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除岁有清欢(二)

宁荣街,荣国府。

除夕凌晨,贾母等有诰封者,皆按品级着朝服,坐八人大轿,进宫朝贺,行礼领宴毕,返回时已近中午。

贾琮、贾政带领族中子弟,在宗祠前场排站立。

贾家女眷事先进入宗祠后堂口排班等候,迎春、探春、惜春等姊妹都在列,惟独不见黛玉的,

她虽得贾母宠爱,但却是外姓之人,年节皆不入祠堂。

早上,她给贾琮送完年礼,虽因邹敏儿之事,心中微微失落,说自己要回房歪着养精神,其实也有年节思亲,回避外家宗祭的成分。

等到贾母车马回府,男女子弟才一同引入宗祠。

除夕祭祖,贾家主祭之人,已几经改移,从最初的贾敬先变为贾赦,今年的主祭之人,本因改为承袭世爵的贾琮。

但贾琮以孝道礼数为先,将主祭之位让给贾政。

这并不单是出于对贾政的感念和尊重,而是在贾琮内心深处,从小到大,所受的各种波折,他对贾家并无充分的归宿感。

这场除夕祭祖,最终由贾政主祭,贾琮陪祭,宝玉献爵,贾环献帛,贾兰捧香,偏房男丁展拜毯,守焚池。

青衣乐奏,诸般礼数规程,一一拜兴,焚帛奠酒,礼毕乐止,直到结束,除夕已日头西斜。

等到祭祖完毕,贾母带着荣国府一脉子孙媳妇,至荣庆堂后大花厅摆开家宴。

因天色还未黑透,各处席面还未摆上酒菜,王熙凤指派婆子摆了瓜果茶水,又在花厅四周游廊通道,遍点各式花灯,明丽灿烂,炫人眼目。

贾母和薛姨妈等人说话,迎春、宝钗、探春、惜春等姊妹在一边或赶围棋,或骨牌。

贾琮自承袭荣国世爵,已被人从后辈子弟的位份中,自然而然剥离出来,仿佛他再和姊妹们聊天取乐,就有些不成体统。

贾政早早拉他到花厅外抱厦,和代儒等太爷辈、及几位偏房文字辈叔伯聊天说话,诸般话题沉闷无趣,让贾琮有些昏昏欲睡。

一位文字辈叔伯和金陵偏房常有通信,闲谈中说起金陵甄家的事。

言说金陵锦衣卫新到任千户王彰江,精明干练,手段凌厉,似乎和金陵甄家颇有芥蒂。

到任伊始,便翻查甄家店铺牵扯火器私造旧事……。

贾琮原先被他们虚浮的话题,弄得很是无趣,但听到这消息,不禁心中猛然一跳。

甄世文牵扯火器私造一事,就像贾赦牵扯火器私运一案,只要不去稽查追究,就能混迹过去。

但如有人得到皇帝授意,不再顾忌甄家的隐势,全力翻查究底,甄世文一案必定难逃罪愆。

当初锦衣卫千户葛贽成,并不是无能之辈,但他忌惮甄老太妃的存在,对甄家的稽查不敢肆无忌惮,必要用实证论罪。

但葛贽成没有充足时间,也没有足够权柄,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出甄世文的实证,再加上甄世文在关键时刻,离奇死亡。

