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又再哄了一番布木布泰,他又再说,已经重新派细作潜入北直隶,挑起读书人对姜瓖的不满,已经有了一定效果。
时间差不多到了,多尔衮离开后宫,前往崇政殿。
今天要进行朝会,商议重要事宜。
皇帝上朝,臣子们行三叩九拜之礼后,正式议事。
朝会上,汉人官员少了范文程,多尔衮更器重洪承畴。
多铎首先道:“收服朝鲜进展顺利,我大清会更强大。与朝鲜贵族联姻,宜早不宜迟。”
朝鲜国是满清要灭国的对象,朝鲜王室很快要被废掉,不可能跟王室联姻,而是要跟在朝鲜有大影响力的贵族、大家族联姻。
并非每个贵族都欢迎满清,有少数贵族抗拒满清,阿济格毫不留情地打压、株除。
多尔衮就是要尽快、全力扶持亲近大清的人,便于大清掌控朝鲜。
朝鲜宰相金自点,即将迎娶满清王室的一名格格。
而金自点的十余岁年轻女儿,将会嫁给满清一名贝勒。
在满清扶植的新朝廷中,众多大臣都会迎娶满清之女,亦会挑选家族中年轻女子出嫁满清。
洪承畴道:“启禀摄政王,首批百余名大清女子已准备好,随时可前往朝鲜。”
多尔衮点头道:“此事不能拖,明日就出发。”
他恨不得立即就征服朝鲜,把整个朝鲜纳入大清版图,但这是不现实的,征服朝鲜需要时间。
姜瓖是枭雄式人物,与姜瓖的争夺天下,可谓是争分夺秒,多尔衮要以最短的时间壮大实力,暂时无法入主中原,吞并朝鲜相当重要。
洪承畴又再道:“我们重新派往北直隶的探子已起到了作用,近期许多文官辞官,让姜瓖治理不畅。不过,已经开始有黑冰台之人调查此事,下官会让那边的人小心谨慎。”
自从范文程被削职后,原本由范文程管辖的事务,大部分由洪承畴接管,包括对间谍的管辖。
洪承畴的确有能力,接任后一切都处理得很好。
多尔衮道:“一定要做好,切莫像范文程那边出纰漏。”
洪承畴再诺诺而答。
第二天,在一队清兵护送下,百余名年轻女子被带着前往朝鲜。
要嫁到朝鲜了,有些女子不太愿意,但又不得不服从,一路上哭哭啼啼的。
在封建社会,无论男人还是女子,都无权决定婚姻大事,一切由长辈、家族决定。
不久后,队伍抵达平壤,朝鲜各贵族的人亦聚集于此,他们也把自家的年轻女子带来了。
阿济格按照名单,把女真女子给予相应的贵族。
一天后,护送的清军带着百余名朝鲜女子返回,这些朝鲜女子将会分别给予满清的各个王爷、贝勒、贝子、将军们。
————————
收回军田、惩治地主的行动,在如火如荼进行着。
由于事关重大,赵天麟、冯厚敦都认真办事。
三月中旬这天,冯厚敦带着官吏,在京营护送下来到密云县最大的村。
陈地主是顺天府有名地主之一,本村七成土地皆被陈地主兼并,其余两成被其他地主兼并,剩余一成属于自耕农。
因为陈地主侵占了数百亩军田,根据姜瓖的政策,侵占军田属于死罪,必须没收其八成田产来抵罪。
除了官府的人外,陈地主带着数人来到这里,垂头丧气的,心不甘情不愿。
因为自己的土地有八成要被没收,陈地主心疼得很,但要是拒不配合,要被处死。
“噹噹噹…”
吏员敲着铜锣,全村两千余人都集中起来。
官府来了这么多人,到底有什么事呢?
村民们交头接耳,讨论起来。
“官府来了,都不会有好事!”
“那是以前的大明官府,现在管治我们的是燕王,兴许不一样了!”
“燕王收回卫所军田,幸运的人做了军户,我们可没那么幸运!”
