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悲兽张口见蛇,欲再吞之,谁料这小蓝蛇竟凭着碰撞之力再次闪跃一旁。就此双方第二回合正面交手也告一段落,食悲兽稍胜一筹。若不是小蓝蛇意外地激悟了吸髓角翅翅目的使人入眠之能,此刻它已成为了食悲兽的腹中之食。小蓝蛇慨叹不已,而食悲兽也在暗自庆幸,因那已被送眠,任人宰割,后惊不已。渐渐地,任那血性斗志仍旺也萌生退意,实在是自己无力对抗那眠睡冲击。小蓝蛇的情况要比它好得多,毕竟刚才的危机实属自己的大意,更加之习得了使人入眠之能,信心自然大增。随着两者心境的变化,均衡之势已然被打破。小蓝蛇气盛,食悲兽思走。但此时食悲兽八足已废四足,想走又非易事,不由得心生悲壮,万不得已也要拼个鱼死网破。小蓝蛇见到了食悲兽的情态变化,已明它念。蛇眼一转,慢慢地朝着远离食悲兽的方向移了移,以示无意偷袭,先安其心。食悲兽会意,也是朝远处稍挪了挪。至此,双方剑拔弩张之势算是落幕。
小蓝蛇刚刚的先安抚食悲兽以防其逃走然后伺机偷袭的念思,突然被骨子里涌出的不忍、慈悲所荡涤掉。这股柔润暖意在身内鼓荡,从而在蛇眼中散逸而出,自然地入了食悲兽那食悲之眼。食悲兽的反应明显要比小蓝蛇大,在它的忆念海中已然掀起了惊涛骇浪。长久以来,它通过食悲之眼见证了太多怪物们临死前悲情,正是这些忆念被入眼慈流点燃,使得在它念海中,下方是惊涛骇浪,上方是烈焰滔天,双方互激互息,最终历久成新衡。波平如镜,念海成温,彻底地改了该兽的的心性,估计离素食也不远了。奇怪的是,随着食悲兽心性之变,所伤四足竟然因念海成温,得以润愈。它和小蓝蛇间已不可能再成为敌人,惺惺相惜之意尽露无遗。小蓝蛇也因这骨子里涌生慈悲的滋长,身体逐渐鼓胀,念昏意寂。还好的是此刻食悲兽已改了心性,转而护佑在旁。小蓝蛇这一次的沉寂时日不短,期间若不是有食悲兽的护佑,还真的极有可能被它兽怪妖分食掉。
小蓝蛇念感虚弱,念察己身,一条十数倍先前蛇身的粗壮蟒身入得念来,身上蓝光流莹,泛着些许赤红与傲寒。对于这些巨大变化小蓝蛇还有些难以接受,根本想不到自己蛇蜕化蟒会来得如此之快。小蓝蛇此次化蟒,可以说非常成功,也为其以后更进一步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基础保障。至于它与那曾经不死不休食悲兽之间的关系,双方都已心知肚明。小蓝蛇在成功化蟒后有一个感受日渐强烈,那感觉就是高空深远处晦涩不明的召唤。在小蓝蛇成功化蟒的那一刻,栖于高大梧桐被百鸟拱拜的凰念念底深处也涌起如小蓝蛇般同样地感受。在那一刻,若以上帝视角来看,分别在小蓝蟒和凰鸟处各生出一个无形漩涡,旋升不已,伸向无尽高远,最终在深空某处,两个漩涡顶端竟然交汇到一起。与此同时,小蓝蟒与小凰鸟开始在各自的无形漩涡中升腾,方向都是那无尽高远深处。当它们飘飞至交汇处时,陡然地涡息旋停,两者共现于那龙凰伴影身中。
随着这龙凰伴归现于影身,全部散向九方的狮玩、象驮、羊朝、童抱、蝠绕、鹊啄、鸡鸣、蛛降、龙凰伴尽皆历幻获盈。曾经惑引它们的那股念意也隐而不现。九只影身在散珠一念的作用下,决定先行归聚,它们选择的归聚地点正是龙凰伴影身处。随着一只只影身的归聚,散珠一念的念能念境节节攀升,可以说已与先前相比简直是天渊之别,判若两人。还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九身齐聚后,九身隐现,环绕萦飞,每个隐现影身已不能够再将它们区分开来,它们都是混沌态的,一身九像,仿佛都成了那散珠一念。至此,可以说散珠一念成功化九。散珠才入这虚境便获得了如此大的精进,就连那已成念空之神的沉验之念都要逊色许多。散珠之所以能精进迅猛,盖因其九身同炼,又有一念之系,最起码同等境遇也要精进九倍有余。
散珠一念意满,闲来无事,集九身于一体,化为九头,九头当然是混沌自显。我们将这散珠九头幻形命名为幻头混沌兽。初幻成形,九头幻现,一念自嗨。不经意间,散珠一念之能随之缓缓扬升。散珠如此的精进速度真的是令人咋舌,照这势头发展下去,将会成为第二个翻空念。细细品味,自散珠成为沉验之念的附属以来,也变得精进连连,远超自己独自苦修的进度,幸运难道也能传染?散珠对这幻头混沌兽日渐喜欢,也不再幻它形,直接以其形行走。这虚境空间很有意思,有时幻物映心,有时幻物互不相关,总之它的幻物规则究竟是什么,根本无迹可寻。散珠以幻头混沌兽的形象在暗寂幻空中游走了一段不短的距离,幻境少有地暗寂。散珠昏昏欲睡,连环境开始变得微明也没有发现,只是当有个很大的蒲公英状物息与其擦身而过时,它才意识到环境的变化。
散珠一念察八方,发现空中飘散着许多的蒲公英状物息,而自己的幻头混沌兽形象同样地漂浮在空中。散珠在无物空间呆得久了,很自然地关注起这些飘荡的物息来。目力所及范围内,这空间中物息全部都浮荡着,它猜测空间内不可见物息盈满,并且有一定的流动性。散珠一念驭使幻头混沌兽飘向那个刚刚与自己擦身而过的类蒲公英状物息。虽然是在飘,但幻头混沌兽足下位置也是多足呈现,时隐时现,狮足、蛛足、鹊足、甚至鱼尾等九影身中各足纷呈。就这样幻头混沌兽走近了蒲公英状物息,羊足踏出,空间一荡。散珠一念念展,发觉自己的幻头混沌兽此时正立足于大蒲公英柱柄之上,其大小数十倍于羊足所踏触的那个。立足未稳,柱柄便松离了大蒲公英主体,带着散珠幻体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