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变形的制度

不过,话说回来。

早在刘秀和王莽时期就打压了世家大族,集权了中央。那为什么东汉末年还会爆发黄巾起义,袁绍等原本靠着世家大族才雄踞一方的人为何又会走上历史舞台?

回头查查资料吧。

叫寻泽一边想,一边挪动了一下自己的头。

好像不疼了,不过我现在是谁在哪儿了,怎么感觉后脑勺枕着的东西软软的,还有温度。

叫寻泽没有抬起头,侧过脸一看,发现自己枕着的是一个妹子的大腿。

在霓虹这个国家,有许多打着擦边球的风俗店,这些店里往往会为顾客提供枕着妹子的大腿睡觉的服务。

这种看起来很让人提不起精神的服务在霓虹的收费却并不低,而且选择这项服务的人也不少。

究其原因,就是这项服务的确让人舒适,不论是从精神上还是肉体上。特别是当头枕在妹子大腿上,感受着妹子身体的气息,会让人有一种游离于远观和近亵之间的,特别的刺激感。

能把人一下带回到曾经无忧的少年岁月,让人们体会到最初的单纯。

所以,大腿枕才会在霓虹这么流行,毕竟很多单身狗想体验但是没有女朋友,有女朋友的女朋友也不一定自愿给当枕头。

于是,叫寻泽在经过三秒钟的深思熟虑之后,重新闭上了眼睛装睡。

“哥哥,腿要麻了,既然醒了就起来吧。”

但是很可惜的是,吕袖钰在发现叫寻泽醒来之后,直接开口揭穿了叫寻泽。

“头疼还没好,所以想闭上眼睛再休息一会儿。”

叫寻泽尴尬的摸着后脑啥爬了起来。

“刚刚坐下的姿势有点儿别扭,所以现在腿有点麻。”

吕袖钰揉了揉腿说道,

“所以只能让哥哥下去了。”

“今天真是多谢你了。”

叫寻泽对吕袖钰感谢道,

“要不是你就要惊动别人了。”

“哥哥头疼是因为得了什么病吗?”

吕袖钰一边下了床,一边问叫寻泽。

“没有生病。”

叫寻泽也不太好解释,只好说道,

“是一种天生就有的毛病,不过对身体不会造成危害。”

“唔,我好像能理解。”

吕袖钰对叫寻泽露出了一个笑容,

“我小时候身体也会偶尔疼,不过习惯了之后就不疼了。”

“你那是因为在长身体吧。”

叫寻泽以为吕袖钰说的那种疼痛并不强烈,只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不过吕袖钰对于叫寻泽的话倒也没有反驳,她挥了挥手对叫寻泽说道,

“那哥哥我就先走了,我们明天见。”

“明天见。”

送走了吕袖钰,叫寻泽哪里还睡得着。冲了个凉水澡,便拿出手机查看黄巾起义的原因。

汉末黄巾起义的原因分析。

作者:冬云离。

东汉末年,政局不断动荡,外戚专政,宦官专权,对西羌的战争持续了数十年,花费巨大。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朝廷依然没有停止从东汉初期便制定的国策:拓荒。

拓荒政策最初是双皇执政时期,王莽,刘秀为了缓解国家巨大的人口激增,土地不足的情况而制定的一项政策,在那个时期,的确为国家拓出了大片的土地,也让江淮一代为国家产出了大量的粮食供养全国。

但是,再好的政策也有走歪的一天。

拓荒政策持续到东汉末年的时候,当初规定的拓荒土地三年不用交税,五年只交一半赋税的优惠政策不仅被中央取消,而且就连拓荒者对土地的所有权也被践踏。

甚至到了最后,想要进行拓荒的家庭甚甚至要先向国家缴纳一笔不少的钱,才能有资格进行拓荒。

无数的权贵不仅利用各种手段肆意抢夺拓荒者辛辛苦苦拓荒出来的土地,并且还组织捕奴团,从各地捕捉山上的野人,少数民族和居住在偏僻之地的农民,然后把他们送到南方去拓荒。

在这种不计代价的拓荒之下,虽然南方地区被开发的很快,但是这种繁荣是建立对大部分普通人的压榨之上的。

有朝廷的大臣看到了这一现象对国家带来的危害的,于是上书恳请皇帝停止拓荒。

但是东汉末年的皇帝汉灵帝刘宏却是一个非常昏庸无道的皇帝。在他在位期间,不但光明正大的敛财,而且更是公开买卖官位,致使中央的权威几乎损失殆尽。

所以,他在看到要求停止拓荒的进言之后,不仅没有停止这一政策,反而加倍的向拓荒者收取费用,并名为拓荒令。

为了防止因为严苛的拓荒规定使得百姓不愿拓荒,汉灵帝还设置了拓荒指标,规定南方诸郡,每郡每年必须要拓荒多少土地,缴纳多少拓荒令的钱粮。

而为了转移压力郡中的官员又将任务下达给了地方,导致地方上随意摊牌这些拓荒任务,致使一些中产之家也纷纷破产,捕奴团在国内肆意横行。

而张角,就是在这个时候传播自己太平道教的思想,并且宣称只要服用了他的符水,在荒地里拓荒的时候就不会生病。

元始184年,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兴兵反汉,鼓动边远地区拓荒的百姓参与反叛军,反攻中原。

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发生战事,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动京都。

没想到居然是拓荒令惹出来祸。

叫寻泽看完这篇文章以后,这才想起,任何制度都会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偏离他的本义。

刘秀和王莽推行拓荒,本意是为了增加土地,避免西汉末年发生天下大乱。

但是到了东汉末年,没想到拓荒政策反而成为了天下大乱的起因。

归根结底是人祸而非制度的问题。

叫寻泽查完了黄巾起义的原因,又查了一下袁绍的家世,发现袁家之类的家族的确不是世家大族,但却依旧出了很多官员,天下依然有很多文人依附于他们。

因为袁绍他们家,自己办了一个学馆,每年教授的学生有数千人,收费也非常低廉,导致一些书香门第往往数代人都在袁家的学馆学习。

所以,从袁绍家的学馆出来的学生,都自动和袁家绑在了一起,成为了一个共同的官僚利益集团。

这就导致董卓进京之后,很多地方上的官员纷纷投效袁家,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军阀集团。

注:补更的五更全部更完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