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不拼就受穷

钱有了。还需要准备其它东西。

王书舟让二虎拿着十文钱去买了些东西。他在家准备烧制煮盐用的陶锅,唐朝对铁、盐管制的很严格。大铁锅民间是没有的。

找了许多地方才找到合适的粘土。用了三天时间,才烧制了一个勉强能用的。打磨刷洗干净,两人买了一百斤卤水。

“猴子,你这是要干什么?”二虎已经问了有二百遍了。

“明天你就知道了。”

二虎觉得现在有些不认识这个光屁股长大的好友了,以前他们之间可是有什么说什么的。

晚上回到家。王毅爹问:“听说你买了卤水?是要煮盐吧。儿子,卖私盐,这可是死罪。何况卤水煮盐,处理不好人吃了会中毒的。”

王书舟知道这事也瞒不住,于是直接承认,“爹,你放心。我煮的盐比官盐要好出很多。咱们村里不都是买的私盐吗?不拼一下只会受穷。”

他爹娘虽然唠叨了很多,最后却也没有阻拦。

次日,二人继续。

二虎说:“猴子,你胆子真大。不过你怎么学会煮盐的?”

王书舟认真道:“二虎,你听好了。煮盐的是我,与你无关。到时我会付你工钱。”

二虎听了涨红着脸:“你…你这是何意?”

王书舟缓和道:“不要意气用事,一个人顶着就好。”

二虎隐隐明白自己的这好友什么意思了。

卤水倒入陶锅中,大火煮开再小火慢熬,不断搅拌、添加,期间王书舟不断加入准备的其它分离杂志的材料。慢慢的卤水变得粘稠,渐渐稀出结晶。随着二人换班翻动,雪白的食盐颗粒逐渐显现。

“这是盐!”二虎看着像雪一样的盐有些发愣。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盐。

王书舟把锅里还带着水汽的盐盛出来,摊开晾晒。

等最后盐完全干透,二人得到了三斤多的精盐。

“好了。这些盐就按三十文一斤卖给咱们村里人吧。”王书舟道。

“三十文?这么好的盐只卖三十文?”二虎有些不明白。

“嗯。都是乡亲,自然要便宜些。而且可以赊账。你要明白,这事瞒不住村里人。不给好处谁替咱们隐瞒此事。”

盐很快到了村里人手中。晚上村里许多人都找到了他家里,看样子每家都来人。

“王毅这孩子本事很大!”

“嗯。从小我就觉得他与众不同。”

“这孩子有出息,定亲没有?”

……

乡亲们都恭维着。王毅爹娘脸上乐开了花。

王书舟明白,和自己计划的差不多。这些乡亲被自己搞出的食盐调动了积极性,他们看到了钱。

村里理政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爷子,这时站了起来,让大家都静下来,说:“都到了,我也不绕弯子。三娃子,你家王毅不错,这种盐我从来没有见过。想来此皇上吃的都好。”村民听了都哈哈大笑。老头等大家不笑了又说:“这么好的盐,如果卖到外头会怎么样?”

“肯定值钱!”有人喊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王毅带着我们一起卖吧!”有的更激进。

老理政点点头,说:“值钱那是一定的。可这是私盐,官府知道了会怎么样?”

一时,场面变得十分安静。

王书舟听了头上也冒出了冷汗。他还真没有想到这方面。这种提纯技术独一份,还不是一查一个准!吗地,可自己也不会煮次一点的盐啊。

果然,老理政看大家都明白了,才道:“这样的盐人们从来没有见过,正因为这是独一份,如果官府查起来可躲不开。王毅,你说老夫说的对吗?”

王毅站起来施礼道:“爷爷,您老说的对。不知以您之见,这事该怎么办?”

“嗯!”老理政点点头,嘴角微微勾起,“大家都散了吧!”

乡亲们听了,都赶紧告辞,毕竟这事说不好要脑袋的。一开始大家可都没有想到这一点。

等人都走了,老理政坐下来喝了口水。王毅爹赶紧凑到近前,说:“二叔,您是看着娃长大的,可得想想办法。”

王书舟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位理政,心里盘算着他会干什么。

“放心三娃子,有我在没事的。”老理政拍拍王毅爹道。又看向王书舟,见他冷静似水看着自己。心说:“这孩子怎么如此老成,不知道能不能把制作方法给我。”

王书舟已经预感到不好,心里盼着这老理政别太过分。

“王毅,这煮盐的方法你从哪里学的?”

