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丹阳

“另投明主?”

虽然已经酒至半酣,但张敬此话一出,任展还是很快便反应过来,蹙眉问道:“恒肃的意思是投韩氏,还是投周、齐?”

一直以来,南人视北人为粗鄙伧奴,若非迫不得已,断然不会北逃,因此张敬闻听此言,登时便撇嘴道:“我等堂堂汉人,岂能投北地鲜卑胡儿?”

“那恒肃是打算投奔韩氏?”

“我正有此意!”张敬脸色潮红,借着酒劲便道:“我与韩大将军本是旧识,前些时日他让人捎信于我,言称虚位以待。”

“想必映宣也看得出来,韩氏代陈已是必然之势,我等若不早做打算,一旦陈氏覆亡,我等又当如何自处?”

任展哑然,半晌之后,他才低声叹道:“为陈氏陪葬非我所愿,但就此投奔韩氏,却也不是忠义之举,恐怕日后落下骂名。”

张敬轻笑道:“讨陈檄文传遍大江南北,如今举国上下,军民士庶,何人不知陈氏得位不正?追随明主,不但不会落下骂名,反而应当是美名才对。”

张敬是铁了心要投奔韩端,但也知此举有违忠义,此刻这般说法,既是为了说服任展,也是为自己在心里找一个借口。

和张敬的果决不同的是,任展却要优柔寡断了许多,见他仍犹豫不决,张敬又丢出了一个惊人消息,令得任展心中慌乱不已。

“前夜韩家军在破岗渎大破陈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淳于量大将军被俘,建康已经岌岌可危!”

这是他今日下午才收到的信报,也正是因为这个消息,他才不想再等下去,匆忙邀请任展来向他劝降。

任展不由得瞪大了双眼:“恒肃,方才你所言当真?淳于大将军十万人马,只一夜便覆没了?”

这个消息对他来说确实是太震撼了一些,淳于量麾下人马不说身经百战,但大多都是积年老卒,战力绝非州郡兵马可比,可如今竟然在一夜之间便告覆亡,任谁听了都有点不敢置信。

“恒肃兄,难道我还会骗你不成?若不是得了这个消息,我又如何会如此着急?”

张敬的声音也大了两分:“淳于大将军这一路覆亡,建康门户大开,以韩氏如今之兵力,我等即使攻下了京口又能如何?”

“况且你也知道京口之守备森严,单凭舟师,是万万不可能攻得下来的。”

任展冷静下来,开始认真思索张敬所言。

征讨吴地的三路大军,水军只能作为辅助,章昭达所部江州兵马也只是偏师,朝廷寄于重望的主力还是淳于量所部。

但谁能想象得到,这一部主力,竟然还没能进入吴地便告覆亡?

陈国受此重创,要想收复吴地已经是绝不可能,而失去了吴地的陈国,已经可以说是失去了根本,剩下的只是苟延残喘了。

正如张敬所说,只有投奔韩氏,才是他最好的选择!

与其等陈国覆亡之后被韩家军收降,倒不如趁此胜负未分之际临阵反正!

任展沉吟不语,却是让张敬心中着急起来。

只要任展再出言拒绝,他就会立即痛下杀手,以免消息走漏。

此刻,相邻的两座营帐内便埋伏了数十名亲信士卒,只等他一声令下,任展就不要想生离此地。

在张敬闪烁的目光中,任展终于抬起头来,问道:“恒肃,你已经与韩将军联系上了吗?”

张敬点了点头,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任展又问道:“我等如今驻于江心,京口为大军阻断,若要投奔韩氏,又当走哪条水路?”

对此张敬早有计划,“京口水路不通,但还可走秦郡!”

黄法氍在江心洲立下水寨,每日轮番派麾下士卒在江面上巡弋,若要投奔韩端,便可在轮值巡哨之时直接率部离去。

但任展沉吟片刻,却道:“或可在押运粮草之时,劫了粮草前往秦郡,如此还可立下一功。”

陈军数万人驻于江心,所需粮草要从建康运送,而负责押运粮草的,正是张敬和任展所在的左军。

但粮草五日一运,每次运一万石,押运士卒多达一军两千五百人,以一幢之兵力,便是想跑也困难,更别提还要劫粮。

张敬摇了摇头:“劫粮不可能!若要立功,不如多为韩将军招揽些人马。”

粮食韩端不缺,战船也可以新造,韩端看重的,是陈军中的精锐水卒,而张敬也深知这一点:“韩将军不缺粮,他需要的是人!”

“我等拉拢的人越多,投奔过去功劳越大,而韩将军对于有功之人,向来是不吝赏赐的。”

“那便不劫粮。”任展稍作沉吟,开口问道:“恒肃还准备拉拢何人?”