“你没听说过吗?要是有地主侵占军田,要没收八成土地来抵罪!”
“难不成陈东家也侵占过军田?”
“很有可能,要不然,官府的人怎么会无端端前来!”
“肯定是了,你看那陈东家狗样,就像有人要他的命!”
“对了!准是了,陈东家的土地要没收八成,那我们以后就是军户了!”
…………
村民们陆续前来集中,不少村民先讨论起来,当知道事情真相后,所有人都精神一振,那些属于陈地主的佃户们充满了期待。
有人尝试问吏员,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村民们激动起来。
很快,全村的人都知道了,过半数的人都兴奋起来。
“老天保佑,我租的土地,让官府收回去!”
“要是我做军户,以后全家就能吃饱饭了。”
“陈东家八成入地要没收,我不会那么倒霉!”
…………
村民们又再叽叽喳喳议论着。
全村的人来齐后,铜锣声再次被敲响,很快就安静下来。
冯厚敦朗声道:“乡亲们,你们的苦日子很快就结束了,这陈销崩侵占军田,有八成土地要没收,那些被没收土地的佃户,优先转成军户,军户以后只需上缴三分一的粮食便可。”
正式宣布后,现场欢天喜地,这里成为了欢乐的海洋。
随后,官吏们开始丈量土地,要把其中八成土地转为军田。
整个过程,陈销崩都很配合,亦不敢不配合。
得知自家租种的土地改为军田后的村民们,兴奋激动,有些人激动得留下泪水。
那些还未知结果的村民则是在期待着。
至于其他佃户、自耕农们,他们只有看热闹的份,他们许多人都面黄肌瘦,许多人有种失落感。
村里许多人要转为军户了,以后过上好日子,自己的苦日子不知何时才能到头。
花费了小半天时间,才全部丈量完毕,在军田和私人土地之间打桩,明确定好分界线。
那些有幸成为军户的村民们,无不兴高采烈。
那剩余二成佃户们,则是无比的失望,原本有很高的期待,变成失望后,不禁黯然神伤。
随后,陈地主走后,军户们集中起来。
“乡亲们,你们不久后就要收割庄稼了,以后都不用再过苦日子了……”
在本村耕地里,到处是黄灿灿一片,小麦成熟了,忙碌的季节就要到了,不久后,这些军户们都能吃饱饭了,现场沉浸在喜悦之中。
冯厚敦要做好登记,包括军户的姓名、家庭成员,每个军户要发放身份证明,详细讲述成为军户后要遵守的规矩。
其他不能转为军户的村民,则是在另外一边观看着,一边的人欢喜,另外一边的人郁闷,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
时间进入了三月下旬,相当于现代新历的四月下旬。
在现代时,华北平原是九月至十月种植小麦,来年四五月收割。
在明末时期,同样如此。
从三月中旬开始,陆续有农户收割小麦。
三月下旬这天,华北地区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在收获的季节,天公作美,有着好天气。
这天,姜瓖来到房山县,视察小麦收割情况。
冯厚敦、赵天麟、瞿式耜等官员陪同,房山县知县前来迎接,带着姜瓖来到某个乡,时而解说着情况。
平原地带,这里是大片的农田,小麦成熟时节,放眼望去,一片金黄色。
知县怀着喜悦之情,向姜瓖道:“在以前,本村土地属于两个大地主,乡亲们都是佃户,租子收得贼高。燕王收回军田,没收地主大部分田产,这里多数人成为军户了,他们都高兴得很,把燕王当成了活菩萨。”
顺天府府尹瞿式耜道:“燕王给了百姓好日子,百姓自然感激燕王、拥戴燕王。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燕王要得民心,先从整顿军田着手,已经有了好的开端。”
姜瓖道:“北直隶军田,仅能让百余万百姓过上好日子,这远远不够,本王要让天下百姓都吃饱饭。”
瞿式耜道:“燕王心系百姓,乃天下之幸。燕王的雄心壮志一定会实现。”
随后,姜瓖迈步前行,来到田地里。
“燕王驾到!”
