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使用快捷键[F11] 享受更好的阅读乐趣)

设置X

第6章规划

回到铁铺,君不器才算松了一口气。

他连忙关好门,升起锻炉,将褡裢放到一旁,然后将一身黑衣脱下,扔到了炉中。

这是君不器第一次杀人。

但是,他心里却没有一丝恐慌和惧怕,回想着刚才一剑斩杀周全的画面,他心底深处甚至还掠过一丝畅快。

人生在世,求的是什么?

前世,君不器求的是一份安稳的工作,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体贴的伴侣。

他没有能力也没有胆量再奢求别的。

但这一世,君不器身怀逆天外挂,那些藏在心底深处的欲望,便无限放大开来。

他真正想求的是快意恩仇,是自在逍遥,是长生久视。

就算平时苟,也是为了实现最终目标而暂时隐忍,而不是真的变成狗。

如果事事都迁就忍让,那他要这外挂还有何用?

‘不顺我心者,皆可杀之。’

君不器眸中陡然爆射出两道精光,心念愈加坚定。

片刻之后,君不器神色恢复如常,他拿起一旁的褡裢,将里面的东西一一拿出,放在了铁砧上。

这褡裢当中有二十两现银。

二十张十两额度的天玄宝钞。

还有一把由精钢打造的匕首。

君不器用明眸观察了一下这柄匕首,发现匕首的品级也是七品。

如此看来,七品武器一般都是由精钢打造。aosu.org 流星小说网

“一共是二百二十两,这柄由精钢打造的匕首起码也得卖上十两。”

君不器喜笑颜开。

“真是杀人放火金腰带,上个月前身辛辛苦苦铸剑才卖了十两,而我不到一夜功夫,便赚了二百多两。”

“现在,我一共有二百六十两银子,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一个普通人一年也就能赚二十两左右,二百六十两那就相当于一个普通人十三年的收入。

“接下来就算半年不开张,也足够我吃穿用度以及购买铸剑用的金属原料了,甚至还会富裕出不少钱。”

“剩下的钱可以用去学武,银子乃身外之物,提升自己的实力才是王道。”

君不器面露沉思之色,心中对于未来的路已有了一个大致的规划。

“我得去学一些防御类型和身法型的武技,我在这两方面还比较薄弱,学会身法后,遇到打不过的敌人便立即跑路。”

在当今大玄,寻常百姓想要学武一般有三个渠道。

一是去武馆。

武馆是由非官方势力或个人开设,武馆的优点是认真负责,武师会尽心尽力地教导每一名学员。缺点是价格高,功法武技都是大路货。

二是去道观或者寺院。

道观寺院传承有序,拥有很多顶级功法和武技。不过,一旦加入道观和寺庙,终生不得退出,甚至子女后人也必须得加入,对自由有着极大的限制。

而且并不是加入道观或寺庙就一定能够学到那些顶级功法或武技的。绝大多数人在道观寺庙庸碌一生,最终也只是个杂役。

三是去武阁。

武阁是朝廷建立的武学堂。

武阁学费相对来说便宜一些,功法武技的质量也比武馆的好。如果能够在县里的会武阁结业,便能去府城、州城的通武阁继续深造,接触到更高品级的功法和武技。

而且从会武阁和通武阁结业的武者还会受到朝廷一些部门的特招,前途光明。

不过,会武阁只收年龄在十四岁以下的少年。现在,君不器的条件已经不符合。

当然,如果能多掏一些银子,会武阁也可勉强收下。

君不器心中是更倾向去武阁学武的。

毕竟武阁没有那么多的束缚,而且也有机会接触到品级更高的武技。

“雷恒好像就是从会武阁出身,这个雷恒可以适当结交一下,今天天色已晚,等明天我买上些礼品去拜访一下他。”

沉思片刻,君不器打定主意。

随后,他将战力品收拾好,快步走向寝室

……

次日清晨,一丝凉风吹入寝室,将君不器惊醒。

君不器睁开眼,眸中露出一丝疑惑之色。

虽然此时已是七月中旬,正值天气转凉、夏去秋来之际。

但是这股凉风清冷入骨,未免有些太凉了。

君不器透着窗子看了一眼外面,只见窗外烟雾蒙蒙。

他眉头一皱,穿衣起床,来到院中。

雾不算太大,一眼望去可以见到数里外的景物。

银杏叶上已然凝霜,有一半树叶飘落到院中。

看着眼前的场景,君不器不由联想到了漠州燕州等地发生的天灾。

三年前,漠州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

两年前,燕州大涝,洪水泛滥,数万百姓死于洪灾,几十万百姓流离失所。

因为相隔太远,这些消息也是上月才传到元州,因此君不器记忆深刻。

‘难道元州要发生寒灾了?’

元州靠北,冬天本就寒冷,发生寒灾也不是不可能。

‘不管元州以后会不会发生寒灾,我先囤上一些物资再说,有备无患。’君不器暗自思道。

当!

突然,一道铜锣声从远处传来。

紧接着,便传来一段话语。

“圣上有令,自今日起,所有税率降低一成。县城谭、钱、富三大家族为做表率,已带头交齐税银。未交税者,七月二十前补齐税银,可免除责罚。若执意不交,当按妨碍公务罪处置。本捕头身后之人,便是下场。”

这段话语由武者以丹田之力发出,中气十足,徐徐向四方散去。

君不器沉默片刻,向外边走去。

来到店铺外,君不器便看到街道两旁站满了看热闹的人们。

巷子尽头,一行衙役押送着十几辆牢车自西向东缓缓走来。

为首一人,身穿蓝色皂衣,腰间带着牛尾弯刀,胯下骑着棕色大宛马。年约四十,方脸,面目凶恶。

此人是县衙的捕头,名叫邢森。

刚才那段话便是由他喊出。

那被游街的十几人当中,其中便有君不器卖米的邻居王德贵。

此刻,王德贵穿着白色囚衣被关在牢车里,头发披散,满身鞭痕,模样凄惨。

看到王德贵,君不器不由地向两边看去。他寻莫了一番,最后在对面看到一个二十多岁的瘦弱青年。

这个青年名叫王放,是王德贵的独子。

此刻,王放双拳紧握,双眸盯着路上的官差,眸中露出恨色。

“圣皇不愧是千年难遇的明君,我就知道他绝对不会不顾百姓们的死活。如此一来,税率只相当提高了一成,对于我们这些商家来说也算不了什么,我这就去将税银补齐。”

“圣皇建国之后,立即便免去了我们元州一年的赋税。现在朝廷有难,国家有难,提高一成税率也是情有可原,我也去将税银补上。”

“三大家族都带头交齐税银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交,我现在也去交齐。”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