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余烬之森
尽管春日的细雨尽可能地在滋润这片干涸的土地,但在面对龙焰和魔法的混合物时,依然显得于事无补。被称作余烬之森的土地,曾为精灵族的栖息地,如今放眼望去,只剩几座干枯的山峰以及连绵的干涸土块,以及能够扭曲光线的地热。
“洛斯维奇,这里什么都没有。”希琪·比奇探查一番后,失望地摇头。除了一些特殊的矿石外,这片土地再无有价值的事物。数百年前的龙焰之劫后,此地不再有生命存在,如今亦然。她不明白,为何洛斯维奇会认为这是个特殊的地方。
“这里存在着命运,而且是庞大的命运。”洛斯维奇伸手,感受热风从指尖穿梭,他独有的一只黄金眼神采奕奕,散发着光芒,穿透了被黄土覆盖的真相。
“疲惫的灵魂试图于此地安息,殊不知在完成最后的使命前,这一切都是妄想。”洛斯维奇合眼,轻声低语,“如今命运的齿轮重新转动,当然,需要一点润滑油……”
希琪·比奇选择相信洛斯维奇,只见她伸出双手,摁在地面上。干涸的黄土灼烧她的肌肤,很快就冒出白烟。然而接下来,绿色粘稠的生命能量源源不断地从希琪·比奇的手里分泌,填补着黄土裂痕的间隙,渗透进更深的地层中去。
希琪·比奇集中全部注意力,操纵着磅礴的生命能量不断地下沉。在死气沉沉的黑暗中,她察觉到些许微光。那是一口被深埋于山脉下的泉水,里面尚有一池浓郁的魔力浓缩液。
“这里有点不对劲。”希琪·比奇将所感知到的告诉洛斯维奇,她未曾料到,地下别有一番空间。
“那便是火焰试图掩盖的真相。”洛斯维奇倒不意外,他的视野与其他神明不同,命运之眼能够洞见命运流动的轨迹。他望见无数丝线交织于此,这意味着,此地是命运结节所在。起码有上万生灵的命运汇聚在一起,才会形成所谓的命运结节。
“我该怎么做呢?”面对魔力之泉,希琪·比奇不知从何下手。找到这玩意,似乎也没有什么用。
“哦,亲爱的希琪·比奇,赋予魔力之泉生命,唤醒沉睡的灵魂吧。”
“赋予魔力生命?”赋予无生命体生命,希琪·比奇倒也不是没有尝试过,均以失败告终。可洛斯维奇非常自信,催促着希琪·比奇加快速度。
磅礴的生命能量像是一群毒蛇,游进魔力之泉里。渐渐地,魔力之泉被生命能量所填满,从冒泡,到剧烈沸腾,仅仅不到一个呼吸的时间。
“不!”“不要!”“滚开!”
夹杂愤怒和惊恐的尖叫穿透了厚实的岩层,来自上万灵魂的集体哀嚎令希琪·比奇感到吃惊。
尝试过后她才知道,那些聚集于魔力之泉的白色能量并非浓郁的液态魔力,而是聚集在一起沉睡的灵魂。
这些没有肉体的灵魂,以一种奇特的状态持续存在着。可被生命能量侵蚀后,白花花的肉体无法抑制地生长,灵魂于沉睡中惊醒,发现又被肉体束缚住了。
一个接着一个扭曲的身体从泉水里爬出,在阴暗无光的地下翻滚着。高温炙烤着新鲜的肉体,发出滋滋的声音。
“他们是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洛斯维奇脸上露出匪夷所思的表情:“应该是精灵一族,只不过失去了肉身。如今,你的生命能量又将肉体重新赋予他们。只不过龙焰还在,普通的肉体无法承受这样的高温。但精灵一族的适应力极强,他们总有办法生存的。”
果然,希琪·比奇发现痛苦的精灵族开始尝试与岩石融合,以此减轻肉身的痛苦。
慢慢地,一种全新的物种诞生了。这是一种由粉色肉体和岩石杂糅在一起的生物,或许是沉睡的时间太久,或许是地下环境太过阴暗的缘故,这些生物没有进化出眼睛,而是用尖锐的鼻子和狭长的耳朵替代了眼睛,使得他们能在岩层里摸索和行动。
靠着本能,这些生物开始往地表上钻。他们学习和进化的速度非常快,转眼间,就进化出适合刨土的爪子。
“食物……水……”意义不明的呢喃里,希琪·比奇捕捉到了几个关键词。显然,新诞生的肉体正在渴望着食物。
只可惜,这片区域内并无活物。
“需要给这些小家伙一点指引。”洛斯维奇的目光望向了南边,他知道在那,有一个小镇,生活着数十万人。
“可我还是不太明白,这么做的意义何在?”尽管这些复苏的精灵,形貌恐怖,战斗力非凡,可想要威胁到神明,依旧不够看。充其量,只能给神明造成一点不必要的困扰。
“亲爱的女士,请您对我的故事多点耐心。这只是厄运的前奏,真正的灾难还在后头。”
“难道就不能直接告诉我?即便成神后,你打哑谜的坏习惯依旧没有任何改变。”
洛斯维奇故作伤心:“共处这么多年,难道你从未了解过我?命运啊,如果被一语道破,就会失去其光辉。只有被看见一半时,才会发挥最大的威力。”
“这就是你瞎了一只眼的原因吗?”
