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出学刊

赵五把这次过来想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后,没想到迅速地得到了几名学生的热烈响应,简直可以用“一拍即合”来形容。

原因很简单,李峰获得了首枚格致勋章的事情,大大地刺激了他们。这些学生虽然对格致学充满了研究的兴趣与热情,但在骨子里,还是与这个时代的其他学生区别不大。

所以,关于“学以致用”的要求的确是听到耳朵里了,可如何“致用”?在哪里可“用”?怎么样算得上“用”?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懵懵的。

此时赵五的需求正是如天降的幸运——他说这是一间作坊生产所需要的重要工具,那可不是标准的“学以致用”么?于是,几个一直对于力学有过研究心得的学生迅速投入进来。

很快,就有一个学生提出了应用曲轴来实现运动方式转变的方案,并且还画出了曲轴柄的长度与转换后的往复运动范围之间的比例关系。

而改变速度一事实际上并不难,用不同直径的齿轮组合就可以解决。

正好这次秦刚来书院,将苏颂所编纂的《新仪象法要》交于格致班的学生学习,这本书虽然主要是在介绍水运仪象台的结构与说明,但正是因为水运仪象台的内部构造相当地复杂,几乎包含了此时可以见过的各种运动方式与需求的实用案例,所以再加上书中非常准确清晰的结构图示,这几乎就是一本对于传动机械装置设计的最好教学说明书。

学生们本来相对比较模糊的一些思路想法,在这本书的指引下,迅速落实成了直观可见的图纸。

值得一提的是,《新仪象法要》里面的机械图纸,都是通过透视和示意的画法画就,这种画法非常地直观,让图纸变得更容易看懂,也更加具有示范与传播价值。

所以在他们学习借鉴并自我改进的过程中,秦刚提示学生,对于自己最终完成的装置,也应该按此法进行绘图记录。

第三天,又有一道难题提到了秦刚的面前。

教科书中有关于对雷声与闪电形成原因的解读,作为格致学的学生,自然对此深信不疑,也在平时以传播这种真理大道为己任。但是,恰恰就在传播宣传的过程中,遭到了经义班学生的反驳与嘲笑:

他们坚持了传统的神话中的说法:雷电来自于天上的神仙雷公与电母,是电母先照一照电镜形成了闪电,然后雷公再敲击雷锤形成了雷声,之所以有先后,那是因为电母先照镜子,雷公后敲雷锤的原因,这种解释简单明了,没有疑义。

而格致学则声称,雷电是天上的乌云相撞后发出的闪光与声音,既然就是相撞产生,那为何闪电的光亮与雷声之间每次都是相隔了那么长的时间呢?

格致班的学生回答不了,自然也就被坚持神仙说的学生所嘲笑了。

秦刚听了后,觉得这是一个挺好的教育机会,就让学生先行去准备一些大号的炮仗,再约上当初争论的同学在天色稍黑之后,来看一场实验。

实验的地点选在镇东的一处小山丘。有人提前带了炮仗上山丘顶部等着,秦刚与各位学生呆在相隔足有两里远的山下地方。

秦刚对众学生说:“大家应该知道,炮仗爆炸时,火光与巨响在同一刻发生的,马上我们先点一只,就可以验证。而对面山丘上的人听到我们放的炮仗后,也会在那里连续点燃几只炮仗,请大家注意看,也注意听!”

于是,当众人面前的炮仗“呯”地一声炸响,也同时炸出了耀眼的火光后,大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随即在收到这里的炮仗信号后,对面山丘上突然闪出一道亮光,明显就是按照约定看到这边的炮仗爆炸后,点燃了它们那里的炮仗。但问题却是,大家看到了爆炸后的亮光,却没有听到声响,然后,差不多过一个呼吸左右的时间,这才听到一声似乎由远而近的“呯”的爆炸声响。

