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补肥

浩浩荡荡的马车队赶到了黄家的庄园里,几乎全庄子的人都出来欢迎外国人和他们的东西,说欢迎二字,绝对比较恰当,而且是夹道欢迎,周围数村十数村的人听说了,蜂拥而来,要看看英国人长什么样子。

“快去,看老毛子了!”

“毛子?”

“听说是欧罗巴洲来的,鼻子高得可以挂水桶,眼睛蓝得象妖魔,”

“是不是传教士?谁没见过?”

“不是传教士,也不是一个,而是还几个!”

“走!”

许多人从村子里冲出来,许多人将农具丢在田野里就跑来了。男女老少,熙熙攘攘。

“快看,洋人给咱们送粮食来了,知道咱这儿旱灾!”

“屁,洋人那里面装的全是小孩子,那是他们的粮食,他们吃人哦!”

“呀,我的娘!”

……

在周星的极力解说和撮合下,又听说洋人送来了免费使用的肥料,黄老爷子这才答应了至关重要的一条要求:“行,就到我庄子上歇息!”

在黄老爷子的庄园里,何管家将所有的家丁侍女整顿得纪律严明,虽然庄子外面,中国百姓疯狂地喧嚣,可是,庄子里,安然无恙。tiqi.org 草莓小说网

六个洋人,被安置在庄子里,简单地招待了以后,周星就和黄得榜商量,要和英国人洽谈将来办化肥厂合作的事项,黄得榜犹豫不决,周星赶紧向他解释,这是预先商谈,并不是决定,因为,要在中国办厂,还需要许多的事情做。

“这么大的事情,你要我来做?”黄得榜再能人一个,也怕和洋人对面说话,他不懂得一句洋话,除了看着贝蒂还有些乖巧亲切之外,看着谁都是生硬别扭,自己只能尴尬地做作出笑容可掬的佛爷模样。“周星啊,周管家,这似乎不合乎朝廷的规章制度吧?”

周星向他耳语了一番,他顿时轻松起来:“好!随便你决定!”

对于和外商的谈判,周星可是高手,公关人员除了活动策划,公关广告,制造新闻,检查督促等事宜外,很多情况下,直接参与公司高层的活动,所以,周星彬彬有礼地邀请几位洋人进行了一场商谈。

周星给洋商印象极为深刻,所以,多年以后,当周星作为大清王朝的直隶总督纵横国际风云的时候,这几个英国商人,还能崇敬地谈论着当年的花絮,向英国人描绘着大清第一总督的骄人风采。

商谈的过程异常顺利,主要是确定英国人在华的投资意向,黄家作为清国农民企业家集团的代表,对于英国化肥的渴望,双方一直同意,从今年开始,进行实质性的合作,等明年这批肥料的使用效果明确以后,正式签定合作协议。

英国人希望在中国办厂,而周星表示,一定要采取措施,让河南省的地方官员行动起来,积极参与肥料厂的建设,在明年,就造就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还要运动关系,争取清朝中央政府的审批。

过程中,英国人是有很多顾虑的,中国政府的洋务运动虽然开始,但是,对外洋的敌视和畏惧保守态度,十分顽固,办厂将涉及到种种国家政策。

周星向洋商表示,其他的他不敢保证,但是,只要明年他的百亩田地能获得大丰收,作为有力的证据,清廷的地方政府和中央朝廷,为了获取巨大的税源,挽救拮据的财政,绝对乐于支持肥料事业的。

“先生们,我们的黄董事长有过很资深的官场经历,他在官场上有很好的人脉,他的长公子目前还在京城担任高级官员!我们有绝对的把握来履行着一点儿,而且我们可以签定一个基本的意向书,我们黄家,向诸位担保,并且,承担违约的风险责任!”

周星大包大揽的态度,让几位洋商非常满意。之后,周星刻意带领几位洋人,参观了庄园里的建筑群,虽然这几位洋人,往来世界各地,是见过世面儿的,但是,还是被黄家庄园里错落有致的东方红砖碧瓦琉璃翘檐,雕梁画栋的风格给震撼了,就是玩世不恭的肯思,都连呼:“这真是绝美的艺术品!”

坚定了一份意向投资书以后,洋人告辞了,作为饯行酬劳,周星将自己玻璃大棚里的新鲜甜瓜寨采了几个,赠送给他们,让这几位洋人,连连惊呼,说想不到大清国还有这么神奇的农业技术专家。

英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雨水多,严寒少,可是,他们的农业还没有出现类似的成就,所以,几个洋人临走时,再次来到了周星的玻璃大棚里参观访问,询问了很多问题,用笔记本纪录了很多。

黄得榜能够掂量出那几十辆车子的肥料的价值,所以,提出要给洋人一些钱来购买,以显示大清朝的气度。周星向他解释:“虽然他们提供了我们数百袋的肥料,可是,这是他们先期投入的广告,而且,我们已经将玻璃大棚的种植技术和秘密无偿地赠送了他们,如果综合起来的话,应该是我们向他们征收专利费用!”

