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嬷嬷微微侧头,瞥见方才她派去给皇后报信的小丫鬟正站在门边朝她使眼色,这才堆起笑,说道:“真是巧了!皇后娘娘今日也起的早,在正殿里呢。”
丽妃听了这话,笑道:“既然来了,自然要去给皇后娘娘请安的。有劳吴嬷嬷引路。”
话毕,随着吴嬷嬷进殿。丽妃未进门就瞧见皇后一袭亮紫色的宫装端坐在主位之上,看她进来,故意将目光飘到别处,昂着头,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这般情状,若是民间小女儿做来倒是有些娇憨可爱。可皇后都年近四十了,却还是这般做派,就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滑稽了。
好在进宫中多年,丽妃对此早已见怪不怪了。她裣衽给皇后恭恭敬敬地请了安,皇后这才看了她一眼,淡淡应了一声,指了个位子让丽妃坐下,随口问道:“丽妃妹妹今日起的早;
。”
丽妃苦笑:“皇后娘娘莫要打趣嫔妾了。嫔妾听闻三皇子昨日寿宴上失礼,丢了皇家的颜面,可是一晚上都没睡踏实。今日早早的就等着来见皇后娘娘了。皇后娘娘也知道,嫔妾在皇上面前是说不上话的。这不是来求皇后娘娘在皇上面前替三皇子美言几句,好免了他的罚……”
丽妃说的恳切,皇后却瞪了她一眼:“这次可不行了。康亲王和黄寺卿,一个是皇上亲弟,一个是朝中重臣。三皇子先是当着那么多人驳了黄寺卿的颜面,后又惹得康亲王不快。皇上若是不处置他,倒显得那是皇上的意思。依本宫看,就是因为丽妃妹妹的心太软了些,才纵出三皇子这般性子。往日,本宫次次都替你求情。这次,实在是连本宫都看不过去了!他也该受些罚,长长记性才是。”说完这话,又假言劝慰了几句。
丽妃出门,扶了贴身丫鬟的手,吩咐道:“回宫吧。”
看着丽妃不疾不徐地走远,吴嬷嬷才回到殿内,有些不解地嘟囔:“丽妃娘娘今儿个是怎么了,来的这般早?”
“她来还能干什么?”皇后嗤笑一声,摸了摸手上的暖玉手炉,“不过是因为她那个不成器的儿子,昨日在寿宴上不懂规矩,惹了皇上不快吧。总不过是皇上要罚他,她来求情罢了。真是可笑,本宫为什么还要帮她?”
如今虽已入秋,可天气并未转凉,根本就用不上手炉。可那手炉样式精巧,又是暖玉所做,触手温润柔滑,既是不当手炉,拿来把玩也是让人爱不释手的。可吴嬷嬷知道,皇后之所以一直捧着那个手炉,是因为这是太子前些日子特意送进宫来的。太子殿下谦逊。得了一对新鲜的玉器,也不留着自己用,俱都送进了宫。这对暖玉手炉一个献给了皇上,另一个在皇后手中。
宫中只有两个皇子,三皇子在外树敌众多,又有个嚣张跋扈的名声。而太子殿下与他可是云泥之别。虽说太子殿下年轻气盛,有些年轻人常有的毛病。可行动间大气知礼,又有孝心,得了什么好东西又都想着皇后娘娘,皇后娘娘自然开心。可吴嬷嬷总觉得,这丽妃娘娘刚刚走时的态度有些不对味。可不管如何,此时要顺着皇后的话说:“这丽妃娘娘也是……三皇子出了什么事都来求皇后娘娘。也怨不得娘娘烦了。”
皇后冷笑一声:“她能有什么用?之前她那儿子失踪了几个月,她不也是天天来本宫这哭么?若不是后来潇儿传了信回来,她还不知道要烦本宫到几时!若不是看她爹是户部尚书,于皇上有用……”收到了吴嬷嬷使得眼色,皇后只得收了话,转而叹了一声,“潇儿这孩子就是心善!”
仁寿宫里,淑太妃正坐在桌前用早膳。她今日只让人上了一碗碧梗粥,并着几块枣泥山药糕。御膳房的粥做的极其用心,一颗颗米粒细都碧莹莹的,看上去很是诱人。
淑太妃喝了口粥,觉得身上有些热,搁下勺子问了一句:“丽妃又去皇后那儿了?”
底下跪着的宫女回道:“回娘娘的话,是。据说是给三皇子求情去了。”
淑太妃哼笑一声:“她倒是个聪明人!”
又听丫鬟在外面禀告说,康亲王在外头求见。淑太妃才夹了一小块山药糕,又放了筷子,笑道:“他倒还记得来请安!”说话间让人把康亲王请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