诸般原因纠结,才让葛贽成陷入僵局,之后杜衡鑫突然遇刺……。

所有一切的背后,似乎有双看不见的巨手,在掌控着其中节奏和走向。

在这样难测的境况下,葛贽成一败涂地,丢官罢职,输的一点都不意外。

如今甄老太妃已故去,甄家已失去最大的靠山,旧事被重新翻起,充斥着一股居心叵测的味道。

贾琮突然想起如今身在城郊皇陵,为甄老太妃守制半年的甄芳青,心里生出担忧……

……

嘉昭十四年,除夕,日落时分。

神京城北郊外,洪宣帝陵。

在帝陵西边,有几座供守陵皇族居住的别苑。

除夕之日,即便有守灵的皇族子弟,也都各自返回府中守岁。

只有一座别苑还灯火通明,别苑的院门处停着两辆马车,不少奴仆正在搬运东西,进进出出。

别苑正房中间,一个精美的福禄寿祥云泰蓝镂空熏笼,闪烁着火红的微光,熏笼里上等银霜炭混了苏合柏香,散逸出馨香温热的气息。

甄芳青虽从小在宫中教养长大,但最近五年都在金陵,已习惯南方温和天气,再次乍临神京严寒,也有些不受用。

房中虽熏笼滚热,她还是捂得上下严实,俏脸雪白晶莹,妙目澄澈如水,风姿卓绝,清艳动人。

上身穿银蓝底工绣团花褙子,外面罩一件无袖黑狐裘长袄,头上带着玄色狐裘昭君套,左手上抱着个铜光闪动的手炉。

此时,她左手搂着手炉取暖,右手翻看金陵寄来近两月的生意账本。

丫鬟蓓儿笑着进来,说道:“三姑娘,荣国府琮三爷送了两车年礼过来,如今外头小厮正搬运。

有上等的胭脂米、碧梗米各五十石、熊掌五对、獐鹿孢羊等活物十只,河鲜海货二百斤,三百斤上等的银霜炭。

还有其他一些稀罕东西……。

这些东西用上一个冬天都是不尽的,琮三爷对姑娘还挺体贴,担心你一个人过冬,这些细巧事情都帮你算计好了。

姑娘安置的年礼,刚过晌午,刘大娘就打发人送到伯爵府了。”

甄芳青合拢手上的账本,微笑说道:“玉章送的东西,你各式挑一些,让厨房烧些南方菜式,等会你和大娘一起陪我守岁。”

两人正说话,刘显家的进来道:“姑娘,我们当家的从金陵捎来书信,是让家丁快马急送来的。”

甄芳青听了这话微微一惊,她因甄老太妃丧事,客居神京守制,家中生意都交给刘显代理。

她知刘显处事谨慎小心,懂轻重缓急,如今正是除夕年关,他会让家丁快马送信,必定是金陵出了什么变故。

甄芳青接过信件拆开,飞快浏览一遍,秀眉微颦,脸色有些凝重。

刘显家的问道:“姑娘,我们当家的在信里说了什么要紧事?”

甄芳青说道:“显叔在信上说,金陵锦衣卫千户葛贽成被罢免,接任千户王彰江一到金陵,便重新翻查三哥牵扯火器的旧案。”

刘显家的是甄家二房内管事,多少知道甄世文之事的底细,原先大房三爷亡故,他那些嫌疑事也就了结了,没想到又要被翻腾出来。

刘显家的问道:“三姑娘,锦衣卫翻查三爷的旧案,会不会对甄家有妨碍?”

甄芳青语气轻松的说道:“三哥亡故之后,家中的生意和店铺都已经由我整顿。

但凡违矩之事,不忠之人,都已处置报官,并无什么把柄,锦衣卫便是重新翻查此事,也很难抓到什么痛脚,也不用太过担忧。

我会给显叔回信,此事眼下到不用太急切,今日是除夕,你们都去忙守岁的事吧。”

等到刘显家的和丫鬟蓓儿走出房间,甄芳青脸上原有的轻松,便慢慢淡去。

她望着正屋中供奉的甄老太妃神位,喃喃说道:“老祖宗你尸骨未寒,甄家却已失屏障,这是墙倒众人推,有人要秋后算账……。”

她从正屋中博物架上一个暗格中,取出一个精致的木盒,从里面拿出两张纸张,仔细端详片刻。

这是当日他从邹怀义的秘帐上撕下来的。

她微微叹了口气,目光无意间看到墙上挂的字幅,这是贾琮写的那幅临江仙。

它是甄芳青的心爱之物,到那里都会带在身边。

字幅上每一个字都显古拙俊逸,气韵不凡,如剑似戟,透着淋漓勃发的英气: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