大家还没有完全想明白时,紧接着,山丘上又先后闪过两下火光,同样是要一个呼吸左右之后,才听到连接传来的“呯呯”两声。

实验结束,现场点起了灯笼,在灯笼光的照映下,秦刚对着有点明白又有点困惑的学生解说道:“炮仗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我们眼前爆炸的,是在看到火光的同时并听到响声,而在远处爆炸后,却是先看到火光、一段时间之后才听到响声呢?很显然,这个区别就是距离变远后而造成的。因为距离变远,声音的传播速度要比光亮传播的速度慢得多,光亮已经先传到这里被我们看到了,而声音却要再等待一些时间才能传到这里。”

“乌云在天上的距离,要比那个山丘距离我们远得多得多了。所以在雷雨天里,乌云相撞发出的声音,要比看到同时的闪电光亮传到我们这里时慢得多,在经过了很长的距离到达我们这里时,声音自然也就会延迟得很长时间之后了。”

格致班的学生听得自然是兴致勃勃,而争论的另一方经义班学生,当着秦刚的面虽不会反驳,但不服气的神情却依然还在。

“而关于雷公与电母的说法。第一,在我们没有找有合适的实验来证明他们不存在之前,我们不应该强迫大家认为它是假的。”秦刚的这句话显然出乎了大家的意料,尤其是经义班的学生颇有些得意,但随后的话也引起他们的深思,“但是,同样我们也暂时找不到证明雷公电母存在的明确实验证明。所以,这样的一种说法,我们是否可以把它搁置起来?”

秦刚的这套逻辑厉害之处在于,他首先抛给你一个甜头,用他的前提给你一个有利的结论——因为没有实验证明雷公电母不存在,所以不应该否定它们——你是不是很认同?

如果你认同了这个结论,其实就相当于你认同了这个前提:所有结论必须要有实验结果的证明。所以,接下来的另一个结论就理所当然了——同样没有实验证明雷公电母存在,所以也无法肯定它们了吧?

而这点,恰恰是格致学所倡导的“以实验佐证所有观点”的根本目的。

所以表面上看来,这次对旧有的神话传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退让,实际上,却是秦刚再一次地在书院中、在所有的学生心目里的花园中,深深地种下了一颗“用科学实验来检验一切”的小种子,期待在不远的将来能够盛放出各种不一样的花朵。

秦刚在书院停留了仅仅三四天的时间,便让这里的学习气象焕然一新,不仅让格致班的学生一扫多日积累的种种困惑情绪,更是让书院里所有的学生都有了别样的学习目标。

乔襄文与其他一众的书院老师更是对这位年轻的教授有了新的认识。

书院最后一进的庭院,正好临于穿镇而过的子婴河边,院中一株种植了已有几十年的老槐树,树冠甚伟,白天能遮出大片的树荫,树下置了一套石桌石凳。

这一日晚上,乔襄文便在这里设下酒席,安排当下书院的各位老师与秦刚一同把酒言欢。

袁嘉是与秦刚最为熟悉的,他率先敬酒:“秦教授已是我高邮军今年解试的解元,想必不久之后就要去京城参加省试,袁嘉我在这里,谨代表书院的诸位夫子,祝秦教授此去能够金榜题名、高中状元!为我高邮文坛更添一段佳话。”

其他老师也是纷纷跟上祝贺。

秦刚也知这此都是场面上的客气话,如同新年时,不论穷人富户,见面都要互祝几声“恭喜发财”一般。

“秦宣义年少有为,见识非凡。”开口的这位张夫子是临泽镇上有名的儒士,而他称呼秦刚的官名却不是教授,可能代表了他内心的一些想法,“这几日带给书院的变化我们都看在眼里。只可惜如秦宣义不日就将启程入京赶考。假使过一段时间后,尤其是这格致学再次遇上如前些日子的情况,又该如何解决呢?”

