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大移民计划
说心里话,孙权和周瑜内心非常纠结,他们不认为吴国可以与夏国比肩。
但是,孙坚作为吴王,作为他们的父亲和主公,理应站在孙坚这边。
打仗从来不是看地盘的多少,而是看人口多寡、富庶程度和军队的战斗力。
而夏国和吴国相比,夏国的百姓已经开始往万万人挺进。
吴国也就是这几年,土豆和玉米传开后,百姓们才开始不饿肚子,才开始考虑大肆繁衍的问题。
所以,人口还没超过千万。
其次,夏国经济活动高度活跃,每年的财政九成以上是靠商税。
吴国主要税收八成还是农税,在孙权归国后,才开始慢慢转变,收商税,就这还被吴国各个世家抵制,一度闹得很僵。
至于军队战斗力,虽然吴国现在也可以少量铸造黑甲,但是同为黑甲,夏国的黑甲不知道迭代了多少代。
吴国的铸造工艺,还在最初始的阶段。如果他们按部就班的发展,至少需要几十上百年,才有那么一丝可能逐渐赶上夏国的脚步。
但是,夏国已经不只是黑甲军,他们还有冷兵器巅峰战力的手弩、号称无懈可击的热气球、无差别打击的弩车、还有在漠北之战扬名天下的重骑兵。zusi.org 狐狸小说网
而吴国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水军,不过这并没什么用,吴国和夏国接壤,根本不需要渡长江就可以直插吴国腹地。
所以,孙权很纠结,他已经找孙坚谈过。
本来孙坚还有些动摇,但是和刘备会晤后,变得无比坚定。
他告诉孙权和孙策,让他们记住。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怎可郁郁久居人下!”
孙坚成功被刘备忽悠了。
刘备的说辞很简单,你孙坚当了这么多年夏国的狗,难道就眼睁睁看着自己经营多年的基业,被夏国夺过去?
别看夏国现在势大,吾定将说服曹操,集合四国之力,和夏国一争高下。
四国之力,可汇集百万大军,夏国也得避其锋芒。
刘备这么一说,孙坚感觉说得对,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整个吴国疆土,如果放任夏国逐步蚕食整个汉土,他们将再也没有翻身之地。
刘备和孙坚签订了盟约,在一月之后,一起举兵和夏国对峙。
刘备离开江阴后,就马不停蹄前往邺城,面见曹操。
曹操以头风病发作,不见任何人。
刘备在邺城呆了不过三日,没有得到任何答,于是只能留下一句话:
“汝不愿见吾,日后定将追悔莫及!”
事实上,曹操并没有头风病,而是秘密会见一个人。
此人便是徐庶。
徐庶在见到曹操第一眼之后,便拿出了一张堪舆图。
曹操看到这张堪舆图,开始还有些费解,但是看到堪舆图正中,标注着夏国、魏国、吴国等,便意识到什么,于是问答:
“此乃堪舆?”
徐庶回答道:
“夏王说过,吾等都生活在一个球面上,而大汉只是冰山一角。
天下之大,有太多可争之处。
不要只看着眼前这点地盘。”
曹操一惊,大声问道:
“此话当真?”
徐庶微微笑道:
“魏王应该并不陌生土豆和玉米吧,这是在这个地方获取而来的。”
曹操皱着眉头思考着其中总种,问道:
“士颂让你前来所谓何意?”
徐庶解释道:
“吴家夏王说了,汉土必将一统,谁都阻止不了,就算魏王是夏王的至交好友,也改变不了这一点。
汉人混乱已久,是时候应该统一。
不过,我家夏王又说了,魏王可以选一栖息地,可以带走愿意随魏王开荒扩土的地方。
在那里再次建立魏国王朝,延续曹氏宗庙。
我们夏国可以帮助魏王,提供船只,帮助迁移!”
曹操看着堪舆图思索良久,终于用手一指一群海岛一样的地方,问道:
“这里有多大!”
徐庶看了之后,慢慢盘算着,说道:
“不亚于魏国了,活万万人不成问题。”
曹操又问道:
“这里可有人居住?”
徐庶说道:
“有!”
“那战力如何,可曾建国?距魏国有多远?”
徐庶再次说道:
“刀耕火种,千余人的部落最多,不是魏王之敌。
据魏国,南下二十日可到!”
曹操摸了摸下巴,说道:
“那就要这里了,离大汉最近,且隔海相望,也不远,什么时候想回来了,就和你家主公喝几杯。”
大致方向谈妥了,曹操开始讨论细节,什么时候开始带先头士卒过去探路,先把整个土地整合一下。
其次,再开始移民,一下子不那么移太多,否则过去没有足够的粮食那还得了。
其次,曹操还得安排人手,去安排说服百姓移民。
这可是一个大动作非一蹴而就的。
最终讨论下来一年半时间,移民结束,夏国会接手整个魏国地盘。
一年半时间内,魏国用什么手段,移多少人过去,曹操自己说的算。
并且,曹操可以从夏国以成本价,购买足够的粮食,不应从魏国运送。
夏国会陆续为魏国提供大小最新式的海船三十艏,一次性可以拉走十万人。
第一批海船半个月之后就会到,让曹操先安排好。
一切谈妥后,徐庶告辞。
曹操之后喊来所有心腹,包括曹植和曹彰等人,宣布这个决定。
一开始,所有人都是震惊的,但是一想到果真按照曹操所说,那么魏国之社稷,还真可以延续下去。
这几年,夏国之强势,早就让魏国惊如蝉蛹,无时无刻不想着,万一夏国打过来怎么办?
夏国真的打不过,就算举全国之力又如何?
曹操明白,士颂的野心不会因为自己,而停止。
因此,曹操想到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士颂顾及往日情面,给自己一块小封地,了却残年。
但是,曹操很不甘心。
自从他主导分封九国时候,就对整个大汉社稷死了心。
这些年来,他一直只为魏国的社稷奔波。
但是,事实上,随着夏国国土越来越大,离魏国越来越近,谁都没办法阻挡。
夏国和魏国,最终会爆发一战。
本来没得选择的曹操,士颂突然给他提了一个新的备选答案。
这样一来,虽然背井离乡,舍弃故土,重新开始。
但是,有着魏国底蕴的,用不了三十年,就又可以打造出一个不下于魏国的地盘。
而且不用担心什么时候就被灭了。
曹操,终于可以睡上一场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