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难产事件
此次唐俭出使东突厥之后,大唐就该把其拿下了吧。
到时候,要几万战俘建设太平不知是否可行。
李陌动了一下这个心思,转念又放弃了。
突厥本来就地广人稀,别说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占领,就算是占了也弄不来多少战俘。
说到出使东突厥,得尽快帮老唐弄些好货,多赚他们些牛羊和银钱才是正道。
眼下可以给老唐的商货有汾河酿、生铁锅、火折子以及部分胡商的货物,家具就算了,游牧民族估计也不稀罕。
老唐自己能筹备的也就是丝绸、陶瓷之类的货物了。
可这些货还是有些单薄,应该再有一款拳头产品就好了。
烧瓷工坊、织造工坊都还没破土呢,暂时是指望不上,也许可以试试香水,这玩意要是整出来,比那汾河酿可利润高多了。
想到这里,李陌将香水试产在脑子里标为了重要且紧急的事务。
烧瓷工坊、织造工坊,暂定为重要、紧急度一般。
军器工坊,重要、不紧急,李陌对军事和战争没半点兴趣,大佬们不催,就先拖一拖吧。
琢磨完工坊之事,李陌又开始头疼太平至长安的官道。
这一趟长安行,最令人煎熬的还是那路途上的颠簸,得想个法子,将道路的工期缩短才是。
接下来,太平和长安的互动会越来越频繁,水泥路若是通了,时间和运输成本也能降低不少。
可那毕竟是一条几百里长的水泥路啊,眼下太平的诸多项目已经是在靠人海战提速了,还能怎么快。
李陌实在是没什么良策。
还有那襄陵、襄汾二县也是块烫手的山芋。
襄汾还好些,家里有矿,也挨着汾河,只是它处于太平新城的上游,要是也搞工坊建设,势必会影响汾河的水质。
襄陵就差多了,据说人口已经被太平吸走了一半,目前也就剩七八百户了。
将太平建设起来已经是大不易了,如今再捎上两个穷鬼,这日子可怎么过。
“李陌?”旁边的刘仁轨捅了捅他,“杜刺首问话呢。”
“啊,什么?”被刘仁轨提醒,李陌这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某在问你什么时候走访襄陵、襄汾二县?”
“还有,与东突厥互商,派何人前往?”
杜如晦见李陌心不在焉,忍着无名之火,重复了一遍。
“走访之事先由正则兄长代劳吧。”
“与东突厥互商,需要和太平商会商议一番,再行决定人选和货物。”
李陌敷衍了两句。
会议开到此时,已经接近晚餐时分,众人早已疲惫不堪。
杜如晦见再聊下去也没什么实质的进展了,只好宣布散会。
由于人多,会后杜如晦与李陌前往凝雪府上用餐,其余的人则是留在了县衙。
一走出会议室,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李陌顿时精神了许多。
“李陌,你现在也算是一郡之主了。”
“叔父知你尚且年幼,将这一郡的重担交于伱手,为难你了。”
“可是,好儿郎当迎难而上,以民生社稷为己任,断不可懈怠敷衍啊。”
用餐途中,杜如晦苦口婆心的劝李陌上进。
他现在已经不把这个后生当外人了,这段时间看着李陌一步步成长,虽说是小毛病不少,但终究是个可造之材。
李陌听了这话暗自疑惑,老杜什么时候转性了。
难道是病入膏肓了,人之将那啥,其言也善。
还是说这家伙又憋着坏心呢。
“老杜,你是不是病得很重,放心好了,有两位神医在,肯定保你长命百岁。”
“还有,你花钱买官这事儿,小子是不会计较的。”
“做了一辈子商贾,临了买个官身也是可以理解的。”
杜如晦一听这话,顿时火冒三丈。
老夫好言相劝,没想到这个田舍郎居然无耻之际。
病得很重,花钱买官,这都是人话吗,气死老夫了。
杜如晦想指着李陌臭骂一顿,李陌早已知趣的溜之大吉了。
两人来至餐厅。
长孙、凝雪等人的晚餐都吃到一半了。
见李陌、杜如晦到来,春桃麻利的帮两人又添了些吃食。
“李陌,你答应的‘针灸铜人’,什么时候开始铸造?”
俩人刚坐定,便传来孙思邈的质问声。
经他提醒,李陌这才想起,自己早就将铜人之事忘得一干二净了。
老神医慈眉善目,很少会用这种严肃的语气问话,今儿这是怎么了,莫非真是因为自己耽搁太久了么。
“这两日便开始尝试铸造。”李陌往嘴里扒拉了口饭食,“甄老神医呢?”
李陌问完,这才发现,餐桌上的气氛有些不对。
“刘老汉家的儿媳,后晌难产没了。一尸两命。”
“两位叔公救治半天也没救回来。”
“甄叔公连晚饭都没吃,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了。”
旁边的王凝雪小心给李陌讲了其中的原由。
李陌一下午也都在琢磨人口增加之事。
经王凝雪这一提醒,他这才想起,如今的大唐,难产死亡率高达四成以上。
产妇一死,便是一尸两命,这也是古代平均寿命不足四十的原因之一。
就算是在后世,最发达的漂亮国,顺产率也不过七成左右,剩下三成,还是得靠剖。
要想提升产妇生育的安全,无非就是三项:
一是适当提高生育年龄,十二三岁,身子都还没发育好呢,好生产就怪了。
二是提升接生条件和技术,以太平现在的条件,产房可以建设。
至于接生技术,李陌作为后世奶爸,只了解个大概,可以多搜刮一些稳婆,或者高价求购其手中的秘方。
三就是剖腹产了,这对于眼下的太平,还是太难了,但也可徐徐图之。
听了李陌的一番言论,长孙等女性,稍微有些不适,王凝雪甚至都悄悄摸了一下自己的肚子。
孙思邈则是眼前一亮,拉着李陌不停的问东问西。
经过一番讨论,李陌当场决定,月内,在太平建设新式产房,并从府库拨付两万贯用于接生技术的研究。
重金之下,还怕找不来技术高超的稳婆。
长孙答应,帮着寻找几名经验丰富的稳婆。
而李承乾则是信誓旦旦的表示,愿意搜集一些与医术有关的书籍。
“剖腹产果真可行?”
商量完接生之事,孙思邈又开始询问剖腹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