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瑀,孤知道你。”八皇子没有之前的意气风发,狼狈不堪的依靠在客栈的门上。
厉声道:“孤乃太上皇钟意之人,大周王朝的继承人。
李钧,不过是太上皇选出来的一个替罪羊。
你就算打败了姑孤的江南大军,太上皇那还有禁军,京营。”
“你现在若是弃暗投明,孤将既往不究,还会封你做个大官,让你振兴贾家门楣!”
贾瑀看着已经被吓破胆的八皇子,也就是吴王李锋,将横刀插在地上。
“殿下,安安心心的在您工地上当个王,不好吗?”
贾瑀不懂吴王的想法,当皇帝那么累,每天要处理那么多事情,干不好还会被人说,干的好了,还是要被人说。
反正自古以来,当皇帝的除了那些被关于昏君的人过得比较潇洒外,其他哪个皇帝过的舒服了?
还不如当一个闲散王爷,在自己的领地内,只要不做的太过分,可以快快乐乐的过完一生。
这可比当皇帝要舒服很多。
李锋面露讥笑:“皇位就在眼前,天下之人谁不想争?
孤,无非就是运气不好,也没有料到你竟会如此悍勇。”
李锋说着大笑起来:“可就算如此,孤,不,朕也依旧是皇帝,这个位置本来就属于朕的。”
“哈哈哈!”
李锋大笑着,披头散发,如同疯子一般。
“殿下,殿下,您怎么了!”
“殿下。”
挡在他面前的两个小太监看到吴王的样子,跑过去。
两个人按都按不住李锋。
贾瑀就静静的看着眼前的表演。
这家伙肯定是装疯,好像砍他一刀。
贾瑀最后忍下这个冲动,叫人过来保护吴王,等待皇帝发落。
京城可不安全。
贾瑀就能感受到,四面八方有大量的眼睛在盯着他。
这些视线中,有很多不怀好意的人。
吴王身份高贵,要是死在这里,问题可就大了。
此时距离战斗开始到结束,不过一个时辰。
一个时辰的时间,吴王败了。
皇帝高兴的返回皇极殿,召集大臣议事。
昨天,召见大臣,满朝文武无一人发言。
他,今天倒是要看看,满朝文武的态度。
同时,调动一千名玄甲铁骑充当皇极殿的守卫。
另一边玄甲骑兵提着张青的头颅,将城外内以及在城外的江南大营军队控制住。
江南大营中也有一些人想要反抗,可是看到自家主将的头颅,还有代表皇权的御令。
他们只能跪在地上等待着上面的处理。
龙首宫。
整个龙首宫一片寂静,冯唐跪在地上,锦衣卫指挥使也跪在地上。
“朕的禁军,都被老四渗透了?”
太上皇如同发怒的老虎,恶狠狠的盯着下面两个人。
锦衣卫指挥使额头贴着地板:“启禀陛下,臣已查到一些东西,那三位千夫长之所以投靠四皇子,与贾瑀有很大的关系。”
边上的禁军统领冯唐说:“陛下,那三位千夫长乃是先小荣国公从边关带回,后被选入禁军中的士兵。
多年以来,勤勤恳恳,臣,也没有料到,一米竟然会选择背叛禁军。”
“贾代善带回来的人?”太上皇听着愣了一下,想到当年为了皇城安危,从京营挑选了十二个年轻有为,实力不凡的千夫长。
以此建立护卫他新禁军。
后面,这些人随着他南征北战,要么死了,要么再也听不到名字。
“为什么要背叛朕!”
太上皇怒火熊熊燃烧,在他看来,这就是背叛。
大太监戴权在太上皇耳边轻声说:“陛下,叛徒好处理,眼下最重要的是,吴王与四皇子的争斗。
江南大军溃败,吴王被俘虏,四皇子大胜,等他们收服江南大营军队后,军队数量可能就要比您还要多。
届时,可就大事不妙了。”
太上皇醒过来,这才是最要命的事。
他退位当太上皇,整个京城却依旧听他的,就是靠着手里的兵权。
“马上让牛继宗去收编江南大营的军队。”太上皇醒过来后,马上下达命令:“戴权,你带几个人去把吴王给朕请过来。”
“冯唐,禁军这边给朕看好了,要是再出差错,朕拿你试问。”
“洛生。”太上皇指着锦衣卫指挥使:“给我看好百官,还有武勋一脉,把他们一举一动都给朕记下来。”
随着太上皇的命令,龙首宫这个庞然大物运转起来。
大量禁军守在皇极殿与西苑之间的城墙上,有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的感觉。
另一边,皇帝李钧看到贾瑀大败江南大军,活捉吴王李锋,他顾不上欢喜。
马上派遣夏守忠和贾瑀前往江南大军营地,收拢江南士兵。
这可是,苦钱皇帝能够插手的军队之一。
必须要在太上皇收编之前,把这支军队收到自己手里。
不让柳公公去,自然也是怕贾瑀一家独大。
贾瑀手里已经三千重甲骑兵,三千禁军部队,要是再多出五六万的步兵。
皇帝不敢赌。
贾瑀就休息了一下,策马来到江南大营。
营地里的士兵看到贾瑀直接跪在地上。
他们中有不少人从前线跑回来,亲眼目睹贾瑀恐怖的战斗力,看到在他们眼中精锐无比的骑兵,在这个大汉面前就跟稻草一样。
夏守忠本以为收拢这些士兵会很麻烦,可没有想到,贾瑀往哪里一站,江南士兵纷纷臣服。
江南大营中七万人全部投降,臣服于皇帝。
营地大旗都换上了代表皇帝的日月龙行旗。
当然,营地中还掺杂着大量贾字大旗。
这支军队属于皇帝,但是指挥官目前是贾瑀。
中午时分,贾瑀终于可以坐下来休息一下。
从早上,他就一直在厮杀。
干翻了吴王的军队,又一路跑到军营里来。
都没有时间让他休息。
贾瑀随便找个地方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