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使用快捷键[F11] 享受更好的阅读乐趣)

设置X

第23章书里印记

路费?

在大唐陇西道晚上趴着,迷糊来到民国的狄云,弄不明白什么情况。

“在大唐我是没有多少的银两,好像能有千八百只的羊。”

“羊?”

听着就来气,你没把大唐的天带过来有多好,婉儿想着又跟狄云来了劲:

“你总不能会说,在大唐你还有座大明宫?”

大明宫狄云还真的去过。

每逢有重要的部落番王,是要到大唐帝都朝拜觐见天子,陇西道的铁甲重骑会全程护送,自己没少摊上过这样的美差。

好吃好喝,钱财物品给的自然也不少,这个事他没敢说,说了一个铜板也没有带过来,更没法对婉儿交代。

见狄云眼睛又不转了轴,婉儿发现了问题。

“你从哪里得来的,这么多金银大洋?”

好像完了!

路自个给整没了,狄云这个懊恼劲。

只能如实说来。

风墟城里的大寨主马云天,愿意归顺收编,特意打典给咱们的银两。

至于老康头所说的,楼兰城国王的小宝库,狄云没敢告诉婉儿,真有假有这事不好说,说了她准让自己带着去找宝不可。

眼睛一下不眨,用心细细来听的婉儿,猛然像醒过来一样,又追问起狄云:“就给拿这点见面礼?”

这些钱财,狄云亲手接收过,知道给拿来打典的金银大洋多少。jiqu.org 楼兰小说网

“这里有这么多的人来分,导演给我十之三四,已经算是够多了。”

婉儿听了还是不依不饶:“导演他一定黑了你,还有我的份呢?”

见财起意,瞬间要坏良心,怪不得与我在一起的兵哥哥们,逛完了翠花楼回来,都说钱财不够用。

“给的不少了,咱俩总不能悄悄全留下?”现在狄云知道了厉害,也是没有办法。

才来没两天半,开始要对起嘴来干,婉儿显然不高兴。

“这点钱财我是先给你攒起来,以后想讨老婆,你不得给人家点啥?”

讨人说老婆的确得用钱财,自己有时想上翠花楼,一起跟兵哥哥们去看看热闹,他们也是总说这套话,每每就是不带自己去。

不过这事有些不对,她拿了我的钱财,到用时不还给我怎么办?

眼睛一动不动,狄云琢磨着婉儿想:“到时候不给,用她自个来顶账。”

想着,他还偷着乐了。

眼睛又不转轴,突然坏笑起,见狄云这样,莫非脏唐乱宋果然名不虚传?

婉儿想着感到狄云怀里揣的书,绝对有点问题。

“你怀里的书……快给我拿出来看看!”

“书……?”

这个通,那个焉的,狄云怕给她看了,今晚的事要更没完。

“是本《唐纪》,帝王的流水账,咱百姓看了没大意思。”

《唐纪》从《资治通鉴》中分离成册,写书的人本意为了高大尚。

有时书里的一个字,层次不同的人能揣摩出来八十个意思,根本不想给黎民百姓来消遣娱乐。

从而导致了存世的广度,认知度并不是很大,相反还没有不入流的与一些剧本流传得广。

下层的平民百姓,尽管有能读书识字的,也是没有机会来接触看到这书。

既使有了机会,也不可能会去啃这本书,像时下最热的《唐诗宋词》,婉儿她翻起来还没够。

怀里他藏的书不给看,又听狄云说什么“糖记”还“饼记”的,婉儿认定就是眼下不入流的**,什么小金……小梅的破事书。

越不给看,婉儿越着急:“快给我交上来,看看你这书里,到底卖的什么迷糊药。”

知道书里对婉儿的形象,记录刻画的不是太好,让她看到了,今晚的事好像真没完。

这个不想给,那个总想要。

拉来扯去,狄云眼见自己的手指又被婉儿给掰了去,月牙印再好看这玩意儿也疼,只好硬着头皮乖乖上交。

心里却暗暗祷告,那几个字你翻不到才好。

女人心细,她不管这书有没有意思,还真从头边看边读。

有些字狄云不认识,听了也等于白听,不如看她那张十分专注的小俊脸,还比较有意思。

不知为何,婉儿对这些某年某月的帝王流水账,还看起了兴趣。

过会儿,她发觉狄云总盯着自己,分明想不学好?婉儿给他指了指小箱子上的书。

“你看那一本,风情万种,绝对更有意思。”

《唐诗宋词》,唐就是唐,词爱送就“送”,反正现在狄云对有“唐”字的东西,相当的敏感好奇。

第一首是老张的,这个他早就听说过,花草树木弄成这样,大唐里的狠人又过于太多,一般般而已。

翻翻看看,觉得这首诗不错,很像小磨叽的风格,又觉得他不可能会有多大的出息。

心不在焉,一目十行,翻着翻着他就有了看头。

“咋地……?”

大唐这以后的狠人,有这么多,这么狠?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这在大唐绝对是了不得的事。

如此的意境,如此的情怀,如此的如此……

就是在人才济济的大唐,能写出这样好诗的人,总能换得一官半职。

陶冶情操,抒发情怀,非常美好的事,不知道为何缘故,狄云还给大唐这些名人算起命来。

翻看到李白的诗句,豪放洒脱,超乎仙界,这个人太牛,谁也用不了。

越看越好看,感觉如获至宝,这些诗如若在大唐,随便鼓捣出去一首,捞个一官半职绝对没有问题。

他这里看升官秘笈上了瘾,婉儿现在拍的是唐戏,总想从中找到自己真实的影子

小帐篷里各忙各的,暂时算安静下来。

顺着年代往下看。

大唐前一号人物离职快,二号人物接班时间不算长又殉了职,三号人物吃粮不管事,自然有人粉墨登场,这样离她这个角色可不远了。

指尖顺着划下来,终于有所发现。

短短的百十多个字,婉儿与狄云一样,读了能不下几十遍。

不过,字是一样的字,看出来的意义,完全是两回事。

《唐纪》里的上官婉儿,受命于武皇也好,自己喜欢爱玩这个三角游戏也罢,总之与武三思走的相当近。

而导演让狄云来扮演下场戏里的武三思,这书里写得越近越通才妙,这样自己会更加有戏。

不再看《唐纪》了,婉儿拿起来了剧本。

细细翻看,是有武三思与自己的多场戏,但这部电影拍的也快要结束。

她心里不得劲,又看狄云捧着《唐诗宋词》着了魔一样,头都不抬。

什么毛病,这么快给他风了,然后就“留”住了?婉儿琢磨着开逗:

“大官人,学来了点东西?”

“哦……这本书全是真才实学,在我大唐背下来,换来个宰相不成问题。”

看了半天,看出这个效果来,婉儿不由觉得狄云确实是个奇才。

“你可曾是从东土大唐而来,我的御弟哥哥?”

“唐三藏我可比不了。”

“呵呵……露出马脚来了吧?《西游记》你那个时候可没有写。”婉儿终于找到狄云的破绽。

看婉儿一惊一乍的,她绝对有毛病,狄云只好对她讲:

“取经的玄奘何时出的玉门关,那时我自己还小,真的不知道。回来时自己是没有亲眼看到过,但我听守边关的将士们,可足足讲了一年。”狄云皱眉思索着,对于他来说简直是前生往事。

“我不相信,按照你的说法,我还是铁扇公主?”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网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