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些事情,张钦没有详细说与众人听,他只是看着申灿道:「申壮士,我看你一身本领,只因出身卑贱而不为人用,你这般人才,更应该去咸阳。我听闻咸阳的护国公在《开科取士制文》中有言,唯才是举,以你之能,必可得用!」
申灿顿时心怦怦跳了起来。
象他这样的人,哪里会真正安于贫贱,无非就是没有机会罢了。
张钦说到这里,不由感慨道:「申壮士,你没有生在最好之时,若是当初始皇帝之际,大秦首重军功,你投入军中,凭藉勇武,封侯可期。但扫平六合之后,天下承平,英雄便无用武之地,你这样的人物,若在咸阳或许还有些机会,可落到蜀郡,只能永世埋没。」
张钦虽然感慨,却也知道那是必然,大秦统一天下之时奖励耕战军功损爵,那是因为有广阔的土地和人口可以夺取、征服,但在扫平天下一统海内之后,再继续行此策,就没有足够的田地爵禄可以支撑了。始皇帝晚年之所以会天下动荡,这便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他虽然言犹未尽,但是终究算说服了申灿,申灿既然决心随他去咸阳,甘安与甘宝儿自然也就不会拒绝。连带着载他们逃出咸阳的渔夫,也随其一起顺江而下,然后又从襄阳北上。这沿途所见,果然如张钦料想的那样,在嬴祝举兵、蜀郡暴乱之后,所有的地方秩序都出现了问题,不仅地方的官员们公开招兵买马,各地的豪强们同样以堡坞为据点聚兵囤粮。彼此之间为了人口、粮食和地盘,已经开始征伐。无论是咸阳的护国公朝廷,还是九江的嬴祝复辟朝廷,政令都不再被执行。更有甚者,他们沿途也听到各种传闻,诸如长沙郡出现山蛮之乱,吴郡与复辟朝廷于大江之中血战等等诸多消息,都证明了大秦如今的局势不容乐观。
不过当他们抵达南阳之后,情况却有所不同。南阳往南还是一片混乱,但到了南阳,若不是亲眼见到大军,他们几乎以为又回到了天下太平的时节——只不过护国公朝廷派发的徭役比较多,到处都是修桥修路和兴修水利。
初时张钦还担忧此举也会制造混乱,他是个心思细密之人,因此专门寻了这些民夫询问,才知道这些人竟然是因为战乱从各地流入中原的流民。护国公朝廷将他们组织起来,利用冬日时节来完成诸多工程,除去供给食物之外,还许诺在春来之后,将组织他们进行屯田。
就在众人一路感慨之间,他们于道统二年三月中终于到达咸阳,此时距离蜀郡之乱已经过去了二个多月。
第十八章、进入咸阳
道统二年三月十八日,咸阳。
与半年前的咸阳城相比,如今的咸阳情形要好得多。
不仅仅是因为关中的战乱已平,也是因为这几个月来,赵和亲自推动一项项措施落实下来。
关中兴修水利、平整道路、招募流亡,最重要的是,随着对九姓十一家的清洗,大量的土地和隐匿人口被「发现」,这让护国公朝廷大大地发了一笔横财,原本被埋藏在地下的钱财、被压在库房中的绢帛、被装入私禀中的粮食涌了出来,使得护国公朝廷有足够的财力去支撑这些事情。
「咸阳安乐,非蜀中可比。」
张钦进入城中之后便一直在东张西望,当他们到了东市之后,终于感慨地对甘安、申灿道。
「朝廷有这许多钱粮,为何不广募兵员,扫平天下?」甘安却有些不解。
在他看来,朝廷招募这么多青壮去修路、挖渠,简直是浪费,这个时候朝廷更应该做的是养兵练兵,以护国公朝廷展现出来的财力来看,养出一支二三十万人的精兵不成问题,再辅以民壮、辅兵,已经足够发动统一天下的大战了。
「我观护国公之政,可知护国公之志,此非尔所能识也。」张钦哂笑道。
甘安知道张钦有些瞧不起自己,不过他心中也不生气,毕竟此时已经主客易位,张钦不再依赖他与申灿,而他与申灿却还需要张钦想办法为他们觅个出路。
「我们住在何处?」申灿见情形有些尴尬,当即插嘴道。
对他,张钦还是心存敬意,因为张钦很清楚,如今执政的护国公是个看重军功又知人能用之人,象申灿这样的人物,只要到了赵和手中,运气好点十年征战不死,哪怕没有经历什么大战,也能够积功为侯。
他自己有意走文官一途,自然希望在武将当中也有盟友,而他与申灿有过这一段共同的经历,正是最合适的结盟对象。
「先在东市的馆驿里住下,多年未来咸阳了,也不知当初曾经呆过的馆驿是否还在。」张钦说道。
他们正待拐入东市市门之中,正在此时,却见前方正街之上有仪仗鱼贯而来。几人忙靠边站立,好奇地望着这队人马,当看清楚仪仗之上的文字之后,几人都是一愣。
竟然是护国公仪仗!
申灿不由自主地盯着仪仗之中的那个人。
那人尚只有二十余岁,与他的岁数几乎相当,身材中等偏高,眉目清朗,面上虽然带着浅笑,但却自有一股肃杀之气,让人不敢不敬。
申灿目光只在赵和身上停了一会儿,然后便去看在右与其并辔而行的另一人。此人高大雄壮,骑着一匹大黑马,蚕眉美髯,凤目微眯,仿佛在打瞌睡一般。但当申灿注视其人时,其人眼睛突然张开,如同闪电一般看向申灿。这一眼瞥来,申灿觉得自己的寒毛都竖了起来,他几乎本能地将手搭在腰间刀柄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