几个英国商人笑了起来,作为技术人员和工业公司的中高层,他们欣喜地收获了一项农业专利,当时,几个人就商量着,如果到了英国,怎样利用玻璃大棚生产新鲜的瓜果,大赚一笔,所以,本来还有要求补偿的心思,因为周星的话,而彻底地打消了。

几个英国工厂代表人如获至宝地走了,贝蒂和威利肯思也恋恋不舍地走了。

送走了洋人,周星才开始经营自己的实验田,黄得榜已经通过玻璃大棚的成功,充分地信任了周星,所以,几乎是无条件地支持,而周星呢,也将大棚里种出来的蔬菜瓜果,无条件地供给黄家的上层。

就在黄得榜亲自送庞二管家带了十几人用马车载了些洋式钢钎和玻璃大棚蔬菜到怀庆府城里贩卖的时候,周星已经准备停当,带了人手,来到了百亩实验田里。因为周围沟壑的挖掘,能够通往实验田的,只有几个狭窄的道路,还设立了障碍,远远看去,百亩实验田,就是孤独的岛屿。

碧波荡漾,盈盈满满的沟壑之水,都是从这些盐碱性质很深的中下等田地中渗透撤出的,所以,现在的田野里,无论是小麦的行间,还是高高的垄上,都是黄褐色的土壤,没有或者很少的白色盐碱痕迹了。

黄得榜比较了沟壑两边的麦田,感到不可思议:“果然这样啊?果然,盐碱轻多了!”

黄得榜的话,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和兴趣,何管家,丘师爷,鲍国宝,还有专门放假了来观看的唐老师傅,还有几位黄家夫人,都来了,大家对于农事都不陌生,尤其是几个老把式,连连惊呼:“呀,真的呢!挖了沟还真能治盐碱呀!”

这些田地,都属于中下等的田,按照黄家的标准,该是三类地,这也是丘师爷在亲自参与此事时,阴险地暗箱操作的原因之一,要不是周星发现了蹊跷,也不会这么大规模地挖沟运动。

大家都肯定了挖沟排水的确能够治理盐碱的效果以后,黄得榜已经喜出望外了:“周星,你怎么知道这一法门的?”

周星摊摊手:“谁不知道?这是常识呀。”

“常识?”黄得榜唉声叹气:“你骗谁?要是我们都知道的话,早就这样了,怎么着,黄家的数万亩田地,也有三成以上深受盐碱之害呢!”掐着指头盘算了半天,他又兴奋起来:“如果真的能成,我们的三成盐碱地都改造成了上等良田,则粮食能增产百万斤!”

“老爷,不至于吧?”何管家亲自抠出了泥土,直到两钎深的地方,观察了盐碱的情况,然后得意洋洋地说:“老爷,你看,要是这法子真的能够完全治了盐碱,则我们庄子内外,还有好几处干脆寸草不生的盐碱滩地呢,粗略算下来,也有数百亩,如果都能治了,白白得了好几百亩良田呢!”

“哦,对对对!”黄得榜的眼睛都笑没了。

不过,周星没有他们这样乐观和悠闲,他正在指导家丁和流民们补充肥料,虽然对德国人的办事效率略有怀疑,迟迟不见德国的尿素送来,周星也基本放心了,有了英国人送到的免费磷肥和钾肥,还有五十桶尿素,基本上可以保证百亩田地的施肥量,顶多尿素少上点儿。

黄家的十数架播种机都弄来了,数十头身强力壮的独具牛也来了,在百亩实验田的地头儿,整齐地排列着,这时,周星开始将肥料拆解开来,让大家观察西洋肥料的奥妙,磷肥的沉重和粉末状态,钾肥的形状,都让家丁们和流民们第一次长了眼儿。

“这就是西洋肥料啊。”

“这不是石头沫沫么?”

“是呀,这些东西到了田里,怎么会有用处?”

“周管家,西洋人不会欺骗我们吧?”

大家的疑惑,将黄得榜等人都吸引来了,他们急忙观察时,也感到不可思议:“洋人就是用这东西增肥?这就是洋人的肥料?这是洋人什么肥?鸡粪还是牛羊粪?”

周星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给他们讲解了植物需要的养分类型,什么是有机肥料,什么是无机肥料,都有什么用处,讲得大家晕头转向,连连摇头,表示不能理解。

理解不理解,都没有关系,问题是,大家对于周星的先知才能,产生了崇拜和敬意,所以,无条件地执行了,于是,十数台传统的播种机器一起行动,牛在鞭声的驱赶下奋力前进,耧车的三脚尖头,锋利地剖析开了田野的皮肤,打开了合适限度的播种量,将磷肥和钾肥都一丝一毫地深埋进去。

磷肥本来是使用做底肥的,现在只能算是补追。平均使用的数量,一亩地一袋半磷肥,同样数目的钾肥,而尿素的使用,则只选择了墒情比较好的麦田,搅拌进去施用了。

尿素的饱满颗粒形状和雪白的色泽,都让干活儿的人感到惊奇,在惊奇之中,大家充满了神秘感,又人多手杂,欢声笑语地,好象不知道劳累,两天时间,将所有的百亩麦田,都追施了肥料。

“到底行不行呢?”一些干了几十年农活儿的老把式们还是难以置信。

“放心,要是这些肥料不管用,我周星将脑袋倒着在庄子外头爬三圈儿,叫每一个人都朝我脸上吐一口痰来恶心我!”周星夸夸其谈地逗乐了大家。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