王书舟看着他闪烁的眼神,略微思索一下说:“去年那个瞎道人教我的。”

去年村里来个瞎只眼的邋遢道士,王毅曾与道士聊过天,瞎道人说这孩子有大出息很多人都知道。

“哦。”老理政盯着王书舟看着,他不知真假。“我家你二姑父如今是县衙主薄,你能否把方法给到官府?想来朝廷一定会封赏你的。”

老理政心说,这种提炼精盐方法朝廷一定重赏,说不定还会封官。一定要套出来让我儿去交于官府。

“可以。明天我就去县衙,把制作方法告诉县老爷。”王书舟道。

老理政听了表情一僵,却马上又恢复过来,说:“你还是个孩子,你去说恐怕不太合适。不如你告诉老夫,明天老夫同你一起去。你看如何?”

王书舟看的真切,心说这老家伙不安好心。玛德,我说了他会不会要灭口!毕竟这世道可不比新中国。他看看爹娘,不想刚来这里就要连累二人。这可如何是好?

“儿啊?理政问你话呢。”王毅娘这时说道。

“啊,娘!我在想制作方法呢。”王书舟假意道。他看着老理政装作若无其事,笑着说:“这方法其实不难。我说给你听……”

王书舟把制作方法和添加的分离材料都说了,只是材料的比例,什么时候添加他没有详细介绍。

就见老家伙拿了笔在一块木板上都记录下来,写完后又让王书舟看了看。

“这老家伙果然是有备而来,不知他会不会下毒手。曹,老子不能赌,一会儿就带爹娘跑路!”王书舟心里恨恨地想着,面上却不表露。

“好了,不叨扰你们了。王毅,明天一早咱们一起去官府。”老家伙笑着说。

等送

(本章未完,请翻页)

走老理政,王书舟掩上门,低声对正在开心的爹娘道:“带上细软,快随我来。”

老俩听了一愣,王书舟不等他们说话又道:“别出声,快!”

家里根本没有什么东西,值点钱的就是些破盆子瓦罐,还有破被子。王书舟见了,扯住瞎收拾的爹娘,抛弃那些破烂就从后门悄悄离开了家。

一边跑着,王书舟心里狠狠地骂着自己。本以为能获得村里人感激,却不想被惹的爹娘跟着跑路。泪水不由趟了出来,又开始骂冥冥之中的命运,别人穿越都带主角光环,老子刚想赚些小钱,就被逼的离家出走。

三人跑了一个多时辰,离村已经很远了,才停下休息。

“儿…儿啊!…你干什么?”老爹坐在地上喘着气问。

王书舟也坐在地上道:“王祥这个老家伙不安好心。”

“儿子,怎么说?”老娘问。

王书舟爬起来说:“爹,娘,一边走我一边说。别被追上了。”

还好老俩平时总干活,此时体力还有。三人一边走着,王书舟把心里的猜想说了出来。

“不会吧,你是不是多想了?”老爹道。

“防人之心不可无,如果是真的,咱们一家谁也活不了。”王书舟道。

“那现在我们怎么办?去哪里?”老娘问。

“你们不怪我?”王书舟停住看着老俩问。

“现在怪你小子还有屁用!”老爹瞪着眼说。

王书舟愣住了,看着老俩不知说什么才好。

“儿子走吧,车到山前必有路。”老娘拉着王书舟道。

“你们放心,儿子脑袋里突然多了好多神奇的东西,咱们失去的都会赚回来,而且会越来越好!”王书舟道。

“别胡吹了,走吧!”老爹道。

王书舟轻轻笑了起来,心说老子得了一对好爹娘。

三人一直走到天亮,爬到了一座大山坡上。这里居然能远远看到整个长安城。

“跑偏了。咱们该去长安。”王书舟说。

“去长安可不好,咱们这点钱到那里可没法落脚,什么都贵。”老娘说。

“可是工钱也贵啊,咱们总得要想办法多挣钱才是。”王书舟道。

“挣钱先放在一边,总要找个落脚地,不然就要当乞丐了。”老爹说。

王书舟思索一下道:“还是要去长安。那里机会多。而且天子脚下,总是要讲些法制的。”

三人一边找能充饥的东西,一边走向了长安城。

正走着,后边来了一辆马车。赶车的是个中年道士,看不出来具体岁数。马车拉着一个青色车厢,车窗帘子被一只雪白的小手掀起,露着半个脑袋,像是在看风景。

王家三人听到后边声音,侧身站在路旁,让过马车。

赶车的道人看了一下三人,示意感谢。车上的人看到三人也笑了笑。

王书舟不经意地看了一下车子,等看到车厢里露出的半个脑袋呆住了。只因为这是个美女,太美了,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含翠。即使在那个美妆大行其道的年代,也不常见这样的美女!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