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谁是最佳人选

如一滴水掉进油锅,西北来的战报,在京城很快就炸了起来。

大齐已经十数年对内对外无战争了。九边虽时常有外敌滋扰,但那都是小规模的战斗,都不会往至正帝龙案上递奏折的那种战争。

九边的将帅只把那些小规模战争当做练兵。

大齐立国已近三百年,对周边小国来说,大齐属实是个惹不起的大国,少有不要命地跑来挑衅的。

但这回不同了。

关外异族因去岁受灾,一年了都没缓过来,缺衣少食的,便在函谷关囤集兵力四十万,想入关来抢了。

对方兵力多,守将方胜闭关未战,亲自上了奏疏,八百里加急,请求支援。

收到战报之后的次日朝会,集英殿中再次挤满了王公和文武大臣。

至正帝肃着脸,一言不发。殿中众人也是大气不敢喘。

怎会料到太平了这么多年,竟再起战事呢。

囤兵四十万!竟比函谷关还多了十万兵力!函谷关一旦被击破,大齐西北国门失守,关外铁骑冲杀进来,一马平川会直逼京城。

后果不堪设想。

见众臣不说话,至正帝问道:“西北来的战报,想必你们都知道了,便都说一说吧,如何应对。”

殿中嗡声四起。

“方胜还是太年轻了。若是吕……还在,怎会千里迢迢派人进京求救。送进京的只有捷报。”

有大臣开始怀念起当年数代人镇守函谷关的吕家来。

有大臣点头附和,“方胜还是缺少经验。”

户部尚书刘启和晋王默不吭声。若真算起来,方胜还是刘氏族眷,几年前函谷关换将,还是他们力荐方胜担任函谷关守将的。

太子想了想,觉得身为储君,这会有必要刷一刷存在感,“父皇,函谷关兵力不足,不若从别处调集兵力支援。”

“从何处调集?”

呃?太子思索起来……

当年方胜把关度换掉,而关度是在吕国公出事之后的接任人选,后来被调至雁门关。那关度是他的人。若关度领兵击退敌人,将再无人质疑和动摇他储君的地位。

“可调雁门关兵力。”

赵广渊扭头看了他一眼,又收回目光。太子还是那样,凡事只考虑自己的利益。

调雁门关兵力?

众臣和至正帝思索起来,秦王不同意,“雁门关离函谷关甚远,怕是支应不及。可从邻近的大散关和陇关调拨兵力。”

“不可!”太子不同意了。

“此次西戎和蕃厥合作,各囤兵二十万在函谷关外,怎知他们不会派兵再从大散关和陇关寻求突破?”

太子看向秦王,“若他们分兵另两关,另两关尚且自顾不瑕,如何再支援函谷关?”

众臣一愣,是哦,只说函谷关外西戎和蕃厥囤兵四十万,万一他们还联手了别人,分兵他处呢?

万一大散关和陇关派兵支援,敌人趁那两关兵力空虚,声东声西,一举突破呢?

楚王看不得太子把他三哥问住,跳起来反驳,“西戎和蕃厥能集结四十万兵力,已属不易,怕是倾了全部。还分兵各处?若真有那么多兵力,集中至函谷关外,一举攻破不是更好?”

太子很看不上他那副有勇无谋的样子,“西戎或蕃厥,他们要囤集这么多兵力是不容易,如今这四十万还是两国联手了,但你只知他两国联手,怎知他们未再多联手几家?”

还多联手几家,当打仗是开玩笑过家家呢!

楚王想反驳太子,但被秦王看来一眼,便只好把话吞了回去。

但一细想,往年,要么西戎要么蕃厥,两国单打独斗,你这个月滋扰,换我就下个月,这回怎么联手了?

这两国能联手,或许还真如太子所说,还联手了别国?

楚王便不作声了。

最后觉得从各边关调拨兵力风险太大,至正帝和众臣商议下来,便决定从京郊大营调拨二十万兵力前去支援。

只是,由谁领兵呢?

至正帝在集英殿里扫了一圈,文臣站一边,武将站一边,扫了一圈下来,眉头越皱越紧,竟无一将令他满意。

众武官被至正帝的目光扫到,如芒在背。

武将不是都凭军功加官进爵吗,怎么没人请战了?

