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新晋贵族

两日之后,在早朝上,李世民当众宣布了姜云志与襄城公主李娴的婚事。

一时之间,文武百官一片哗然,但姜云志能看得出来,这里面最起码有九成的人都是装的。

也就是说这事儿他们就算是不知道,但也猜到了。

不过虽然表现的很那啥,但也没有人站出来反对或者有不同意见之类的,毕竟只要公主不外嫁给番邦他国,那就是皇室自己的事情。

自此,姜云志和襄城公主的事情就算是落实了,而且到目前位置姜云志都不知道他这个未婚妻长什么样子。

随着婚事的定下,李世民又宣布了第二件事情:给姜云志升官,提爵。

和确定婚事不同,这件事遭到了朝臣的反对,而且还不是一个两个的。

原因在于李世民给姜云志提升的跨度太大了。

在官职方面没有什么太多反对的声音,因为李世民给出的官职还算是合理。

首先是姜云志不再是将作监少监了,而是变成了军器监监正。

一直以来姜云志都是靠着火药在大唐大放异彩,这就给人们留下了相关的印象,凭着姜云志制作的那三样武器,给个军器监监正的职位不算是出格。

而且,军器监监正是属于官大权小还没什么油水的职位,不过有一点和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的军器监只是负责统计、保管和维护各种武器铠甲,但现在因为姜云志的加入特别增设了一个火器署,负责火器的制造和维护。

在所有人看来这都是正常的,也没有人反对。

第一个封赏顺林通过,第二个则是引起了一些声音,因为除了军器监监正外,李世民还给了姜云志一个谏议大夫的官职。

谏议大夫,正四品上,专掌议论。

这是属于文官范畴的,和将作监少监这个有资格上朝的不一样,谏议大夫是能够直接参议朝政的。

以前若是不被点出来的话姜云志是不能随便发表言论了,但现在就不一样了。

所以这个官职的封赏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姜云志留意了一下,发现大多都是荥阳郑氏的人。

并不意外,但真正意外的是这项封赏最后竟然通过了,而通过的原因更让人意外。

虞世南出面,力挺姜云志成为谏议大夫,而后孔颖达、盖文达和盖文懿也出声赞同。

虞世南倒好理解,那就是个一心做学问的人,但孔颖达三人就不太一样了。

按理说,姜云志是得罪过他们的,但他们却在这事上不遗余力的支持姜云志,这很容易让人多想。

不过这朝堂上可不是给姜云志思考的地方,随着第二项封赏的通过,真正的重头戏来了。

升爵。

姜云志原本是个开国县男,是唐朝爵位中最低等级的爵位,这次李世民直接给他升了两级,到了开国县伯。

大唐以武立国,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想要获取或者提升爵位靠的都是战功,文官也有不少,但那都是魏徵、房玄龄和杜如晦这样的大牛。

姜云志在文治方面没有什么建树,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涉及到,在战功方面更是只有渭水河畔那一次,但那次已经给过封赏了。

这个跳级的封赏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对,其中不仅仅是荥阳郑氏,还有其他世族以及一些看似是没有靠山的小族官员的反对。

支持的也不是没有,柴绍、程咬金、虞世南以及尉迟恭等。

“为什么不能!”老程最是激动,不仅仅是因为他现在和姜云志是合作伙伴,更是认同姜云志。

“你们根本就不懂新武器给我们大唐的军队带来了什么,有了新武器再配合上长弓和短弩,在面对突厥这样的骑兵时我们最起码能在尚未接触的前提下造成三倍于以前的杀伤,甚至是更多!”

“毫不夸张的说,有了这些新武器,我们大唐的将士在以后打仗的时候最少可以减少三成的伤亡!”

“陛下还是保守了,在俺老程看来别说是个伯爵了,就算是侯爵甚至是县公都没问题!”

老程的嗓门儿极大,他一开口基本上能盖过大半的声音,这就让其他人不得不停下来。

继续吵吵也没有用,反正声音也盖不过他。

“陛下,臣也附议。”程咬金之后尉迟恭也站了出来。

“若要是说起这新武器,可能除了姜监正之外就属臣最清楚了,毕竟臣也算是亲自看清楚了那武器的威力。”

“当日臣渡过渭水追击突厥联军的时候基本上没怎么动手,俘获的都是一些伤兵,那些伤兵身上的伤口很小,但据他们说根本就动不了。”

“若是与之相比,弓箭所造成的伤害根本不算什么,而且此物对战马的威慑力极高,基本只要用过那么敌军的骑兵最少可以废掉一半!”

“诸卿可都听清楚了?”有了实际的证据支持,李世民也是威严的开了口。

“由姜云志着手制造的武器都并非常规武器,对我大唐军队的提升极大,若是诸位还有异议,那么朕在此就立下一个新规矩。”

“日后,只要是有人能做出与之威力、效果相近的武器都可得此赏赐!”

李世民的话可以说是一锤定音,直接让所有人都没了声音。

嘴炮很简单,谁都可以,但真要是让他们去做的话可不是动动嘴唇就能达到的事情了。

在这个冷兵器时代的武器都是些什么?除了最耳熟能详的刀剑、弓箭和长矛之外就只剩马槊和三弓床弩之类的了。

马槊的制作周期相当长,是以年为单位的,而三弓床弩是属于破点的武器,虽然杀伤的距离远但范围很小。

再看看炮弹和一窝蜂火箭。

炮弹是范围杀伤的武器,爆炸时射出的铁钉铁片起到主要的杀伤作用,甚至能够穿透比较次的盔甲,爆炸的声音也可对战马产生影响。

至于一窝蜂火箭,能够装填一百至一百五十支弓箭的它几乎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加特林了,只不过子弹数更少,装填时间也更长。

制造这样的武器?如果真要是这么简单的话就不会等到宋甚至是明朝才大规模的应用火器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