洛斯维奇:“……”
“抱歉,我不是很擅长言语沟通。你知道,我最会的事情是交配和生孩子。如果刚才那句话戳中了你的痛点,最为补偿,我愿意为你生一个孩子。”
洛斯维奇看着希琪·比奇别有一番韵味的身体和真诚的目光,轻声叹气:“唉,这么算计盟友真的好吗?我可不想被生吞活剥……”
“其实吃掉一半,也是可以的。”希琪·比奇吞咽了下口水,她还没有尝试过,为神诞下子嗣。
“或许,你可以为那位神明诞下子嗣。”洛斯维奇话锋一转,“那样,正好可以满足你的心愿,诞下最为强大的孩子。”
“啊……”希琪·比奇的眼神逐渐炙热,过去她一心只想为两个死去的孩子复仇,却未曾想过还有如此美妙的办法。
“你的提议太棒了,棒到我现在就想为你诞下一个孩子。”
“你离我远点。”
……
“哟,陌生冒险者,我叫席琳·拉赛尔,你呢?”马车内,一位黄色短发,冒险者打扮的年轻少女主动和罗格打起招呼。
此时这辆车内坐着四个人,自称为席琳的家伙坐在罗格身边,席琳的两个同伴坐在罗格的对面,都是男性冒险者。
由于莱莎曼斯的个头比寻常人类高了一个头,所以一上车,罗格就感觉到拥挤。与他一同拼车的三位冒险者,则感觉到十足的压迫感。
这种压迫来自于罗格胸口前的冒险者纹章,黄金色的纹章表明罗格是一位黄金级的冒险者。而其余的三位冒险者,皆是最底层的黑铁级。
原以为黄金级的冒险者到处都是,没想到竟还是如此稀有。这大概和冒险者公会的改革有关。
如今的冒险者公会,和当初的截然不同。过去的冒险者都是受祝者,现今的冒险者大多都是普通人。
原因很简单,在神音会的十二神出现后,教会的势力一下成为最为强大的势力。所有受祝者,都各自加入教会的阵营。而原先的冒险公会,以及帝国之眼等组织,在核心成员大量流失的情况下,慢慢成为一副空壳。
尤其是冒险者公会,大部分受祝者都选择退出。为维持公会的运转,头脑灵活的商人们开始招募一些身体强壮,身手灵活的骑士和打手成为新的冒险者。
由于普通人的加入,冒险者的等级制度也做出相应的调整。不再以实力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冒险者接取任务的次数和难度,成为主要判定等级的标准。
像罗格这种黄金级冒险者,月均要接二十个低级任务或者十个中级任务,在冒险者中被誉为任务达人。是普通冒险者眼里的类大佬存在。
所以罗格一上车,大家都表现出尊敬和拘谨。
尤其是席琳·拉赛尔,作为新人冒险者执行任务的第一天,没想到能邂逅如此大佬,整个人别提有多激动。
“哦,我叫做莱莎曼……”罗格倒没什么架子,准备以莱莎曼斯的名字应答,谁知莱莎曼斯直接在罗格的脑海里炸锅。
“等等等,你不能就直接念出我的真名!那样的话,这几个人会当场自爆的。”
龙类的真名,本身就是魔法咒语。像莱莎曼斯这种级别的巨龙,光是念其名字所释放出来的龙压,足以将这辆马车碾成齑粉。
此前之所以没有这个忌讳,是因为在罗格面前,莱莎曼斯的真名根本不够看,哪怕复读上百遍,也对神明丝毫没有影响,充其量只觉得吵闹。