荣国府,大花厅。

贾母在大花厅和外头抱厦共摆了十余席,花厅里摆了五席,坐的都是荣国府女眷。

每一席旁边设一小案几,焚着御赐百合宫香,摆着茶吊、茶碗、漱盂、洋巾之类,还放了布满青苔的小盆景。

席上除了贾母、薛姨妈、邢夫人、王夫人、王熙凤、李纨、尤氏、宝玉、迎春、黛玉、宝钗、探春、惜春、邢岫烟等人。

再一类便是贾母房里几个老嬷嬷,贾政房里周姨娘、赵姨娘,贾赦房里两个有名份的姨娘,贾琮房里的芷芍、英莲。

另外几座相陪偏席,便是府上如今有头脸的管事婆子和执事丫鬟,如林之孝家的、鸳鸯、平儿、五儿、袭人等人。

其实贾琮刚任命的荣禧堂管事丫鬟小红,本来也能进偏席相陪,却是被林之孝家的拦住了。

如今自己女儿还是闷声大发财最好,刚新鲜热辣上了位,就跑出来露脸,没得让人觉得轻狂。

要是因此驳了二太太的脸面,大正月里闹出事情,反而就不好了。

……

王熙凤又在大花厅到抱厦之间,空出一些位置,请了两个口齿伶俐的女先儿,配上几个打牙牌小鼓的乐伎。

说一些玉簪记、满堂春、喜盈门之类的欢快评书,愈发将荣国府除夕夜宴烘托得喜庆热闹。

贾母是好高乐享受之人,在这种年节场合,她自己都是说笑不忌,因此大花厅中各席女眷,吃酒说话,都不怎么拘束。

只是按规矩,除夕要熬夜守岁,也没人敢过于贪杯,各人都扣着酒量,陪席的执事婆子和丫鬟,因担着差事,更是浅尝即止,或滴酒不沾。

反而是花厅外的抱厦那五六席男丁,因坐了爵主贾琮、堂官贾政、族学太爷贾代儒等人,其余在席子弟都规规矩矩,不敢有半点放肆。

快至亥时,探春便有些不耐烦,叫了丫鬟去把贾琮请到内席,让他和姊妹们合席说话,总算让贾琮摆脱了抱厦里无聊的男席。

酒席上最开心的大概就是宝玉,往日姊妹们都在东府进出,这一年他和姊妹们一起说笑,已比往年少了许多,实在甚是烦恼。

只是东府是御赐伯爵府,规矩森严,门槛太高,即便是老太太也不好干涉说话。

宝玉多半也只能望而兴叹,让他因此摔玉撒泼,他已经不敢了,因他知道黛玉最膈应摔玉,当年就是因为摔玉,两人形同陌路。

所以连累得宝玉白白荒废了摔玉的把戏,而且那日宗人府上门训斥,经历刘舒友特意提醒贾政,关于衔玉之说的忌讳。

从那个时候开始,贾政便开口让宝玉收好那玉,不许每日带着招摇。

贾母和王夫人虽不舍这经营十几年奇异体面,但想到会因此恶了宫中那位,也只好忍痛默认贾政的决定。

贾琮看着席上不带宝玉的贾宝玉,总觉得有种说不出的荒诞滑稽。

……

但宝玉对此无知无觉,今日和姊妹们团团坐了一席,吃酒说话,当真让他乐开了花。

况且,今日次席上还有东府久负盛名的芷芍、五儿、英莲等美貌丫鬟,都是他平时极少一窥芳颜的。

当真是春兰秋菊,各擅胜场,宝玉心中赞叹,本以为家中几个姊妹便是上等的,没想到天地钟灵毓秀,竟还生出这么些奇绝女儿。

可惜这些人怎么都进了贾琮房里,他一个酸腐禄蠹之流,竟然会有这样的福气,而自己这种超迈俗流之人……。

宝玉心中正浮想联翩,或悲愤,或怜悯,一双眼睛却是不停的往次席上瞟,欣赏那些让他沉醉的女儿丽色。

突然,隐约感觉到什么,他偏头一看,同席的黛玉瞟了他一眼,秀眉微颦,动人之极的秋水双眸,眼波中透着疏远和责难。

宝玉心头像是被刺了一下,莫非自己偷看东府的丫鬟,林妹妹竟然不高兴,那可是了不得。

宝玉一下便正襟危坐起来,不敢再往次席上瞎看,只和姊妹们谈笑,怎么样也不好在林妹妹面前失态。

