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三十号,公司结算利润分红,晚间众人聚餐。
十二月三十一号,正好苏维忠休班。
苏安瑛姐妹几个都领着丈夫和孩子,回娘家团聚。
如今苏家六个闺女,有四个都在东岗,姐妹四个领着丈夫孩子回来,十几口人呢。
苏家这三间房不大,平常日子就老两口,韩彩娥总说家里空的慌。
这下闺女姑爷外孙子回来,就觉得屋里一下子就满了。
孩子们叽叽喳喳围着姥姥姥爷转悠,把苏维忠和韩彩娥高兴的,不知道怎么好了。
“快,赶紧拿出来点儿好吃的给孩子们。
那个,家里还有啥?中午做点儿好菜。”
苏安瑛她们怕爹妈花钱,所以提前没跟家里打招呼,这冷不丁全都回来了,苏维忠夫妻一点儿准备都没有。
苏维忠就赶紧跟妻子说,让妻子准备点儿饭菜啥的。
“你看,你们要回来也不提前说一声儿,好歹让你娘去买点儿肉啊。”
“爹、娘,啥东西都不用准备,我们都带回来了。
一会儿我们姐妹几个去做饭就行,快让娘歇着吧。
这一秋天也把娘累的不轻,帮我们做货挑栽子,又帮老四看孩子。
今天二老啥都不用管,我们就办了。”
韩彩娥刚要穿鞋下地,被几个闺女给按住了。
闺女们孝顺,不让韩彩娥下地,韩彩娥也就没坚持。
只抱着老五苏安芳家的儿子李佳瑞,逗着小娃玩。
李佳瑞去年秋天出生的,如今已经一周岁多了,小家伙长的虎头虎脑可好玩儿了,招人稀罕。
韩彩娥抱着外孙子不撒手,亲的不行。
许海源、许海清、纪鸿亮这三个男孩,对小表弟没啥兴趣,他们仨跑一边儿玩去了。
倒是许瑾萍、许瑾慧俩人,都挺稀罕这个白面团子一样的小表弟。
许、苏两家,目前比许瑾慧小的,就只有苏安珍家老二南晓亮,还有这个李佳瑞。
南晓亮在大营,离着远,也就过年了能见一回。
许瑾慧难得瞅见个比她还小的娃,这个稀罕劲儿就别提了。
许瑾慧摸了摸表弟那肉乎乎的小手,忍不住亲了口。
“姐,你看他的手多好玩啊,肉肉的软软的。”
“你小的时候也这样,胖乎乎的老可爱了。”
许瑾萍就笑了,在她眼里,自家妹妹也不大。
许瑾慧被姐姐夸了有点不好意思了,忽闪着大眼睛。
“还是小弟弟好玩。”
许海源领着弟弟和表弟玩,许瑾萍姐妹哄着小表弟,正好大人们可以腾出工夫来唠嗑。
韩彩娥看了眼苏安花,这丫头结婚都快一年了,肚子还没动静,简直愁死人。
这会儿当着这么多人,韩彩娥不好开口。
心中已经打定主意,等会儿找机会,得跟闺女好好说一说。
哪有结了婚还不要孩子的?
姑爷是历家最小的孩子不假,亲家两口子也早都抱了孙子外孙,人家是不催,那也不行啊。
该要还得要,早点儿要孩子,早点伺候大了离手。
这要是太晚了,上岁数了生孩子也危险。
苏安花自然是不知道母亲在想什么,她正跟姐姐们聊天呢。
这一秋天都忙,别看苏安花和苏安芳都在参场,住的也不算远,可见面的机会属实不多。
一天天忙死了,成天睁开眼睛就上班,加班忙活到天黑,累的回家恨不得躺下就睡。
哪有那时间去找姐姐闲聊啊?
一个单位都这样了,更别提其他人,真是有些时候没见着了。
“四姐,你和四姐夫咋样啊?”苏安花最关心上,还是苏安芬。
毕竟姐妹几个里面,如今日子最差的,就是四姐家里了。
“还行,挺好的。
二姐家那个山货庄,原本寻思着开业晚了,今年没多少生意呢,没想到那些南方老客儿订了不少货。
你姐夫开着车,四处去小屯子收各类山货。
我这边按照人家老客儿的要求,分类装箱发货。
别看今年开业晚了,也没少划拉。店里生意也还可以。”
说起山货庄那边,苏安芬可有精神了。
别看他们两口子过来晚,但是这一秋天纪同忠没少划拉山货,店里生意也还可以。
当初许世彦跟纪同忠两口子定的协议,给开保底工资,卖出去货有提成。
前几天两口子算了下,这一秋天俩人忙活着,也能挣个两千来块钱,比他们在家种地强多了。
而且纪同忠对收山货这个生意还挺满意的,成天乐呵呵的出去收山货。
夫妻俩都商议过了,等着来年开春事情少,他们回去把地种了。
纪同忠得空回去侍弄地,家里爹妈还能帮一把。
两口子好好干活挣钱,争取过两年,就搬到东岗来。
“你们不知道,二姐家今年不是棒槌长的好,大货多么?二姐留了十多棵棒槌泡酒。
山货庄开业后,就专门买了玻璃瓶子,把那些棒槌摆在店里好看的。
结果被南方老客儿给看好了,非得买走。最大那棵,卖了五百多呢。”
苏安芬满面笑容的说起来开店趣事。
“一棵参卖好几百啊?我的天,也太值钱了吧?”
苏安花和苏安芳俩人一听,不由得啧啧称奇。
“那棵参半斤沉,原本是打算留着给咱爹的。
结果让人家看中了,死活非得要买,没辙只能卖了。”苏安瑛笑笑。
“后来要不是我拦着,那几棵参都得让人买走了。
好歹算是给咱爹留下一棵,就是小了点儿,也就三两左右,但是形挺好看的。”
鲜人参泡酒竟然那么抢手,这又给苏安瑛提供了一个思路。
明年可以试着多留出来一些鲜参泡酒。
尤其是大货,做红货麻烦,一个弄不好就打瓣子了,不如留着泡酒,卖的价钱也高。
“不管咋说,也是二姐和二姐夫会侍弄棒槌,一般人家,上哪儿有半斤沉的棒槌啊?”
苏安花在参场上班好几年了对这些还是懂点的,那么大个参场,也没听说过几棵半斤的棒槌啊。
“嗯,你姐夫说了,往后要专门往大货上发展,这个挣钱多。”
关于参地未来发展,两口子也议论过。
苏安瑛想大面积发展人参,趁着如今有这个条件,不如就栽上个千八百丈,三年后起货,能卖不少钱呢。
但是许世彦不同意,他还是坚持走精品路线。
说太多了侍弄不过来,指望雇人干活白扯,雇的人再咋地也比不上自家侍弄精心。
许世彦说了,一年就栽一百丈,往后要往大货上发展,做精品中的精品。
如果弄好了,比一千丈还挣钱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