“余丰和骆劲应当有些把握,赵浦或可一试,但风险极大,我还没有确定下来。”

这三人都是水军幢主,平日里与张敬也有往来,但都是泛泛之交,真要说有极大把握的一个都没有。

所以他才会先选择任展,而任展也没有让他失望。

“就算余、骆三人与我等同心,也不过区区两千余人。”任展正色说道:“既然要立大功,不妨换个人来试上一试?”

张敬一听,顿时便乐了,没想到这家伙,比自己的心还大。

在他想来,只要能拉拢到几名幢主,率领两三千人前往秦郡,那便算得上大功一件了,可任展一开口,就来了个“区区两千余人”。

“你以为我不想啊?休看我在石头城驻了好几年,但能够说得上话的,也就是这些幢主而已,那些军主尽皆是世家豪强子弟,哪会将我等看在眼里?”

张敬苦笑着摇了摇头,任展闻言,却是咧嘴一笑道:“恒肃难道忘了马智伦?”

“马智伦?”

此人乃陈留郡(浙江湖州市)人氏,精于水战并屡立战功,原本是中军军主,只因前几日得罪了黄法氍之子黄玩,被调到左军之中任了个记室参军,品级没有下降,但手上却没了兵权,心怀怨恨是必然之事。

但张敬与他素无往来,只在以前有过一面之缘,如何敢贸然与他说起此事?

“马智伦乃是我远房舅兄。”

张敬顿时便来了兴趣:“既然是你舅兄,以前为何没有听你说起过?而且在军中似乎也未曾照拂过你?”

“当年我晋升幢主之时,若无他从旁相助,我一介寒人,又如何能争得过卢艾?”任展轻声一笑:“之所以没和你说起过,是我这舅兄不愿张扬。”

张敬还是有些疑惑:“但他如今手上没了兵权,即使想与我等一同投奔韩将军,也拉不出人马来啊?”

任展曲指轻叩案几:“手下无兵,不等于他拉不出人来,他任军主长达七年之久,难道在水军之中没有一二知己?”

张敬沉吟片刻,道:“可以一试,但不可抱太大指望,若实在不行也不用强求,只要有一两千人过去,也算是有了进身之阶。”

“这个我心里明白。”

“我今晚就去找他试探一二,若是能成,明日此时,我再带他来你营中,共谋大事。”任展站起身来,低声说了一句,随即便告辞离去。

张敬将其送出帐外,待其离去之后,杜友继才从黑暗之中钻了出来。

……………………

九月中旬,韩端兵出破岗渎,数日之间,便轻取句容、湖熟、方山、倪塘等县,屯大军于丹阳郡城之前,并立即伐木打造攻城器械,做出欲取建康之态势,欲逼陈顼将黄法氍水军调回建康。

然而刚过得两日,便有无数百姓蜂拥而至,要求加入韩军共讨无道。

讨伐无道什么的其实都是顺带,主要的目的,是想在军中混口饭吃。

老百姓真活不下去了。

连续几次征税征粮,已经将京畿各县搜刮一空,老百姓刚从地里收上来的粮食还没吃上几顿,便被朝廷征去了大半,剩下的还不够一家人吃到过年。

若韩家军不来,他们都要准备翻过破岗渎往吴地逃难去了。

一队队要求从军的“义卒”络绎不绝,这令韩端感到十分意外,但更多的却是惊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陈国民心尽丧,如何能不亡啊!”

韩端大声感慨,卜僧念也是满面笑容地说道:“主公揭竿而起,讨伐无道,百姓景从,此乃顺天应命!”

众将也是纷纷附和,但高兴之后,却又不得不面对如何处置这些“义卒”的头痛问题。

“不可能让他们留在军中,干脆发点口粮,让他们自行前往曲阿算了。”

秋收已经结束,三吴之地的粮食运不出去,价钱低至六七百钱一石,购买的人仍然不多,仓廪充实,让韩端底气十足,哪怕将丹阳百姓全部迁往吴地,他也能负担得起。

卜僧念却认为此举不妥:“若任其前往曲阿,恐怕用不了几日,京畿便再无人口了。”

建康早晚都要攻下,若是京畿无人,到时还得从各郡迁入人口来充实,卜僧念所虑也是不无道理。

但眼睁睁地看着百姓挨饿,这种事情韩端也做不出来,他沉吟片刻,问道:“不迁百姓,便只能调粮来赈济,但我军一旦撤退,这些粮食岂不是便宜了陈国?”

卜僧念道:“不迁就只有运粮来赈济,否则定然会有百姓饿死。主公,建康城内的人是命,这些老百姓的命也是命,不如假戏真做,强攻建康?”

“强攻建康?”

闻听此言,韩端顿时心中一动。

他此番出兵的目的,只是想佯攻建康逼退黄法氍京口水军,但如今看来,陈国已是民心尽丧,立即攻下建康,彻底灭亡陈国,也并不是不可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