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紧急对策

朱厚照越说越激动,王守仁不得不劝解、

“皇上息怒,刘健迂腐之见,不必跟他一般见识。”

“呵呵,王守仁,你太天真了。这可不是什么迂腐之见,这是精心算计的见解。这是在为一些人张目,维护那些人的利益呢。”

立场决定观点。

这份奏章的立场,已经不是站在皇家和大明百姓的立场上说话,而是那一小撮利益团体的利益上。

他们喜欢目前这种状态,这样的九边,才能让他们的利益最大化。

“这第三条,更属荒谬无比。平定鞑靼叛乱,乃是大明内政,与他人何干?难道朕还要问问其他部族、藩属、国家是否同意么?”

“其他部族、藩属、国家,跟鞑靼差不多的,自然会站在鞑靼一边。那些被鞑靼欺压的,心向大明的,自然欢迎大明平定鞑靼。”

“瓦剌、土默特之流,虽然跟鞑靼有各种冲突。但是唇亡齿寒,他们只希望削弱鞑靼,不希望灭亡鞑靼。”

“其他的如女真、亦力把里、哈萨克汗国,西伯利亚汗国、罗斯、日本、乌斯藏、缅甸宣慰司、占城、南洋各国等等,恨不得大明被鞑靼灭亡,他们也好来趁机分肥。怎么可能会理解、同情大明?不趁机捣乱,就谢天谢地。”

“害怕他们焦虑担心,在乎他们的态度,就是把大明平叛的事情国际化,只会自缚手脚,使得局势更加错综复杂。”

“刘健此文,居心叵测。等于为鞑靼开脱张目。把刘健的名字换上小王子的名字,倒是正好。”

“王守仁,把朕刚才的话震整理一下,随刘健的奏章一同发回内阁,叫内阁和各部传阅。”

“拟旨,即日起,革除刘健一切官职,轰出京城。”

“皇上息怒,此事是否暂缓处置?”

“王守仁,平定鞑靼之事,事关重大。不管是朝臣,还是各个部族,藩属,必须立场分明,站队明确。跟鞑靼站在一起,就是大明的敌人,反之就是大明之友,没有选择。中立的,就老老实实中立,不要首鼠两端。”

“只有这样,才能分清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首要问题。”

“臣的意思是,皇上不在京城。刘健经营多年,门生故旧遍及各地,谢迁、张懋、郭勋等人又跟他同气连枝。李东阳刚刚主持朝政,根基尚浅。若是过于激烈,恐怕……。”

朱厚照也冷静下来。

“以你之见,如何处置为好?”

“刘健的见解,其实是为很多人代言。如此言论,误国误民。刘健确实不能再留。不如令他致仕回原籍,加太师衔,以示安慰,也免得他狗急跳墙。”

“其他人,暂时不动,以观后效。”

“也好,另外,你告诉丘聚朕的口谕,让他派人一路护送刘健,即刻离京。回到原籍之后,在家禁足,不得与京官、外官等外人来往。留人在刘健家监视。”

“也可。不过,刘健去职,大学士员额空出一人,还应早日确定,免得有人觊觎此位,引发争端。”

“你觉得王鳌如何?”

王鳌是吏部左侍郎,虽然也是保守派,但是跟刘健、谢迁等人并非一脉。才干有,也比较迂腐,但是人品还不坏。在个人利益上,跟南方和边镇也没有什么瓜葛。

朱厚照虽然不喜欢他,但是也谈不上厌恶。用王鳌,可以平衡保守派们的不满,让他们觉得还没有被皇上抛弃。

在用兵鞑靼的问题上,王鳌虽然没表示支持,但也没有公开反对,没有参加正阳门那次公开劝谏。

“尚可。”

王守仁的观点,其实跟朱厚照差不多。王鳌虽然不是最合适的,但目前也找不出更好的人选。

关键是,王鳌是目前各方都能接受的人物,这有利于保证内阁的基本稳定和正常运转。

“那便王鳌吧。刘健去职,首辅位置空悬,也该让李东阳扶正了。你回京之后,给你父王华去信,让他在最快时间内,联络一些人举荐王鳌入阁和李东阳就任首辅。举荐一到,朕立刻恩准。”

“臣回京?”

朱厚照叹了口气。

“本来打算你平倭之后,今科举子和武生能有些起色,再谋划九边之事。但是,这次边军大败,提醒了朕。”

“小王子统一草原的步伐,越来越快。原本不少中立的部落,也不得不选边站,投靠鞑靼。如此下去,对我越来越不利。我们必须打乱小王子的步伐。”

“朕这边没准备好,你那边也没准备好。但是,敌人不会给我们准备时间。永远也没有万事俱备的时候,只能见招拆招。”

“平倭之事,臣已经有五成把握。只是臣那边一动手,地方和朝中必定震荡,鞑靼人也可能趁乱而入。皇上这边,可就没有退路了。”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里在两三个月之内,还不会有太大问题。只要你那边大致上控制了局面,这边就没问题。”

“看来大开杀戒已经难以避免。”

“王守仁,事关大明生死存亡,容不得妇人之仁。内部蛀虫不清除,用不了多久,大明就会被他们蛀空,只剩下个空架子。那时只要有一点外力,就会轰然倒塌。”

“臣明白,此去一定不辱使命。”

王守仁整理了朱厚照的话,就匆匆离去。带着自己的人火速返回,前往江南。

朱厚照和王守仁南北同时发力,固然吃力,也可能引起震荡,对他们是个严峻的考验。但是,这样做也未必没有好处。

平定江南,用兵鞑靼,引起内部震荡是不可避免的。那些既得利益者和朝中的代理人反扑,也是必然的。

先下手为强,首先铲除他们在地方的大部分势力,就等于断了他们的根基,严重地削弱了他们的基础。只剩下一些京官和权贵,其实翻不起大浪。

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控制京城的兵权。只要军队在手,京城就不会乱。

边将虽然有不少人干非法勾当,但也不是各个如此,仍然有很多正直的将领。

有些人即使捞了些钱,但是他们想拉走军队造反,也没几个人会跟他们走。所以,九边这面,暂时不会出太大问题。

朱厚照找来牟斌和刘瑾,让他们立刻回京城传旨。

一是免去张懋、郭勋提督京营的官职,听候任用。实际上,就是剥夺了他们的兵权,让他们赋闲。

二是令定国公徐光祚总领京营所有兵马。

三是令监军太监坚守岗位,严加监管。

四是命锦衣卫严密监视张懋、郭勋及其同党,若有异动,即可下狱。如果想兵变,可以先斩后奏。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