席上的贾琮将黛玉这一幕看在眼里,心中微微一笑,黛玉见他看自己,便想到早上见过那张淡蓝色薛涛笺。

深巷烟火思浮生,一江春水怨别离。

黛玉想到如不是三哥哥招惹人家,那邹姑娘怎会对他这般用情至深,虽然好像找不到理由,但是心里就是不舒服。

她想到这些,便有些负气的偏着头,忍住不看贾琮的目光。

……

等到时间到了亥时末,次席上的管事婆子和执事丫鬟,便各自向贾母道恼告退。

因除夕之夜,各处爆竹火花,各房灯油蜡烛,最容易出事,她们身上担着职司,自然要各处巡查,或各自回房操持。

黛玉见芷芍等人都走了,也觉得有些困乏,凑准空挡,趁大家忙着取乐说话,便起身往花厅偏门而去。

贾琮见了也起身跟了出去。

宝玉虽然怕黛玉嫌弃,不敢在偷看次席上的丫鬟,但是他对黛玉还是很关注的。

突然见她独自起身离开,便想着跟着去说话,也起身跟了出去。

黛玉出了大花厅,沿着风雨游廊走了几步,两边廊檐下挂着五颜六色花灯,十分绚烂美丽。

但黛玉面对绚烂灯火,却有些意兴阑珊,又想到年节之际,离家数年,生母早亡,父亲远离,心中说不出的空落。

突然后面传来贾琮的声音:“林妹妹,你一个人要去那里?”

黛玉心情沉郁之中,突然听到贾琮的声音,心中乍然惊喜,回头不知觉的应道:“三哥哥!”

斑斓绚烂的灯火之下,贾琮的笑容出现在她面前,问道:”大年夜的,一个人出去做什么?”

黛玉心中莫名欢喜,口中却说道:“我乏了,回去歪着去。”

这时后面传来宝玉的声音:”林妹妹这是要去那里,你站一站。”

黛玉一听这声音,眉头一皱,仓促之间,突然纤腰被贾琮一搂,被他牵带到游览的转角处,正好站在廊柱的阴影中。

黛玉感到自己几乎被贾琮搂在怀里,心中一阵慌乱,却又有些舍不得挣脱。

宝玉几乎是从眼前走过,但廊柱阴影正是光线盲区,在绚烂明亮花灯映衬下,完全是一片漆黑。

宝玉刚才隐约看到黛玉的影子,不知为何一下子就失了踪迹,心中迷惑,便继续向前寻找。

等到宝玉走远了,黛玉才下意识挣扎了一下,嗔怪道:“三哥哥,你这是作甚,不许拉拉扯扯。”

黑暗之中,贾琮轻笑道:“难道你想宝玉找你罗唣。”

黛玉微微傲娇,说道:“我也不和你罗唣。”

这时她才意识到,贾琮还搂着自己的纤腰。

她正要挣扎开来,贾琮却已自己松开,反而让她生出微微羞涩的遗憾。

贾琮笑道:“如今刚过了亥时,那东西多半要送来了,我带妹妹去看一个好玩的东西,妹妹一定会喜欢。”

说着也便拉着黛玉的小手,走了一条偏道,直往东府而去,省得半路撞上宝玉。

却不知他们刚离开不久,在花厅中不见了黛玉的紫鹃,便跟出来寻找自己姑娘。

……

虽然时间接近午夜,但因近日是除夕夜,王熙凤早命人在府中各处,遍挂花灯,以示喜庆。

因此即便是黑夜,四处灯光明亮,道路走动便利。

黛玉被贾琮拉着一路走来,沿途的树木和房舍的影子,不断在两人身上掠过,伴随着两人踢踏轻灵的脚步声。

黛玉感到贾琮握着自己的手掌,如此温暖有力,让她心中升起融融的安定感,心中原本那丝小性嗔意,很快被心中的柔情消融无踪。

原本她是被贾琮拉着走路的,很快便开始主动跟上贾琮的步伐。

问道:“三哥哥,你是不是又哄我,这黑灯瞎火的,那里还有什么好玩的物事。”

贾琮笑道:“我什么时候拿瞎话哄过妹妹,你跟着我便是,等会儿见了一定喜欢,就是涌金斋是不是真做出来了。”