有警卫兵高喊着。
原来是燕王来了,附近正在忙碌中的村民们,都停下来,走在一起迎了上去。
居然能见到燕王,每个人惊喜起来,都怀着激动的心情。
“草民拜见燕王!”
所有村民都跪下磕头,恭恭敬敬的。
就算田地地面是脏的,他们额头也磕下去。
“乡亲们,快快起来!快快起来!”
一小会后,村民们才起来。
“燕王啊,地主恶霸早就该惩治了,幸好惩治得及时,这次麦子收成,我们只许上交三分一,剩下足够全家吃饱!还能有点节余卖点钱。”
“以前那王东家不是人,收我们租子要收七成,辛辛苦苦一年还吃不饱饭!”
“燕王是菩萨再世,是我们的恩人啊!”
“燕王让我们过上好日子,我们一辈子感激!”
…………
村民们纷纷诉说着喜悦和感激之情。
因为军田数量增加,姜瓖下调了军户粮食上缴的比例,由原本上缴四成,下降为只需上缴三分之一。
在村民和姜瓖之间,有拱卫姜瓖的警卫兵,满清细作无孔不入,就算是下乡视察,警卫工作也不能松懈。
赵天麟朗声道:“乡亲们,燕王心系百姓,他要让全天下的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在北直隶,你们是最先一批过上好日子的人,他要让全天下的百姓都轻徭薄赋。”
他是有意这么说,是要宣扬姜瓖的伟大,让百姓铭记姜瓖、拥戴姜瓖。
赵天麟说完后,姜瓖接着道:“父老乡亲们,本王始终关心着你们,担心你们饿肚子。只是,这些年来,大明皇帝昏庸,奸臣当道,让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在以前,你们要么做佃户,要交很多租子;若不是佃户,要忍受官府苛捐杂税;无论是佃户还是自耕农,你们都吃不饱饭。如今,由本王当政,一定会让每人都吃饱饭,你们的苦日子过去了。”
姜瓖那热情洋溢的说话,让村民们更是激动。
随后,某老汉道:“燕王啊!村里多数人是做了军户,可那王东家还有些土地没有被收回,草民表弟一家,还得要上缴七成粮食给王东家。”
另外一人道:“燕王,草民一家幸运做了军户,可还有很多人要交很多租子,要交很多税。”
因为没有全部没收地主土地,那些还是佃户的人,还得继续过苦日子。
就像本次的小麦收割,军户只需上缴三分一,佃户得上缴七成给地主,差别十分明显。
根据这次的收成情况,收获的粮食,只要能自留一半,就能确保不饿肚子,可佃户们自留只有三成,全家人都吃不饱,军户们除了满足一家人食用外,还能有剩余粮食出售。
姜瓖朗声道:“乡亲们,本王保证,一定会让全天下百姓都吃饱饭,让你们成为军户是第一步,以后你们全村的人,都会吃饱饭。”
因为姜瓖做到了第一步,村民们都相信姜瓖,起热情期盼着。
随后,姜瓖让村民们继续劳作。
要不要下田劳作、作秀一番呢?姜瓖觉得没必要,让村民们做军户,已经是莫大的恩惠了,没必要再去作秀一番。
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姜瓖都不喜欢干农活,能不干则不干。
在本村一大片土地中,还有三成属于非军田,由佃户和自耕农耕种着。
姜瓖走近这些土地,每个人虽然还是在忙着收割庄稼,但姜瓖能明显感受到,他们的精神状态跟军户们相比,完全不一样。
军户们都精神很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反观这边的村民,他们大多无精打采,一片死气沉沉。
得知姜瓖到来后,他们只是按照规矩跪拜行礼。
这也对,姜瓖还暂时没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自然不会因为见到姜瓖而高兴,这是很现实的。
看着这种状况,姜瓖心里不太好受,要让所有百姓都吃饱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谓任重而道远。
目前的工作,属于有了良好的开端,前路还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