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少有人知晓丞相庶女,世人皆以为丞相只有一女,而且帝王没有指名道姓,丞相夫人便钻了语言空子。
木已成舟,丞相既想护住自己的嫡女,又想借着庶女讨着好处,在她入宫前嘱咐她多多探查帝王的情况。
洛瓷就这样被送到了宫内,没有封后大典,也没有自己的寝宫,就被发落到了冷宫,连带着身边的侍女也跟着反叛,另谋他主。
如今是冷宫半月以来,第一次和帝王接触。
从分身对碎片的了解来看,他现在十七岁,从十二岁登基为帝,朝臣百姓皆畏惧他。
这还是从一些嘴碎的侍女仆从那里得知的。
毕竟养在深闺,从未出过门,也不被允许出门,对外面的了解不多。
洛瓷整理了大脑中的思绪,觉得喉咙有些干涩,撑在床榻上,想要坐起来。
但不知是身上被子太过繁重,还是手脚无力,一时之间动不了身。
不远处传来了动静,一道修长身影走了过来,他穿着黑色帝袍,上面用金丝线绣了龙纹,全身散发着凛然气息,帝王气场一览无余。
君珩迈步到她身边,狭长漆黑眸子带着锋锐感,如寒潭般深沉森冷,只是望向她时锐减了不少,他慢慢开口,“现在感觉如何?”
少年嗓音略带低沉,稍稍缓和下来多了几分撩人意味。
洛瓷声音有些干涩,“水。”huye.org 红尘小说网
君珩倒了杯温热的茶,慢慢扶起她,她接过茶杯一口气饮了下去,“谢谢。”
身体自动离远了些,避开了他扶着她的手。
饮了热茶后,苍白干涸的唇有了一点血色,微微湿润起来,带着色泽。
她抬起清透漂亮的眸子,毫无胆怯地直视他,露出了小巧精致的下巴,配上这幅病态柔弱的模样,有些惹人怜惜,“陛下,我睡了多长时间?”
君珩慢慢收回了手,缓声道,“你昏睡了一天一夜。”
昨日他很快就醒了过来,发现自己回到了原来的身体,下意识地去看她,发现她呼吸急促,苍白的脸上布满了细细密密的冷汗。
他也不知怎么的,心里有些慌乱,唤来太医给她诊脉,甚至第二天都没有上早朝,处理政务都在寝殿进行。
他忽然……不想看到她昏迷不醒的虚弱模样。
君珩漆黑眼眸定定看着她,“我会让人治好你的病。”
洛瓷默默望了他一眼,慢吞吞开口,“我饿了。”
帝王让人准备了一些清淡口味的膳食。
洛瓷伸手执起调羹,手还有些软绵绵的,但还是可以自己吃饭,只是全身酸软无力,不是废手废脚。
她并未因换回了身体就变得拘束起来,低头吃饭,漂亮小脸有些认真似的,好像在对待什么正事。
君珩望着少女的侧颜,原先没什么胃口,这会儿忽然也觉得有些饿了,在旁一同用膳。
他见少女吃得差不多了,便唤人将药碗呈上来,那是一大碗黑漆漆的药,还冒着热气,中药的气味很快就蔓延出来。
看上去就不好喝。
洛瓷盯着药碗,眸光有些幽幽的,脸上带着很明显的排斥。
几乎是瞬间就想起了分身在丞相府被中药支配的恐惧。
她记得,这具身体对苦味十分敏感,只是一点苦就会被无限放大。
君珩见少女紧绷着身体,如临大敌般望着那碗药,心中莫名有些想笑,掠过了片刻的放松,嗓音平缓,比平日多了几分耐心,“这是太医专门配置的药,喝了你身体也会好些。”
在昨天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改良,更适合她现在的身体。
见她迟迟不动,少年帝王端了药碗,修长手指执起汤匙舀了一匙,轻轻吹了几下,伸到她唇边,“喝吧。”
洛瓷有些不解地望着他,她不知道碎片怎么突然变化这么大,有些礼貌地拒绝了他的投喂,“陛下,我只是想等它凉一凉。”
君珩怔了怔,慢慢将汤匙放回去。
他又听到少女软糯的声音,“这药若是一点点地喝,会更苦。”
他轻嗯了一声。
帝王放下药碗,慢慢走到书案前,开始批阅奏折。
他此刻看上去很正常,从眼神到言行都只是个寻常十七八岁的少年,有些温和,一点儿也不吓人,全然不像世人口中性子阴晴不定、杀人不眨眼的暴君。
洛瓷看到药碗旁边还有一小包蜜饯,慢慢用调羹搅了搅汤药,端起碗一口气喝了下去,随后有些熟练地往嘴里放了一颗蜜饯。
这点甜其实并不能冲刷密布在嘴里的苦味,总有覆盖不到的地方。
很苦。
她最需要的便是休息,喝了药便起身,漂亮眸子扫视了一周,最后去了软榻那里躺下,盖好被子,整个人都被盖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了半张小脸。
书案前的君珩听到动静,没有立即转身看她,直到殿内安静下来,才看向动静最后传来的方向。
不是龙床,而是软榻。
那是李公公以防万一让人准备好的被褥,如今被她盖得严严实实的。
浅薄好看的唇瓣抿得紧紧的,漆黑眼眸第一次泛着无措茫然。
他不明白。
漆黑浓密的睫毛轻微地颤了一下。
他不明白。
君珩最终还是没有起身,眸光落向了书案上的奏折,因为他的暴君之名,绝大多数臣子都小心翼翼地上折子,不敢挑那些惹他不快的话。
甚至怕一不小心让帝王不高兴下令抄家砍头,奏折开头都是一些称赞帝王的语句,后面才慢慢步入正文。
而且用词不能太过委婉,曾经就有大臣因为用词含蓄得不行,读起来十分绕人,惹怒了帝王而被砍头。
也不能太过直白。
总之,帝王性情乖张,大臣们每日上早朝几乎都宛若赶赴刑场,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应对。
对于他们而言,暴君不上朝反而是好事。
谁也不想因为莫名其妙的理由被砍头。
君珩以前批奏折都是抱着戏弄他们的心思,会批阅一下模棱两可的话,让大臣们提心吊胆,现在却全然没了心思。
要不就是已阅二字,要不就是否决对方。
当然否决的占了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