往前蹿飞一段,又扎进云层潜飞一段;再蹿出太空继续快飞。
众人都觉得有趣。这龙看来只适应云海、无法在太空长期生存,于是采取这种方式提升速度。
眼见着这龙就要追上鱼群,那鱼群却突然轰一声散开,十万条鱼向四面八方分开逃窜。
石应解说道,“这龙太大,一口就能吞下小半个鱼群。若它们还继续抱团,只消几口,就要团灭。
它们四散逃开,就能分散龙的注意力,让它不知道该追哪一条。就算少数几条被追上,也不至于整个种群都被吃掉。”
果然,那龙追上几十条鱼,一口吞掉。鲸鱼般大小的怪鱼进它口中,却就像一只虾米被一条鲸鱼吞掉那般。
那龙追得远了,渐渐远离鱼群大队,消失在云海之中。
附近散开的鱼群,又不约而同聚拢到一起,重新形成一条大鱼,再不断交换着位置。
损失的百十来条鱼,对庞大鱼群来说,就像人掉了几块头皮屑那般,无足轻重。
众人连道神奇。
鱼群游远,终于消失不见。
战舰继续赶路,探测器和石应持续工作,除了看到不少神奇生物,没发现什么线索。
正行进见,见前方又是一阵躁动,云层上部似有大群动物在从远处赶来。
近了细看,原来是一大群怪鸟,每一只都有翼龙那般大,但羽毛五光十色,甚是鲜艳。
那羽毛甚至和云海里的闪电类似,在云海里闪着蓝光和各种金属光泽。
石应说,“这可能是对云海环境的适应。当它们单独飞行时,就像云层中的闪电那般,这样猎食它们的动物就会把它们当成闪电而躲开。”
这一大群鸟铺天盖地而来,从众小眼前一直延伸到远方星海看不见尽头的地方。
鸟群大队少说也有一万公里宽、十万公里长。
赵恭如问石应,“小石头,它们在做什么?怎么这么大群一起在飞?”
石应两手一摊,“我也不能确定。不过我猜测,它们在迁徙。”
众小大感兴趣,“它们也迁徙?”
石应说,“漩涡位置相对不变。而星海则在不断围绕着恒星旋转。这片云海的位置也很诡异,它大体上也固定不变。不然当它转到远离漩涡的位置,就会失去能量来源,气体就会变成冰块。
照理说,云海也该围绕恒星旋转,可不知道什么神秘的原因,它们像是被钉死在这片空间上。
可星海其它部分转过来,竟然没跟它撞在一起,感觉是不是有个倾斜角度,刚好能够错过云海?总之,这里诡异的事情很多很多。
在这整片云海,离漩涡近的地方,能量充裕甚至狂暴;离漩涡远的地方,能量就变得稀薄。
这就像行星上的四季一样,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这些鸟,应该是往靠近漩涡的方向飞行,过来生儿育女。等繁殖大事完成,又会往远离漩涡的方向飞回,在那里养精蓄锐。”
众人觉得有理。
石应又说,“这是水平迁徙,恐怕还有垂直迁徙。”
众人忙问其详。
石应说,“这片云层可是厚达十万公里。大伙想想主星上最深的海洋才多深?几万米、也就是几十公里而已,连这里的千分之一都不到。
这云层最上方被漩涡直接加热,炎热而暴躁,感觉温度最高可超万度。可在十万公里的底端,气体全部凝结为坚冰,温度最低恐怕要接近绝对零度了。
这么深的距离、这么大的温差,环境一定会分成很多很多层。
每一层适合不同生物生存。有些‘懒’一点的生物,不喜欢长途跋涉,那么它们可能就会在云海靠近漩涡时,躲到云层底部‘凉快’的地方去生活;而在远离漩涡时,由于云层深处变冷,它们又会‘浮’到云层上方生活。
就像一些在山林中生活的鸟类,它们在夏天飞到高海拔生儿育女,等秋天来临,它们又会带着孩子们,飞到低山甚至平原度过寒冬。”
众人都说神奇。赵恭意却不信,吵着要去亲眼看看。
众小商量,终归是要进去看一看。不说猎奇,单说这么厚的云层,在上面蜻蜓点水的飞过,很难真正发现里面有什么东西,万一错过钥匙呢?
战舰下到云层里,怕不保险;f5开着护盾下去看看,却没问题。
他们不敢这就带着几个普通人进云层,自己先下去试了试。还好,相比神门秘境里的恶劣环境,还是要好上不少,于是带刘五等五人,开满护盾,进入云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