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临渊和曹操出城打猎,兴尽而归。”
随着种辑低声汇报,董承的眼睛里闪烁着一抹阴鹫。
可怕的喘气声,在书房里回响。
“此人,还能相信吗?”董承慎重地问道。
种辑又怎么可能回答得了这种高深的问题,蓦地摇了摇头。
“不知道。”
“呵。”董承长舒一口气,沉吟道,“真正心系汉室的臣子,不多了。”
一股杀意涌出。
种辑止不住地一颤,倏地望向董承,似乎第一次认识他一样。
这眼神、这目光,好似要吞噬一切。
“国舅不如将项临渊秘密召来,安排刀斧手在侧,只要他敢存异心,当场斩之。”种辑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不可。”
“怎能乱了阵脚,给曹操留下破绽。”
董承手背袒露青筋,将愤怒压抑下去。
为今之计,是隐忍。
“汉室多灾,天子多灾。天下何时才会清平?”
董承望着天幕高挂的悬月,心生无尽的感慨。
项鱼同样欣赏着这片月色,总觉得许县危机四伏。
跟着孙策打打杀杀很危险,但迄今为止,恩怨都是摆在明面上。
若是项鱼继续待在许县,必然会成为各方势力暗算的目标。
玩阴谋诡计,他怎么可能玩得过工于心计的臣子。
论武力,项鱼也没有像曹操一样的保障。
曹操是真的杀人。
不服就杀。
项鱼英俊的脸庞,隐隐潜藏着一股威煞之气。
真论斗狠,他也无所畏惧。
但此行以江东利益为主,维持友好的外交才是关键。
等到天明,项鱼简单吃了点东西,立即前去拜访荀彧。
物资的交接,都是由他完成。
很显然荀彧已经收到了命令,对项鱼等人客气了许多,没有拒人于千里。
“项参军稍后,在下还有一些公务要处理。”
项鱼也不催问,只是目光炯炯地盯着他。
荀彧时而皱眉,时而感慨,时而拍案而起。
等到他处理完毕,已是一个时辰后。
荀彧歉然施礼,淡淡道:“让项参军久等了。”
“无妨。”项鱼慷慨道。
“请坐。”荀彧蹑手蹑脚倒了一盏茶,感受着茶水传递而来的热气,轻轻吹了吹。
项鱼也不客气,一方蒲席摆开,坐在了对案。
“司空答应援助江东一些物资,但项参军也要明白,朝廷目前的困境。”
“兖州刚经历大乱,赋税根本收不上来。豫州之地的黄巾余孽刚刚被平定,百姓还没有恢复生产。至于河南尹,洛阳被董卓付之一炬,十室九空。”
荀彧呷了一口清茶,逐一盘点。
这时候茶还只是在蜀中流行,中原之地只有世家子弟品茗,以此修身养性。
荀彧出身颖川荀氏,学识丰雅,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戏志才便是他举荐的名士,深得曹操的器重。
别看曹操答应了增援,但正式的盟约还没有确定。
倘若荀彧坚决反对,此事必会反复。
“荀令君言之在理。”项鱼应道,端坐恭听,以示尊敬。
此刻他心中并不平静,莫非此事还有所波折?
荀彧面露慈和微笑,道:“但司空向来一言九鼎,答应过的事,绝对不会反悔。”
“多谢司空,多谢荀令君!”项鱼蓦地抱拳。
原来只是虚惊一场。
荀彧之所以这么说,既是为了试探,也是为了加深项鱼的印象。
曹操都这么艰难了,还给这么多物资。
说明了他对盟友的重视!
以后。
江东可不能当白眼狼啊!
大概是这样的意思。
项鱼直接将官僚之气,延伸下去。
“董卓逆乱,凶国害民。先将军孙坚念在平讨,雅意未遂,厥美著闻。”
“伯符遵善道,求福不回,必以朝廷为尊,谨遵司空之意。”
荀彧非常欣慰,又意味深长地瞥了项鱼一眼。
似在惊叹,此人真的出身平民?
恐怕没这么简单。
“朝廷会提供五万石粮,铁器两千斤,战马一百匹,以及各器械清单在此。”荀彧递了过去。
项鱼双手捧过,感慨曹操财大气粗。
“不过,这些物资不会立即提供。”荀彧又补充了一句。
项鱼神色淡然如水,没有丝毫的变化。
“朝廷会先将一成的物资交给项参军,等到袁术与吕布的盟约被证实,会继续交付三成。”荀彧神色一肃道。
至于最后剩下的,恐怕要等孙策起兵与袁术抗衡,才会给付。
项鱼心知肚明,拱手一礼应道:“善!”
荀彧襦袍大袖一甩,让项鱼签了一份文书。
双方脆弱的联盟姑且成立了。
如果孙策不遵道义,曹操也不过损失五千石粮,以及一些微不足道的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