两人经过梨香院,过了两府夹道小门,一直便往登仙阁的方向而去。

一直走到登仙阁下那片种满玄墓山梅花的梅林,又走上林畔水榭上一座石桥,贾琮便停下了脚步。

天上云顥溶溶,桥下流水潺潺,水边梅蕊枝斜,清冷奇香馥郁。

黛玉笑道:“今晚的夜色倒是极好,但却并不罕见,这就是三哥哥说的好玩的物事,还说不是哄我。”

贾琮笑道:“你再等等。”

……

两人在石桥上只站了一会儿,远处便走来好几人。

黛玉认出走在前头的,是内院一个管事婆子,跟着她身后的妇人却是个陌生面孔,后面还有几个粗使丫头,各自带着几箱子东西。”

贾琮对面相陌生的妇人问道:“这位大嫂可是涌金斋的人?”

那位妇人笑道:“回伯爷的话,涌金斋的老板是我当家的,我当家的接了伯爷的来信,连日便赶制了伯爷要的东西,总算没耽搁事情。”

贾琮高兴的说道:“如此甚好,倒是辛苦洪掌柜的。”

那妇人连忙说道:“伯爷对我们家有大恩,这话可是折煞我们了,要不是伯爷让我家老爷子,进火器营造坊当差。

我们一家子那里有能为,来到这天子脚下所在,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大恩难以回报,伯爷吩咐些许小事,我们必定要做好的。”

贾琮笑道:“如此辛苦这位大嫂,想来你一定懂得操持之法,让我们欣赏一下洪家的祖传手艺。”

那妇人连忙答应了,指派那几个粗使丫鬟,将其中一箱东西按次序摆放在水边,又细心的接上各种引线。

对着贾琮说道:”伯爷,我要开始了。”

贾琮对她点了点头,那妇人取出火折子点燃其中引线,只听得几声尖锐的啸声,天空中已绽开绚丽的烟花。

那妇人在桥下喊道:“伯爷和小姐看仔细了,正章就要来了。”

水畔的那箱物事不断向天空喷吐火焰,不一会儿绚烂瑰丽的烟花,弥漫了一整片天空。

白的似雪,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绿的如翠,绚烂多姿,美不胜收。

黛玉俏脸上满是欣喜欢愉:“三哥哥,真的好美啊,你看那里像一轮圆月,那里是一座石桥,还有梅花和绿枝。

三哥哥,这烟花好生神奇,当真绝顶天下,闻所未闻。”

……

此时,天空中由烟花组成的石桥、明月、梅枝等绚烂图案,很快便淡去熄灭。

黛玉不无遗憾的说道:“三哥哥,这样美丽的烟火,我明明是第一次见到,怎么看着这等眼熟?”

此时,水畔哪箱烟火发射完第一轮,竟然接着发射第二轮,天空中又出现那明月石桥红梅的奇景。

黛玉已忍不住欢声雀跃,贾琮取下随身的香囊,举到到黛玉眼前,笑道:“妹妹说看得眼熟,是不是和这上面一样。”

黛玉一看到这香囊,一双明眸秋水盈盈,充满欢喜和明了,一下子眼眶便湿润了,那些许薄嗔失落,早已不见踪迹。

那个香囊是当年贾琮去辽东巡边前,黛玉亲手绣了送他,一直被贾琮随身携带,香囊上正是绣着石桥明月红梅图。

那天上由烟火组成的奇妙图案,完全临摹了香囊上所绣的图形,惟妙惟肖,巧夺天工,令人惊叹。

黛玉看着天上未完全消散的绚烂图画,一双美眸之中都是赞叹痴迷,不知不觉靠在贾琮怀里,任由贾琮轻轻搂着纤腰。

此时,江畔的那箱烟火,开始发射第三轮,漫天烟花次第绽放,火树银花,绚烂如诗。

石桥上依偎的两人,在瑰丽炫美火光的照耀下,恍如非尘世中人。

那些次第喷涌的烟火,最后一次组成奇绝图画。

天上人间,石桥红梅,两两相对,一轮烟火明月倒映桥下水中。

只在刹那间,生出绝妙无伦的异相。

这一幕必定会永久镌刻,不管生死契阔,不问跌宕离合。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