赵广渊站在前排,余光看到上首的至正帝那黑青的脸色,只觉得讽刺至极。

当年他那好父皇非嫡非长,全靠身后有个好妻族。吕家守边百余年,数代人苦守函谷关,在大齐几任皇帝心中那都是极忠心的存在。

皇祖父也是看中了他身后的吕家,才力排众议,把他立为储君。

结果呢,对于扶持他上位的吕家,他是怎么回报的呢。卸磨杀驴,兔死狗烹,吕家最终还是落得一个阖族被灭的下场。

那之后,与外祖父齐名的武将,隐退的隐退,交兵权的交兵权,大齐朝上已找不到几个能克敌制胜的将军了。

还掌兵的将军,多是没有太多战争经验的新一代。这些年新旧将军得不到很好的接棒,断档得厉害。太平日子又过久了,早已失了血性和斗志。

赵广渊敛下眸中的讥诮,没有出声。

“无人请战吗!”至正帝厉喝。

随即便有十数人出来请战,可至正帝都不满意。

太子看了一眼这些请战的武将,也是皱起眉头。这些将领身在大齐京城,太平日子过久了,身上早已没了那股克敌的威势。

且都身份不够。

从京城领二十万兵力前往西北支援,一定要是一个身份足够的人,才能既领好这支队伍,指哪打哪,又同时能号令函谷关三十万大军。

这些人,身份不够。

定国公展矶出列,“臣展矶请令。”

展矶?

众人目光都投了过去。

定国公展矶,是至正帝的心腹,也是大公主的公爹,掌京畿九营,年轻时,也曾在战场浴血拼杀,国公这个爵位,虽是继承于他的老父亲,但定国公自己也是有累累军功在身的。

而且这身份,也足够。

至正帝刚想点头,又想着戍卫京畿的重任他交给了定国公,定国公一走,京城的安危交给谁?

扫了一眼站在前头的几个儿子,目光落在太子,秦王,最后落在越王身上。

定国公不能离京!

再议。

又议了半天,至正帝总是因这啊那的,不满意。众臣苦了脸,从天不亮就排队等着上朝,这会都正午了,还不放人。皇上不饿,他们饿啊。

前胸贴后背了。

心里直叫苦。

至正帝也饿,这一早上心力交瘁。“此乃头等大事,还望众卿尽快商议出合适的领兵人选。退朝。”

“退朝!”

司殿太监一声唱,众臣如听天籁。“恭送皇上!”别提多雀跃。

出了大殿,众臣早已没了聚在一起说小话的兴趣,脚步匆匆就出了宫。蒋项左右看了看,接近越王,“王爷?”

赵广渊朝他轻轻点了点头,“本王想领兵。”避嫌一样,提脚就上了马车,走了。

蒋项愣了愣。齐亲王走过来,手臂撞了撞他,“说了什么?”

蒋项看他,想着如果王爷是这个意思,那还需要齐亲王助力,立刻就挤了笑脸拉住齐亲王,“走走,先去吃饭,饿得我头晕眼花。”

“放开我,拉拉扯扯的,成何体统。”齐亲王不满,可到底还是跟他走了。

回到府里,赵广渊召了幕僚,说了他心中的打算。众人错愕后,有同意有不同意。

“这会正是关键时期,王爷合该留在京城才是。”

“我赞同王爷领兵!只要此次击退西戎和蕃厥,对王爷将大大有利!”

赵广渊点头,“我正是这个打算。函谷关那边这些年咱们渗透得还算可以,那边有咱们的人,本王也一直想去彻底收复外祖父给我留的后手。这次是个绝佳的机会。”

而且此前皇上轻轻揭过太子的过错,他已试探出皇上的态度,他想得遂心愿,还需另僻蹊径。而此次机会,正好。

众人听他分析,精神大振。

“那咱们得寻些帮助,不能由王爷自已提领兵的要求!”

