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贾家。
贾张氏母子,秦淮茹一家三口,加上易中海两口子,算是相亲双方的正式见面。
饭桌上,四个凉菜,六个热菜,还有两碟干果。
这些都是易中海掏的钱,他自己都没这么吃过,为了贾东旭能相亲成功,可是下了血本。
易中海出钱,一大妈做菜。
至于贾张氏,顶多就是个剥个蒜,切个菜,打打下手。
要光是这样也就算了。
一大妈炒菜的时候贾张氏还在一旁指点江山,一会儿嫌弃她油倒多了,一会儿嫌弃她多放盐了。
气的一大妈差点撂挑子不干了。
要不是想起自家男人的话,以后要指望贾东旭养老,她是真不想伺候贾张氏。
又懒又馋,还自私。
好在贾东旭不像贾张氏那么刻薄,让她看到了一丝希望。
饭桌上,易中海端起酒杯,示意众人先碰一个,庆祝一下。
贾张氏扯着脸就跟家里办丧事一样,正眼都不瞧秦淮茹父母一下。
从没进过城的土包子,土里土气的,看着就烦。
秦大山明显感觉到贾张氏不待见他们,脸上的表情也不好看。
城里人有什么了不起的,这么多人挤一个院儿里,住的房子还没他家的大。
众人这第一杯酒,就带着情绪了。
易中海敏锐的察觉到气氛不对,呵呵一笑,说道:
“秦大哥,东旭家的条件你也看到了,怎么样,不错吧。”
“过完年,东旭就转正了,到时候就是轧钢厂的正式工人,一个月27块5的工资。”
“并且,逢年过节厂里还有工人福利,以后工资还会涨,日子好着呢。”
秦大山扯了扯嘴角,挤出一个僵硬的笑容,说道:“嗯,东旭这孩子有出息。”
一个月27块5,对秦大山来说是一辈子达不到的高度。
他们家四口人,每年就靠种那几亩地的粮食生活,什么时候还像城里人一样买米买面了。
连年的战乱,家里能养两只下蛋的母鸡都算是大户了,更别提吃肉。
一家人一年到头就两件衣裳,洗了穿,穿了洗,破了补。
就连秦淮茹这次进城相亲穿的碎花棉袄,上面也打了好几个补丁。
全家人能吃饱就不错了。
挣钱,那都是靠着自己出去扛大包,挣得血汗钱。
就为了在过年时候能称半斤猪肉,全家人吃顿猪肉大葱饺子。
听到贾东旭一个月能领将近30块钱的工资,秦大山确实动了同意女儿嫁给贾东旭的心思。
关键问题就是贾东旭他妈,一看就不是个好相与的。
秦大山担心女儿嫁过来之后会受欺负。
到时候自己老两口都不在身边,谁来给女儿撑腰。
易中海像是看出了秦大山的忧虑,拍了拍贾东旭,说道:
“东旭这孩子我看着长大的,心眼好,听话,淮茹嫁给他一定不会受委屈。”
“老哥你放心,要是东旭敢欺负淮茹,我第一个收拾他。”
“我在你家住了一个月,淮茹就是我的晚辈,老哥你就把心放肚里。”
有了易中海的保证,秦大山这才点点头,脸上有了笑容。
“老易你都这么说了,来我敬你一杯!”
一旁的贾张氏趁着几人说话的时间,给桌上的菜扫荡了一遍,觉得吃美了,才放下筷子。
秦母看在眼里,大致看得出贾张氏是个什么样的人。
秦淮茹则是从头到尾都表现的很矜持,不多说话,就跟贾东旭搁那眉目传情。
“贾家嫂子,你瞧见没,淮茹这孩子勤劳能干,踏实孝顺,以后你就等着过好日子吧!”
易中海趁热打铁,直接替贾张氏把这事儿给办了,免得夜长梦多。
贾张氏观察了半天,觉得秦淮茹应该是个好拿捏的。
心里认为秦淮茹就一乡下丫头,翻腾不起什么浪。
就算秦淮茹嫁进来,以后这家里还是自己说了算。
经过易中海的一番劝说,贾张氏松口了。
一时半会是找不到合适的城里姑娘了,万一要是娶个家庭成分有问题的,儿子这辈子就毁了。
最重要的。
贾张氏怕啊,刘海中家就是血淋淋的教训。
贾张氏生怕王主任哪根筋搭错了,再给她家东旭介绍个寡妇。
那老贾家就彻底完了。
贾张氏无奈,只能听从易中海的建议,同意贾东旭和秦淮茹结婚。
不过,她是有条件的,不从易中海身上薅下点东西,她心里不舒坦。
“那咱们先说说彩礼吧,老秦,你想要多少彩礼。”
察觉到贾张氏的眼神,易中海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好在贾张氏为数不多的脑子发挥了作用,没有当场掀桌子,而是眼神示意易中海,她答应了。
“淮茹是我们家里的壮劳力,她这一走,家里就剩我们两口子干活,他弟弟才8岁。”
“我想,彩礼能不能多给我一点,我把女儿养活这么大也不容易。”
贾张氏一听就急了,正要破口大骂,被易中海一个眼神给刀了。
仿佛在说你要是敢找麻烦,以后我就不管你们贾家了。
贾张氏不敢得罪易中海,只得悻悻地冲着墙壁无声输出。
“老哥,你这话说的在理。”
“这样,彩礼给你10块钱,你看行不行。”
这年头,一碗饭都能买个媳妇儿,10块钱对老秦家来说可是一笔巨资。
“至于结婚要用的搪瓷脸盆、水壶、痰盂之类的,我们也会安排好,一样不差的。”
“就是添置家具这一块儿,我想能不能先缓缓,等东旭转正稳定了,小两口一起看着弄,你说怎么样。”
这年代结婚成本比后世低太多,讲究的是“四个一工程”。
一张床,一个搪瓷脸盆,一个痰盂,一个热水壶。
易中海都给安排好了,秦大山一点毛病挑不出来,只能一个劲儿点头。
“好好好,有老易你安排,我绝对放心。”
“我家这也没什么好东西,能给淮茹陪嫁的就是十斤棒子面,多了我们真拿不出来。”
秦大山有些窘迫,没办法,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10块钱是不是有点多了。”
一听秦大山只给陪嫁十斤棒子面,贾张氏顿时拉拉一张驴脸。
一斤棒子面才一毛钱,十斤一块钱,我们老贾家光是彩礼就给了10块钱,别提还要买脸盆什么的。
贾张氏觉得太亏,没见过娶媳妇儿花这么多钱的。
秦大山几人面色一变,被贾张氏这句话整的有些尴尬。
“妈,不多,我转正以后半个月工资而已,很快就挣回来了。”
贾东旭急了,恨不得堵上贾张氏的嘴,不给他帮忙就算了,还一个劲儿的拆台。
这是专坑儿子啊!
PS:跪求鲜花,评价票!各位彦祖有什么想法也可以发在评论区,作者会虚心接受!
端午看书大优惠!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22日到6月24日)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