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页

其实,便是顾命大臣与九姓十一家的矛盾。如今还残存的三位顾命大臣,哪怕是与九姓十一家关系尚可的上官鸿,本质上都是烈武帝的忠诚臣子,他们对九姓十一家的态度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压制。只不过上官鸿採取的手段是压制一批、拉拢一批,而曹猛、李非则是彻底压制。若是上官鸿死,九姓十一家绝不会坐以待毙,他们必然要想法子重新回归到权力的中央,甚至取代顾命大臣,成为大秦的掌控者。

这是众人都能看得到的问题,因此王无忌没有说这个,他深深盯着谢楠,见谢楠仍然泰然自若,便再度问出一个问题:「天子如何?」

这一次,谢楠身体抖了一抖,又长啸了一声。

上官鸿若死,除了那两大众所皆知的矛盾之外,还有一个更隐蔽但更危险的矛盾有可能暴露出来,那就是天子与大臣之间的矛盾。

说来说去,如今在位的天子嬴吉已经年满二十了,到了该亲政的年纪。

如今还可以用烈武帝遗命来维持顾命大臣们的权威,但是,天子年长,顾命大臣总不能一直统揽权力,终究得归政天子。上官鸿在时,他对天子嬴吉甚为尊重,也悉心教导天子执政之道,但上官鸿若死了,曹猛或者李非或者其它什么人,还会如此尊重天子吗?

说来说去,面对庞大帝国中的最高权力,谁愿意放手?反正,天子年长了,换个年幼点的上去就是,此前咸阳之变了,曹猛不是已经开了一个好头么?

「我明白了……难怪谢世兄会来西域了,当此非常之时,须有非常之人盯住赵和啊。」彻底明白内情之后,王无忌皱着眉,然后缓缓说道。

谢楠仍然没有回答,但有的时候,不否认就是一种回答了。

王无忌却嘆了品气,心情更为沉重:「若是如此……谢世兄,你须得提醒诸位长辈,赵和这里,恐怕会是一个变数。」

「哦?」谢楠有些意外,既然知道自己是来盯住赵和的,为何王无忌还是认为赵和这里会有变数?

「我能看得出的事情,赵和定然也看得出,只要他知道谢世兄来了西域,那么他便能猜到咸阳将生变故,而且,他与天子关系非同一般,在咸阳城中,也有自己的耳目,他身边诸人,也是关系复杂……以他的脾性,不会坐视。」

谢楠微微点头,王无忌与赵和打过交道,当然更了解赵和。

但他还是微微一笑:「我既然来到此处,就不怕他不坐视!」

(《河内英灵录》:王无忌少时浅薄,与谢楠会于金陵,为其所轻。时谢楠处于画舫之中,遍邀宾客,独王无忌立于江畔未得上船,乃被称为「江畔阿忌」。久之,王谢又会于西域,楠初时高踞,倾之端坐,再而执手贊之,言其已非江畔阿忌矣。)

第八章、半年时光

时间过得极快,不知不觉之中,大半年就过去了。

这大半年中,西域发生了许多事情。

比如说,银签单于在北州吃了个大亏之后,在大宛国又吃了一个大亏,其部下损失甚众,不得不暂时退至金微山北,以做休整。

但金微山北一直是大单于的直属牧场,他来到这里,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寄人篱下,以往他还能和金策掰掰腕子,与大单于唱唱反调,但来到金微山北之后,他就只能唯大单于马首是瞻了。

当然,他绝不孤独,在他之前,铁章单于就已经到了龙城一带——在这二位单于彻底服从大单于之后,犬戎终于从一个部落联盟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帝国,大单于是那位至高无上的主君,而金策单于在某种程度上则身兼丞相与大将军二职于一身。

犬戎的力量前所未有地纠合在了一起。

时至此际,银签单于与铁章单于哪里还会猜不出,无论是前些年让铁章实力大损的入侵大秦之战,还是这两年中令银签元气大伤的西域争夺,只怕都是大单于与金策单于意料之中的事情,甚至有可能就是他们诱导和推波助澜的结果!但还是那句话,时也势也,时势如此,他们便是知道又能怎么样呢?

所以二人只能忍耐,不仅要忍耐内心深处的不甘与羞恼,还要忍耐大单于与金策不停地调走他们的部属。

然后就是大宛。

在银签受挫而退之后,金策单于全面接管面对大宛之事,他未发一兵一卒,便使得大宛发生了内乱,大宛国君的三子争位,次子勾结权臣杀了年富力强的国君,然后三子又以为父报仇之名杀了次子,权臣挟次子之子逃至大宛贰师城,拥立其为大宛国王,而一直平庸无能的长子则突然遁离大宛国都,于郁成城拥众自立为大宛国王,占据了都城的三子自然也自立为王,于是乎,大宛一国三王,彼此争斗不休,还纷纷遣使来向犬戎申告求援,原本以大宛为中心形成的西域——葱岭反犬戎聪明顿时土崩瓦解,诸多小国部族,纷纷向金策献礼效忠。

大宛变化发生得太快,以至于得了赵和指示回到大宛的昧彻还没有怎么行动,眼前一切便已经定了下来。他在大宛人中也算得上一个人才,只是面临如今复杂的局面,也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实现赵和的要求,因此只能暂时龟缩起来,等待赵和新的命令。

这场大宛内乱,虽然破坏了赵和原本的计划,但对赵和也有好处,就是让伊苏斯说服粟特人的难度大减。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