若由王爷提出来,不止皇上,太子那边估计也会多想,必要阻拦的。

而按皇上的意思,京中众将,已无拿出得出手的将领,都不如守边的将领善战。

那就肯定要选一个身份和份量够的,起监军作用,可以融合函谷关三十万兵力和前去支援的二十万兵力的人。

但凡这个人身份不够,两边人马,必是东风压西风,在战场上,为争功,你不听我的,我不听你的,是为大忌。

定了此事,接下来众人便开始商议如何策动各方,让他们保举,最终让越王可以领兵。

散会后,赵广渊拍了拍蒋文涛的肩膀,“你岳父那边,还需你出马。我怕先生不能说服于他。”

蒋文涛点头,“下官明白。下午我就带德阳回王府陪他们吃饭。岳父疼德阳,让德阳去求他。”

赵广渊笑了起来,“德阳要是缠起人来,齐王叔确实招架不住。你跟德阳说,此事若成,我欠她一个人情,将来有什么需要我这个堂兄做的,只管开口。”

“好。那我代德阳领下了。”

蒋文涛走后,赵广渊站在原地想了想,又分别派了数人出去。

燕宅,燕惊蜇也正在书房想着领兵人选,忽地就被猛地闪现在面前的暗卫吓了一大跳。心脏扑通扑通跳。

因为暗卫都藏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很多时候他都忘了他们家还有越王派来的暗卫。

缓了缓,才起身,“是越王有事交待?”

暗卫点头,也不说话,只交给他一张小纸条。人忽地又不见了。燕惊蜇愣了半晌,才去看手中的纸条……

越王想领兵?

而另一边楚王也被赵广渊约了出来。

“你想让三皇兄领兵?”

“正是。”赵广渊煞有其事地点头,“三皇兄比起太子,还缺了声望。此次,便是他最好的机会。”

“你怎么不去?”

“你想看我死在战场上?”赵广渊斜睨着他,“你那侍妾还有数月才生吧,就这么盼着继承我的王府了?”

楚王一噎。觉得自己真是猪头脑子,赵广渊如何能出京,如何肯出京。

他好不容易才从皇陵那里回到京城,苦熬十年就盼着撸倒太子,替他皇兄和外祖一家平反,他能主动去送死?

心愿未遂,怕是打死他都不会想要离京。

那三皇兄离京合适吗?

若是胜了,那真如老七所说,这个军功谁都压不住,父皇那里也会重新权衡太子和三皇兄谁最合适那个位置。

不过,要是有个万一,三皇兄在那边出了事呢?

那就留下我一个人了?

楚王心里砰砰跳起来。重新审视了自己一番。那个位置谁不想要呢。可他自己是否有那个能力与太子和老七一博呢?

很快就撇开脑中的想法。斜了赵广渊一眼,“三皇兄出京,不会正好合你心意吧?”

摇头,一副不为所动的样子,“三皇兄还是留在京城更好。京城安全。”

“在函谷关能有什么危险?他是监军,又不需要出兵迎战。事态不对,还不会跑?”

跑?

跑也不是不行。万一关隘都破了,还能不跑?有那么多人护着呢,能出什么事。“行,一会我就去找三皇兄。”

结果,秦王一听,并不同意。

还不由得多想了一些。

现在父皇的这些儿子,最有实力的不过是太子,他和老七。他一出京,留老四在京城是绝计斗不过太子和不知深浅又隐忍十年的老七的。

而且战场之事,瞬息万变,万一他出了事,不说别的,只说伤了手伤了脚,那离那个位置也就无缘了。

而且就算在战场上不出事,万一那两方暗中动点手脚呢?

他还能回到京城吗?

这一刻,秦王不由得就多想了些。

本来力推秦王应下此事的楚王,一听他三哥分析,也觉得不合适了。“难道老七是故意说给我听的,就是想让三哥离京?”

好叫他捡着机会?

“那不如推举老七算了!”

推举老七?秦王眼睛一亮。与楚王再对视一眼,合适!还真就老七合适!

把老七支出京城,他兄弟二人趁太子分心,专注对付太子。若老七在那边有个万一,那正好。若不幸给老七捡着军功,那他回不回得来,还不是他们说了算吗?

“那还得安排我们的人手在军中!”

秦王点头,那是一定的。“此事交给你去安排。”

“三皇兄放心。我一定把此事办妥!”

而太子那边,做为最信任的幕僚,当燕惊蜇把推举越王领兵的种种好处分析于太子的时候,太子也是连连夸赞。

“还是燕卿深得孤的心意。”

上次不能杀了老七,这次一定可以。

老七再有人手,能有他在军中的人手多?

这一回,必让他去得,回不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鸟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ap.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