张夫子提出的问题,其实也是乔襄文心中最为关切的,所以他也十分在意秦刚的回答。

秦刚点点头说道:“张夫子所言甚是。我虽一直早就提倡过在格致学研究探讨的过程中,遵循老师与学生‘共同进步’的方式方法,但的确还是需要有更为妥帖的保证手段。其实这世间,研究格致大道的智者贤人甚多,只是天下之广,又或他们各有自己重要的事情,难以来我菱川就任。就如前些日子我在扬州所拜访过的知州苏观文,便是世间难得的格致大家。”

这番话说完,见在场各人都甚是赞同后,秦刚便讲出了自己的一个想法:“以菱川书院当下的条件与基础,邀请这些名士来教学并不现实,但是,假如我们来创办一份……学刊……也就是约定差不多的时间里就要出一期的学问书刊,比如说,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在这份学刊上,一是可以去邀请这些名士大家,撰写他们各自擅长的研究成果,让学生们可以从中揣摩研习;二是可以汇总在学生中普遍有的疑问难题,向所有人征求答案与思路;三也可以刊登书院自己的研究成果。有此学刊,不能说是完全解决张夫子提出的问题,但至少也是有了一定的改善之效。”

所谓“学刊”一词,虽然从未听过,但是听秦刚稍作解释后,众人也能理解。

乔襄文略一思考便道:“这也是个好办法。只是这学刊的刻印成本不是一个小数目。”

袁嘉倒是有了计较:“可以先试行起来,前面的几期需要的不多,十份、二十份的话,让书院的学生手工誊写即可。倘若学刊有了名气,需要的份数多起来了,再去考虑刻印。”

秦刚觉得袁嘉的这个建议倒也务实,道:“其实学刊的成本问题无须过于担心。此事既然是我所提,其运行成本便由我来提供解决。倒是每一期所需刊登发表的内容、邀请名士大家、审核校对的工作,都是需要在座各位的共同努力。”

于是,在众人兴奋的讨论与商议之中,《菱川格致学刊》的第一期内容也基本上议出了一个大概:

首先是在大家都不甚了解格致研究文章的写法与要点时,可以适当推荐一些名家之作。秦刚便推荐,首期学刊可以登一篇苏轼于元丰七年写就的考察性游记《石钟山记》,该文结构独特、行文曲折、而且用语修饰皆是十分巧妙,此提议也甚得张夫子等人的认同。

然后袁嘉则主张将书院学生李峰对于声音传播的研究文章以及最后在长距离传声器的设计与应用成果刊登发表上去,同时也要强调这个发明是获得了首枚“铜质格致勋章”。

乔襄文这两天在看苏颂赠送的《新仪象法要》,觉得上面对于机械制造的许多文章都具有指导价值,认可值得转载。秦刚说正好格致班的学生也在这本书的指导下,研究水力摇晃设备的制造,可以结合在一起专门发表一篇。

还有之前学生作业中有一定成果的,经过几位夫子的修改润色后,也是可以发表的。

关于这第一期学刊的数量,大家议了一下,除了书院留存,再向扬州苏颂、润州沈括等一众周边名士、官员赠阅的话,大约二十份足矣,就按袁嘉的意见,先行安排学生手抄誊写,然后再看后面几期的需求情况再作打算。

学刊本身就是格致班教学的重要工具,所以中心工作还是乔襄文与袁嘉主编负责,其余各位夫子视情况可轮流参与。而除了审稿、宣稿之外的一些琐碎事务,还可以直接选择水平优秀的学生来帮助处理。

而秦刚去了京城之后,《菱川格致学刊》也就可以送往京城,既可让他能及时掌握书院这里的教学近况,也可以此将格致学的研究之风带入京城,寻求有可能的影响与帮助。

河面吹来的席席之风,在此入夜之时,倒也多了几分的凉意,但是槐树下的众人却是谈兴甚热,不时地爆出一阵阵欢笑之声。

过了两日,格致班学生已经拿出了符合需求的水力摇晃机器的设计稿,赵五便计划拿了这图纸回水寨,待将其制造完成后,便再向他哥提出来菱川书院学习的想法。

秦刚回到高邮后,水泥会社、秦家庄商社等等,自是一堆事务待其逐一理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