“原来是莱莎曼大人,我可以喊你莱莎曼姐姐吗?”大佬的答复,让席琳·拉赛尔激动异常。
“席琳,你注意点。抱歉这位大人,我的妹妹第一次参加任务,多少有点紧张。如有打扰,还望见谅。”说话的人是席琳·拉赛尔的哥哥贝恩·拉赛尔,他同妹妹一样有一头好看的金发,只不过整张脸显得更为粗犷,线条分明。与坐在他旁边的,身材瘦弱的中年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叫伍德·拉姆森,是这次委托我们任务的商人。”贝恩·拉赛尔注意到罗格的视线,连忙介绍道。
贝恩·拉赛尔的任务是护送商人伍德·拉姆森和他的货物前往北境的伊姆镇。尽管路途遥远,还要进入北境,但对于贝恩·拉赛尔这样的黄铜级冒险者来说,没有多大的难度。只需要提防一些强盗或者野猪,基本上不会遇到太过棘手的敌人,毕竟他们运送的货物不多,也没多少价值,都是一些常见的生活用品。
更何况,此行竟还遇到一位黄金级冒险者拼车,有这位大佬的坐镇,他们这趟冒险说是旅游也不为过。
“咳咳。”伍德·拉姆森装作喉咙不舒服的样子,事实上,他是在暗示贝恩·拉赛尔不要过多透露任务内容,“不知莱莎曼大人,这次接取的是什么任务,需要同我们拼车呢?”
听到伍德·拉姆森的问题,罗格漫不经心地回答:“我要去余烬之森采一些炎晶石。”
“炎晶石!”席琳·拉赛尔知道这种矿石,制作火焰魔杖的关键道具,由于只在常年高温的山脉里有,所以极其珍贵。余烬之森确实是炎晶石的产地之一,可那里的温度实在太高,光是呼吸都会灼烧肺部,寻常人根本不可能进去采矿。只能说不愧是黄金级的冒险者,竟然接取的是难度如此高的任务。
“真想跟莱莎曼姐姐一起去看看呢……”席琳·拉赛尔心生向往,余烬之森距离伊姆镇并不远。
“那里的高温,会瞬间将你的皮肤烤熟的。”伍德·拉姆森是伊姆镇人,他红黑的皮肤就是拜余烬之森所赐。伊姆镇的人,几乎都是这个肤色,是因为靠在那片森林生活,多少受到高温的影响。
说话间,伍德·拉姆森看向了皮肤粉嫩白皙的席琳·拉赛尔,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欲望。
“如果做好防护的话,倒也不是不可以。”罗格有意无意地说。
“这么说,莱莎曼姐姐愿意带我一起去吗?”席琳·拉赛尔的眼睛都在放光。
罗格注意到,伍德·拉姆森明显比刚才紧张了些。
果然,这个任务有猫腻吗?
马车驶出了城区,路况变得糟糕起来,车子上下颠簸,贝恩·拉赛尔适时说道:“席琳,别闹了。莱莎曼大人在同你开玩笑呢,那是我们这样的冒险者能去的地方吗?”
贝恩·拉赛尔对罗格抱有警惕和戒备,在他看来,炎晶石这种任务虽有一定难度,倒也不需要黄金级的冒险者出手。直觉告诉贝恩·拉赛尔,对方一定有其他的任务在身,只是故意不说罢了。
“嗯,是玩笑。”罗格说完,目光望向车窗外的风景,徒留席琳气嘟嘟地盯着贝恩,仿佛在责怪对方多管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