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家具
姜珊虽然答应了朱玲当她伴娘的邀请,但是对陈光耀的心情却十分复杂。
陈光耀的痞气风流,看似还是和以前一样讨厌,但是自从上次在ktv见到他和王硕、梁汉鼎等人谈生意的情形,姜珊的心里又莫名的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虽然姜珊不想承认,但是对于她这样二十出头的年轻姑娘来说,一个事业有成又成熟稳重的男人,实在是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尤其是陈光耀不仅事业有成,还年轻帅气,相较于姜珊身边大部分的同龄人而言,实在是强太多了。
陈光耀倒是没注意姜珊看他的眼神不太对劲,只是一门心思的跟着朱玲逗笑。
朱玲实在是不想搭理他,便赶紧借口和姜珊去上课,把陈光耀给赶了出去。
…………………………
置办婚礼的事,因为朱玲要去中戏上课,所以主要的工作都落在了陈光耀肩上。
家里的小老头儿对于这件事也颇为积极,寻思着跟着去买了被套毛巾什么的东西,陈光耀也没扰了他的兴,便把钱给他,让他去张罗这些琐碎的东西。
至于陈光耀自己则是想办法去把婚房给装修起来。
他前几年的时候一直忙着做生意,也没想到会这么快结婚,现在看着朱玲方方面面都挺合适,想要定下来又不免有些仓促。
幸好金叶小区的老板是香江的外商,卖的房子虽然是清水房,但好歹还刮了一层腻子。
八九十年代的房子都是刮一层腻子就完事了,虽然随便一蹭就是一手白灰,但是条件就是这么个条件,也没办法。
陈光耀稍微讲究一点,赶去建材市场又找了几个油漆工又刮了一层油漆,虽然还是白墙,但好歹不是一摸就掉灰的那种。
墙壁粉刷好了,基础的水电都是清水房装好的,陈光耀只需要赶着去买几个插座和电灯开关就行,最主要的还是家具和电器这一块比较麻烦。
家具和电器都是大件的东西,而且有的东西还需要预定,一时半会儿买不到。
传统的木家具比较常见,但是带着海绵的欧式沙发就比较贵了,而且还不一定有货。
陈光耀找张兴城托关系去找他的熟人买了一套黑色的牛皮沙发,再添了个四方桌和几张木椅,算是不伦不类的中西混搭。
家具勉强搞定了,家用电器就麻烦了。
像是冰箱,国内的冰箱有小天鹅和海尔的,但是目前还是小厂,燕京城真正有路子的有钱人,基本都是用的洋牌子。
陈光耀一看这架势,好像自己还真有点搞不定这些东西,只能难得的和广城的郑德昌打去了一个电话。
“喂,昌哥,是我啊,我是阿耀。”
“阿耀?你咩事啊?”电话那头的郑德昌显得有些不耐烦。
当初陈光耀一把炸胡,勉强帮着郑德昌和肥佬坤继续给他供货,但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好转,水货电视机供不应求,郑德昌和肥佬坤明显又打算敲打敲打陈光耀了。
陈光耀自然也没有坐以待毙,一方面尽快转型做正行,一方面继续快进快销,争取从郑德昌这里多赚一点本钱。
虽然双方都有些燥动,但是眼下双方至少还没有掀桌子。
陈光耀这次让郑德昌帮忙,其实也有借题发挥,稳住沿海帮的意思。
“昌哥,我正月打算结婚,现在打算装修婚房。你能不能帮小弟搞点洋货啊?”
“洋货?洋货好搞啰,只要陈老板钞票够啰。”
“钱可以商量嘛,最重要的是能撑得住面子,我这里连个水龙头都不好买啊。这样吧,昌哥,你和坤哥帮我搞定这些家电,我给你们一人包一个大红包。”
“大红包?有多大啊?”
“十万块够不够大?”
“十万?”电话那头郑德昌似乎是意识到了什么,笑了笑道,“十万对陈老板来说也就是洒洒水啦。”
“那行,难得小弟办喜事,那这样,我给你和坤哥一人包一个八十八万的大红包!”
此话一出,电话那头的郑德昌一下子就不吭声了。
陈光耀说得很有技巧,他先试探着开价十万,明显是拉低了郑德昌的预期,现在又一人给了近一百万,无疑展现出了很大的魄力和豪情。
现在双方都还处于正常合作的阶段,基本上的价格和进货数量都是按照谈好的合同在走,所以也不存在需要突然加钱的理由。
陈光耀以自己办喜事为由,直接给郑德昌和肥佬坤一人近一百万的红包。
一来是为了表明自己想要继续合作的心意。
再者也是表明他知道郑德昌和肥佬坤想加钱,他现在办喜事,愿意好好谈,所以先把钱给了,这件事暂时先不提,过几个月再说。
电话那头的郑德昌沉默了一会儿,似乎也在琢磨要不要接下这个大红包。
他们现在和陈光耀的合作,一个月是给三百万的货,赚的钱基本上是属于对半分,他们倒手能赚个一百多万,运到燕京之后,陈光耀卖出去能赚个一百多万。
现在陈光耀一次性给了接近两百万的纯利润,已经算是很大的妥协。
郑德昌犹豫了一下,还是同意了陈光耀的方案,别管陈光耀是不是办喜事,这件事这么谈,的确还可以。
“行啊!陈老板大气!你放心,我都给你搞香江最流行最好的牌子!”
“那就多谢昌哥了。行,长途电话好贵的,代我向坤哥问声好。我知道你是大忙人,就不打扰了。”
“行。”电话那头郑德昌也没有废话,答应一句之后便挂断了电话。
陈光耀拿着电话,一直等到电话那头传来“嘟嘟嘟”的忙音,这才缓缓的放下电话。
虽然这件事谈好了,但是他的脸色还是有些阴沉。
他不太喜欢这种花钱平事的方式,尤其是他还得用办喜事这样的理由,只不过势比人强,这个年头本来就是卖方市场,有货就能赚钱。
他作为一个一无是处的中间商,哪怕郑德昌要敲打他,他也只能受着。
他一直想要转型进影视圈,也是因为未来至少十年二十年之内,做经销商始终是个受气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