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终章!

临近年关的京城落了一场雪,银装素裹,整个城都被一层厚厚的白雪覆盖。

近处的宫殿和古朴的街道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庄严肃穆。

高耸入云的树干被积雪压弯了腰,偶尔会因为积雪过重而断裂,发出沉闷的声响。

寒风凛冽,呼出的气息在空中凝成白色的雾气,人们穿着厚重的棉袄,用围巾和帽子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街道上,行人稀少,偶尔有一两个路人急匆匆地走过,留下深深的足迹。

皇宫之内,风雪将桑的湖面雕刻出一层薄薄的冰,偶尔有几只鸭子悠闲地在冰面上滑行,留下一串串细碎的冰花。

天空中飘落的雪花,如同羽毛轻柔地拂过脸颊,让人感到一丝丝的清凉。几个皇子在雪地里追逐打闹,笑声清脆悦耳,为整个皇宫增添了一份生机。

道两旁挂满了彩灯,灯光柔和卷着无数的色彩斑斓。

皇宫前方搭建了舞台,四周插满了旗帜,旗帜震荡着空气。

舞台两旁到处五彩的纸张和彩色的带子,让人欢心和鼓舞,百姓们在长安街上不住地穿梭,小孩子提着灯笼,有的拿着花火,欢声笑语不断。

小贩们推着小车,卖着小吃和杂耍物件,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追逐着吵闹着,欢声笑语响彻云霄。

此时还没到达春节,却已经充满了节日的气息,百姓们脸上无不露出笑意。

国战……一战而定乾坤。

一战而扫平辽东的的英雄们要回来了。

百姓再也不用遭受入关南略之危,他们怎么能不兴奋?如何能不期待?

不仅大明京都,整个顺天府都是一片欢腾。

……

而此时,大明的各大营已经过了山海关,进关之后路一下子就宽敞了许多。

沿途的百姓夹道欢迎,提着食物、鸡蛋给将士,但都被一一婉拒。

“这便是我大明的百姓!”

崇祯眼眶发红,内心复杂、澎湃如滔滔江水。

曾几何时,自己希冀看到的……大抵也就这样了吧?!

五大营的兵马留在辽东的大概还有五分之一留在辽东,做最后的肃清和震慑。

平虏营则是除了自愿留下的,全部带回来了。

行进到蓟州之时,李邦华将孙可望、石道深、李定国一同给叫了过去。

众人这才知道,皇帝的旨意到了。

李邦华带着一众将士前往迎接圣旨,崇祯却是看着红娘子有点面面相觑的味道,本来没有叫他,他却也跟着前往。

“哼!”红娘子咬着嘴唇,狭长的眼眸瞥了他一眼,柳眉倒竖:“昨天晚上的时候,不是还挺能耐的吗?”

她可是记得昨晚他用了几种姿态的,怎么天色一亮,就彻底忘记了?

“老二、老三,你们两個将这鸡肉给吃了。”

“呃……”

这两天,二当家和三当家都快吃腻了。

关键两人能感觉出来,这是大当家和姐夫在这儿斗气呢,夹在中间,肯定没好果子吃啊!

“大当家,我想起来,督师那边找我有点事情。”

“俺也一样。”

二当家和三当家两人小跑着逃离现场。

……

却说中军营帐之内,新任的司礼监太监左士庆正在宣旨:

“兵部左侍郎李邦华擢升为兵部尚书!”

“三边总督孙传庭入京,为兵部右侍郎督援军同行……”

黄得功、孙应元、张世泽、马祥麟等人也纷纷有晋升,加兵部侍郎的官衔。

众人眼中一个个精光闪烁。

大明朝这么多年来,还没有五官加兵部侍郎官衔的,总兵官便已经是极限,但如今却一个个加兵部官衔,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前来的宦官传旨之后,又将李定国和孙可望给留了下来,下了一道口谕。

“啥?陛下单独召见?”

李定国听闻锦衣卫传来的圣旨,喉结不住的滚动,要说他自己没有野望,那是不可能的,可面圣这种事情,在此之前,他还是没有想过的。

毕竟自己连总兵都不是,却得以单独的面圣机会。

“臣谢主隆恩!”

李定国激动不已地拜谢。

……

皇宫之内,朱常淦正在构思一些政令。

辽东之战后,所进度条便不再涨了,国运值倒是继续在涨,国祚也在往上不停的翻动。

朱常淦在想这个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想来想去,终究还是瞄准了士绅制度。

可对于文官们来说,寒窗苦读后一朝中举,便成为封建的官僚阶级的一部分,就和普通的百姓们彻底地划清了界限。

这就是所谓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士农工商,一下子跃迁到了最顶阶的存在。

而朱常淦要做的就是将士农工商直接给击沉,而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在此之前便先要将生产力给提升上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