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种萝卜

朱氏对着永穆公主坐下,两人是平级的。

冠服都差不多,这平时就看各人爱好。

永穆公主年轻一些。

朱氏是后宫第一人了,冷漠的看着太华真人哭。

她有个儿子,在皇太后崩后,董氏和崔氏都盯着,十分难过。

谢笈不能有一点表现,好像一动就能触及他们脆弱的神经,要抢他们什么。但东宫明明有储君。

谢笈是华阳公主的弟弟,不过她都不给郑王表现,何况是谢笈。

不过现在哭啊,她早晚都是要哭的。

朱氏若非小心都不一定能活到现在,做上德妃。

太华真人凭什么就能活的那么恣意?到现在还想由着她性子。

谁还没有个性子,不都是被逼的?朱氏没报复她就不错了。

朱氏确实没报复,因为她自己将自己作的、让青蛾压了。

所以青蛾厉害,朱氏有事就和她商量。

茜纱没别的,就是朱氏想着怎么对她?

桓樾无语,这种事儿她不太好掺和,但问到了她也说:“茜美人、圣人的意思呢?”

朱氏说:“倒没什么。”

桓樾说:“那就平常的来吧。要不然对谁都不好。”

朱氏明白。

倒不是她巴结茜纱怎么地,只是后宫现在正常了,可以对茜纱好一点。

搁以前,谁若是有喜,那就是腥风血雨。

现在,只要照顾好茜纱,将孩子平平安安的生下来。

后宫太平、天下太平。

大家不用像姐妹,但要在礼仪人性的范围。

如果后宫都像斗兽场,养出来的孩子能好吗?不论胜方败方只怕都不太好。

永穆公主看德妃娘娘也是个安定人。所以父皇看重她。

父皇平时不管那是顾不上管,他真要睁开眼睛,看人大概都比较准。

桓樾胆大的提醒:“让茜美人安心养胎,胎教对孩子重要。”

朱氏笑着点头,就是让茜纱安分点。

后宫还是有一定危险,朱氏会认真盯着。

茜纱生儿生女对她又没什么影响。

她都不争宠了,就图过个安神日子。

圣人能敬重她一些、给一点权利,就很好了。

至于青蛾惦记的大嫂,朱氏一点不争。

青蛾都愿意让给大嫂,何况朱氏长一辈,有些事小辈还不便的、依旧要她操劳。

那彭王妃再贤惠,毕竟年轻。

太华真人哭的没音了。

大家完全能在她哭声里谈笑风生。

永穆公主说:“你是真不知道自己造了多少孽。”

太华真人抬头,想打她。

永穆公主冷笑,动手试试?

太华真人现在真动不了手,只能动口,不知道对着谁、又哭:“长春观不能住,房子都破的。”

桓樾问:“你要修成青蛾宫这样?”

朱氏德妃问:“昭阳宫那样还是曾经的崑玉宫?”

桓樾说:“该不会是想修个小皇宫,再和谢耕一样,弄几个人管你叫皇帝吧?”

广宁公主看二嫂,想的真齐备。

长宁公主说吧:“不会是看紫巉山有好多田,所以你也要一块封地?”

广宁公主看四姐,还有什么?

永穆公主说:“长春观地方不小,整出几亩地种菜,都能换不少银子。”

桓樾说:“盛安城的地可贵了。只要菜种的好,每天没香火也有人上门买菜。”

朱氏想想那画风就有点想笑。这是把长春观搞成菜市场?

倒也不是,不是说紫巉山有田?

长春观种那些还不足以成菜市场。

桓樾对种菜就有热情:“长春观除花园、老树,弄三五亩肯定有,瓜果蔬菜除自己吃,好的卖,差一点的还能施舍,多积德啊。”

广宁公主动心:“说真的我也想。除老树不能砍,别的换成果树,像桃花梨花也好看。”

常紫涵看着姐姐:“应该能养鸡。”

笑翻一片。

桓樾摸她头:“养一群鸡挺好的,每天吃新鲜的鸡蛋。”

常紫涵就不想了,她不可能在盛安城拥有几十亩的地盘。

谢筑问二嫂:“把长春观重整一下?”

永穆公主问:“你去种地?”

让青蛾出点银子是小事,但太华真人能安心种地吗?

谢筑去帮忙种可以,就怕生出别的事。

反正谢筑想种的话,以后赐开府他可以在自己府里弄几亩地。

太华真人就纠结了。

由青蛾掏银子修自然好,但她怎么能种地?

所以,太华真人哭:“我不会我身体不好我也不可能种那么多。”

桓樾说:“照你每天吃三两米、一斤蔬菜再加别的,大概是五十文,一个月二两银子。有那么大的长春观给你,还赚不到?”

朱氏附和:“加上琼华真人也就五六个人。”

多出来的都不是正经,没收拾他都算好的。

桓樾说:“种点菜,再收拾几间屋出来给人借住。”

宫娥忙说:“小心借出汉子来。”

桓樾一愣:“不怕借出汉子,就怕再借出个外甥。”

永穆公主吐出很冷硬的一句话:“那就可以赐死了。”

太华真人确实想弄几个俊俏的少年,已经有少年看上她了。

其实长春观没多少秘密。

一个月二两银子就算这么多人、十两银子,一年一百多两?搁以前算什么?

还要她自己挣,太华真人气到大哭。

桓樾没反应。

谢拂拂可知道鞠昭训赚的不止一百两。所以靠自己赚银子有什么不对?

长宁公主还要赚多多的银子!

其实有个长春观极好了!

可以卖菜。若是伺候的好看,有人去玩,顺便吃个斋饭,不能赚?

贵的是那块地,有地还哭,她活该!

广宁公主心想,盛安若是有那个地方,做一些适合的,但不合太华真人的心意,别人想再多也白搭。

有宫娥说:“一亩地光是种萝卜都能赚十几两银子。”

朱氏惊讶!

宫娥笑着解释:“这是算城里、不算卖的那个工夫。一亩地种三五十石,一文钱一斤,萝卜做法多,做好了再卖不是赚的多?”

朱氏大概知道了。

从乡下运到城里卖确实是个事儿。

假如,在长春观,或许永嘉坊就能去买完。几亩地都不够永嘉坊吃的。

要吃了随时去,还新鲜。

一年能种几次,就这么说定了,种萝卜。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