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页

果然不愧是护国公,不愧是以三十岁不到的年纪就已经掌握了大秦帝国最高权柄的人物。

萧由缩在角落中看到这一幕,险些笑了起来。

连段实秀都有些愁眉不展的时候,也唯有他这个无心官场却又不得不投身官场之人还有这等闲心了。

「我等不敢……」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众人都对这个声音感激万分,在这个尴尬无比的时候,敢出声的人就是英雄,因此他们不由自主向此人望去。

却又是向歆。

脸上还带着一丝刚收敛起来笑容的向歆。

第五三章、前途泥泞

此时淅淅沥沥的冬雨又开始下了起来。

不象夏日雷阵雨那样狂暴,但这种绵延的冬雨带来的麻烦只会更大。换作咸阳衙署或者府邸之中,听得这嘀嘀哒哒的雨点声,文官们或许会诗兴大发,写上一首两首感怀的诗句。但在此时,此地,这雨声让人生厌。

就象此时成为众人目光焦点的向歆。

这位太史令在朝中向来以博学闻名,与各方的关系也都算可以,哪怕在正统元年之时因为拥立之事而让人看出他并不安分,可是对于一个官员来说,这算不了什么——一个安分守己的人怎么可能爬到高位上去?

安分守己的人,哪怕有再大的才能、再高的品德,都会因为不肯折腾而被那些浮夸钻营之人超过,除非遇到慧眼识人又能用人的明主。

要不为何总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呢?

所以众人不在乎向歆折腾,只要不折腾到自己头上来。可是如今向歆却折腾出了一个大的,而且很明显,这样折腾下去,必然要影响到在场一半文官!

「护国公一心为国,以万金之躯尚且亲征于外,尔等平日皆以公忠自居,却为一己之私咆哮于此!尔等若欲辞官,何不回去各书辞表,进奉御前,却在此喧譁聚集,几欲逼宫!」

说到这里,向歆一捋衣袖,露出老拳,瞠目怒吼道:「汝等欲反乎?若欲造反,先自歆之尸骸上过去!」

他这一嗓子吼得帐中文官都是一个哆嗦,然后,有一半人默默地将自己的官帽又戴回头上去。

剩下之人,皆望向陈阳、田珍。

然后田珍用手挠了挠头上:「头皮痒,头皮痒。」

他挠个不停,紧接着便又有一半人也开始挠头:「田公说的是,我头皮也有些痒,想是行军艰难,未曾洗浴之故……」

陈阳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

他已经很小心谨慎了!

他这个御史大夫之职,可是来之不易,完全是他缩头缩脑缩了几十年,再加上九分运气,这才坐上去的。但不曾想,最终还是在迁都问题上被向歆耍了一回。

他心里此时对向歆已经恨之入骨,可在赵和面前,却不能表露出来。

「陛下果真无有迁都之意?」他盯着赵和道。

赵和不耐烦地道:「今日只谈南征,不谈迁都!」

陈阳默然了片刻,然后嘆气道:「臣老矣,南征归来之后,臣请致仕。」

「行吧。」赵和摆了摆手,没有丝毫挽留之意。

陈阳一瞬间仿佛老了十岁,原本笔直的腰也弯了下来,是在人掺扶之下这才出了赵和的营帐。望着他离开,营帐中其余文官神情各异,既有同情者,也有幸灾乐祸者。

而那些和他一般摘下帽子的文官们,则免不了忧心忡忡。

他们没有料想到,赵和竟然没有对陈阳进行挽留,哪怕是作个样子给其留下体面的挽留都没有。

向歆却在一旁冷冷一笑。

这些人还以为是数年之前、面对的是嬴祝或者嬴吉这两位缺乏根基的天子么?

自道统元年到现在,朝堂中的局面已经发生变化了。一方面,赵和以科举制掩人耳目,提拔了大量年轻读书人,将这些人委派到基层去历练,另一方面,赵和利用考功之制,从地方上提拔了大量有经验有才能的官员,充斥于六部之中。这些官员请辞,只要不是真的离开一大半,赵和完全有足够的人手接替他们的位置,并且保证帝国的运转不会因此停滞。

而此时,陈阳恰好走到了向歆面前。

陈阳停住脚步,深深地望着向歆:「向公亦是咸阳人士,如此行事,有何面目见咸阳父老?」

「呵呵,陈公,时代变了。」向歆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在其耳畔说了这么短短一句,然后后退一步,有些厌恶地甩了甩袖子。

他心里已经在琢磨着,陈阳似有二子,亦在朝中,等这老匹夫去职之后,定然要想法子再让这二子滚蛋。

随着陈阳离开,大帐之中的官员们有些不知所措,赵和将他们打发离开之后,却唯独将向歆留了下来。

这些官员对此,既是羡慕嫉妒,也是咬牙切齿。

「向公何必如此?」赵和屏退左右,就连萧由与段实秀都出了营帐,这才对向歆道。

向歆沉声道:「不忍见陛下以一己之身,当天下之任,臣欲助陛下绵薄之力,故为之耳。」

「向公如此,可就是将讥谤骂名,归于己身了啊。」赵和道。

向歆又道:「恩由上出,怨由下承,此千古不易之理。歆,一介庸人,并无德才,能为陛下分谤,实臣之幸也。」

说到这里,他笑了笑:「况且,此辈鼠目寸光,不识进退,骂我不过一时之事,千秋之后,歆只怕会因迁都之议而居名臣之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