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我们是朋友,帮助你们是我理所应当的职责,只是说你们打算让我怎么帮你们?调集更多的货物运到莫斯科吗?只要我能办的一定去做。”
卡丹夫听到姜言这话松了一口气,看着姜言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激,觉得没有白交姜言这个朋友,知音。
“姜,你能运送多少货物过来?能弄来一百火车皮?”卡丹夫开口问。
一百车皮的物资也不过五千吨的货物,但是对于一个拥有一个多亿人口的国家而言这些货物,连一滴水花都激不起,就被如同沙漠般干枯的大毛给吞没了。
不过他也明白,增加这些物资有多难现在贵为副经理他找遍整个大毛,他连一百吨的额外货物,他都调不出来。
现在苏维埃已经化作尘埃,而他们新建立的政权还没有完全接管大毛,所以说从莫斯科到遥远各州的命令,控制,已经近乎于失灵,大毛的混乱已经比之前更加厉害。
然而随着庞大的,井然有序的计划经济被他们打乱,以及工厂厂长的作梗,大毛的整個生产情况,都陷入了停滞。工厂拿不到原材料,无法生产,即便生产好的商品也没有货车运输,所以导致商店中空空如也。xizu.org 柚子小说网
因为一直买不到足够的生活必需品,普通民众更是或主动或被迫的,把精力放在如何搞吃的,穿的,用的这些生活用品上。这些又进一步的加剧了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整个大毛都陷入了死循环中。
“比这个要多一些,至少三百火车皮。”姜言沉声说道。
很早的时间,姜言针对这样的情况就有了预测,同时他也通过曹斌通知到了国内,现在国内的工厂都开始加速生产,很多挤压的物资开始起运,国家甚至专门开通了专门的列车,这个时候,能挣一笔就是一笔,不但于此,还能获得新生大毛的好感,真的是一箭双雕。
目前姜言的手里面已经差不多有两万多吨的物资,物资还在持续增加。
这一次的销量,可以说让整个国家很多区域,都能过一个好年。
“我现在手里面差不多有两万多吨货物,目前都在仓库里面,你有需要,可以直接调拨。”姜言接着看着卡丹夫开口。
姜言不是圣人,不过也不是什么心肠硬的人,自己在莫斯科也度过了快乐的岁月,真的让姜言袖手旁观,他还真做不到,要不然他也不会这么爽快的把物资给卡丹夫。
“姜,你是怎么想起来提前备这么多货物的?”卡丹夫开口
要知道,他们预计姜言现在能调过来一百火车皮的货,就已经需要感谢上帝了。毕竟这可是轻工业品,而不是又笨又重的煤炭和矿石,一个载重六十吨的车厢,就足够生产企业,生产好久了。
可现在姜言竟然说,他手头有现成的两万吨的物资。
姜言装作有些不好意思道“我本来以为,解体后大毛会变得更好,将会需要更多的商品,所以这才命令他们加速生产的,没想到……”
听到姜言这话,盖达尔变得有些尴尬,在这万物萧条的场景下,说什么大毛会变得更好,需要更多的商品,实在是有些打脸。????“不过,这也算是,方,你歪打正着了。”盖达尔苦涩的说道。
“或许吧!不过换个方面来说我是对大毛有信心,对大毛这个市场有信心,只要这个市场在,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只要我的手中有商品,我就能挣钱。还有,我不会相信大毛一直会混乱下去,这就是黎明前的黑暗。”
“是啊!黎明前的黑暗。”卡丹夫开口。
“姜,我不知道怎么会这样。”盖达尔开口。
听到这话姜言有点沉默,具体的原因后世分析的相当的清楚。
毛熊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达到经济和军事的双巅峰,一直保持对西方的全球进攻态势。那时候毛熊的军事力量把整个西方搞得精神都快崩溃了,但是等毛熊的光芒在1990年熄灭时,人们才发现毛熊是几乎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拿来一起燃烧,才发出那令人目眩的光芒。
毛熊在80年代初已形成极度的军工经济特征。军品占机器制造业的60%以上,军事支出占国民总产值23%,到80年代末上述指标分别提高到80%和28%。毛熊破产的原因是强大武力建立在虚弱而原始的粗放经济基础上,所以他们失败了。
1970年代中期,毛熊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的同时,也成为世界最大的谷物和食品进口国。尽管与西方存在你死我活的意识形态斗争,但毛熊已被深深地卷入西方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之中。到了1980年代,毛熊一半以上的外汇收入靠石油出口,而一半以上的外汇支出则用于进口粮食和食品。因此,毛熊的经济状况直接取决于世界油价和谷物价格的波动,取决于世界对石油和粮食的总体需求态势,取决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价格和供应操控。
也就是由于后期以鹰酱为首的西方国家看到了这个情况,才从石油上下手,没有充足的外汇就没有粮食,这也是粮食短缺的原因。
另外就是统计的问题。
其实毛熊在研究计划经济方面已到了相当的高度,毛熊经济学家康托罗维奇曾因为《生产组织与计划管理中的数学方法》,对资源最优分配理论做出了卓越贡献,获得197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理论上,康氏的研究可以实现全社会范围的资源最优分配和利用,即在现有资源条件下,全社会能够以最小的劳动消耗,获得最大限度的生产量。由此得出的生产计划叫最优计划。
曾经有一位学者总结过:毛熊国民经济在账面上的统计数字一向很好看。因为有毛熊国家计委这个战无不胜的武器。
毛熊国民经济生产,国家计委每年都要数次调整各种计划指标,然后各单位在纸面上“完成”这些指标。比如哈萨克的一座毛熊最大的养禽场,指标是日产10万枚鸡蛋。上报给国家计委的也是这个数字,然后把其中3到4万枚列为“破损”。该场每天收到的饲料也比“计划”短少15%到20%,说明别的部门也在用同样的短缺分量的手法来完成本部门的“计划”
农业依旧如此,每年在收割前估算产量,并把这些数字作为实际产量公布。这就掩盖了收割、运输、仓储环节的各种损失(由于毛熊基础设施及仓储技术的落后,这种浪费在五六十年代达到了骇人听闻的水平)。其结果是实际进仓的粮食数量仅为公布产量的65%到70%左右。
纸面上,可以说毛熊物资丰盈,之前短暂的货物充足也造成了这个假象,他们没有去认真统计所以才造成了物资短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